2篇关于人情的儿童故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篇关于人情的小故事大全,点击查看更多小故事大全
我叔叔往年50多岁了。是一个结巴人,什么人都不认,自己也从不求人的人,自己也从不帮人。特别是在送人情这方面,从不给别人送人情的人。就因为这,他至今没有一个朋友,连我家的亲戚都不理他。有了困难谁也不帮他。
爷爷常常教育我们说:“你们长大后不要学叔叔这种脾气,不然的话不能在社会上立足。不会有知心朋友。有了困难都没有那个肯帮助你的。首先,要学会帮助别人,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多个朋友也就多一条路!”
在叔叔小时候,我们家里很穷,如果每次碰到有爷爷就叫叔叔去走人家,叫他去吃好的,他倒好,不管什么事都是这样,到外面玩到下午就回家。把送人情的礼物拿回家就放在自己的箱子里。每次,他回家了爷爷问他这家人的酒菜好不好,他也对答如流。说的头头是道。爷爷认为他去了的。
十多年已往了,我们家从来就没有整个酒,这不,叔叔这一年结婚,爷爷想呀!我这十多年从来没有什么事,往年儿子结婚。我得好好热闹热闹。
嘎公、舅爷、叔叔、伯伯、 什么七大姑,八大姨都接。连平时熟悉的朋友也都接了。这次,我一定在地方之中要独占鳌头才行。
谁知这天到了晚上家里一个客人都没有来。爷爷看着预备这些酒菜发呆,心想,我平时没少给别人送情,怎么这些人怎么就不买我的帐呀!一个人也不来。这时叔叔从屋里出来说:“爸爸,你不要等了,他们不会来的,这些客人虽然没有来了,他们却把人情却都送来了的。我们还免得破费了酒菜,”“人情,在哪里!你给我说说。”“在我的箱子里面呀!不信,你看。我箱子里是一满箱子的人情钱。这些钱都是你这么多年送出去的。我虽然没有去人家家里去吃酒,却把你每次送的钱放在我的箱子里面,我一分都没有效。”
爷爷捶足顿-,我作烈呀!本想好好热闹热闹。罢了,罢了!只有这样了。
北宋名臣司马光在元〇年间出任宰相时,推荐刘器之到国史馆任职。有一天刘器之来访,司马光问他:你知道我为什么推荐你吗?
刘器之回答:因为我们是旧交。司马光说:不是。其实是因为我闲居在家时,您经常来问候;而在我担任宰相后,却只有你没有来过信,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司马光的意思是:当他失势落难时,刘器之仍然雪中送炭,和他维持很好的友谊,而不像其他人只有在他当了宰相后才来趋炎附势、锦上添花。这种做人处事的态度让司马光很欣赏,所以他特别推荐刘器之出任要职。但司马光的这种喜欢和欣赏,除了对方的人品高低,还涉及人性中的边际效益问题。
边际效益原是个经济学概念,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当你肚子饿时,给你一个包子,你吃得津津有味,你会赋予这个包子很大的价值。吃完一个,再给你第二个,你继续吃,你还是会赋予它很高的价值,但已比第一个包子要低一些;等你吃了五个包子,肚子饱胀后,再给你第六个包子,那你不仅会觉得它已经没有什么价值,甚至还会感到厌恶。这就叫做边际效益递减,意指每一新增物品的边际效益要低于前一个。
当你得势时,很多人都争先恐后来锦上添花,但他们的边际效益却会逐次递减,到后来,你甚至对有人登门来添花都会感到厌烦。反之,当你失势时,因为门前冷落、内心空虚,此时如果有人雪中送炭,专程来问候你,你就会觉得特别温暖,特别高兴,也因而会特别喜欢和看重对方。
所以,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这不只是做人处事的道理,也是洞悉人性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