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则数学的睡前故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30则关于数学的儿童睡前故事,供各位参考,同时还提供了古诗文、作文、组词、词语、故事、好词好句。点击查看更多儿童睡前故事数学的儿童睡前故事:(1):
数学有诗意
走在复旦校园。过去的半年内,很多学生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看到道路两旁悬挂起一排排纸鹤了。
而这一次离去的,是数学家谷超豪。这位数学家的故事可不是枯燥的公式,而是处处闪动着调皮的生活色彩。文革下放时,他在广播里听到龙卷风要经过,还有心思看看窗外飘飞的雨点,算曲率,说播报有误:在香港便利店买完冰镇矿泉水,他突然打破沉默对身旁的学生说:你知道怎么用数学来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冰的融化过程吗?在他看来,生活处处有数学,人谓数无味,我道味无穷。在医院时,他根据抽血检验报告,预测自己的出院时间;根据风向和台风的几何特性,他常和天气预报比赛谁预测台风更准确。这位没有戴瓶底厚的近视眼镜、走路思考问题也不会撞到电线杆的数学家,用他86年的一生告诉人们:数学也有诗情画意。诗可以用简单的语言表达非常复杂的内容,用具体的语言表现深刻的感情和志向,数学也是这样,1除以3,可以一直除下去,永远除不完,结果用一个无限循环的小数表示出来,给人无穷的想象空间。他说。他总结出数学与古典诗词相通的理论根据:诗歌的对仗与势学的对称性是相似的,许多文学作品中还蕴涵着丰富的科学思想萌芽。任何科学都需要语言的表达,文学修养对一个科学工作者来说必不可少。有些文学作品很讲逻辑,我在中学就学会了用数学的反证法,或许与我读《三国演义》有关吧。最后,他干脆把艰涩的微分几何定理写进诗里:曲面全凸形难变,空间双曲群可迁。他的生活也如减法一样。在家里,同为数学家的妻子和他的共同话题总是数学研究,但他却并不觉得乏味,因为彼此能听懂对方讲的话,就是一种幸福。可现实并不总充满诗意。在他的学生的印象中,谷老从未在背后评论过任何人的人品,只有一次,他对一名四处兼职的同行非常反感,厌恶地说:人也是会变的。他的学生、中科院院士洪家兴曾经告诉他,中国数学界论文发表数量是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但论文被引用的数量却只在世界排100多位。在听到这个统计后,谷超豪很久没有说话。洪家兴比喻说,谷先生就像一个开采金矿的带头人,带着大家探索、开路。种种创业之初困难的事都由谷先生做了,而在找到了一条通往金矿的道路后。他就把金矿让给跟随他的年轻人去继续挖掘,自己则带着另一批年轻人去寻找另一个金矿。在复旦任教的几十年岁月里,只要没有重要会议,谷超豪雷打不动地组织每周一次的讨论班,大家坐成一圈,交流心得。我们最怕的就是谷先生开口提问。谷超豪的关门弟子谢纳庆说,讨论班上,有时东西实在太难。谢纳庆想糊弄过去,谷老会很快打断他,将他企图蒙混过去的问题重新拎出来,要他详细解答,每次都让他下不了台。80多岁时,谷老仍一直坚持亲自指导学生。晚年在病房打着点滴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曾得意地说:想不到吧,我的两个关门弟子,就是在这里完成论文答辩的。其实,在数学系以外的复旦校园里,谷超豪算不上特别有名,远不如其老师苏步青。而在苏步青的口中,谷超豪的学术成就超越了自己,是他最好的学生,没有之一;唯一不如自己的地方,就是没有培养出超过自己的学生。他这是在将我的军!谷超豪曾说。如今。谷老的学生中已经走出九位两院院士。在晚年时他感叹,在一定程度上我可以向苏先生交账了!人生几何学几何,不学庄生殆无边,他不喜欢庄子以有涯随无涯的处世之道,总是希望再多做一些事情。60岁时,他写道,谁云花甲是老人,孜孜学数犹童心;70岁,他说七十古稀今不稀;到89岁,谷老依然笑称自己只是过了一个小小的生日:如今我还要说,80古稀今不稀。很多比我还要年长的科学家,还在一线工作。可惜的是。他没能像自己许的生日愿望那样,再干若干年。不过,在太空中,始终运行着一颗星国际编号为171448的小行星,谷超豪星。数学的儿童睡前故事:(2):
会数学的白老鼠
会数学的白老鼠的故事“哇!肚子真饿!有没有东西吃啊?”白老鼠彼特喃喃自语道。
突然间阵饭香飘来,彼特不由自主地跟随着香味来到一家饭店,看到店门口挂着一条横幅,上面写着“免费吃喝”四个大字。彼特二话不说,走进店里。
“好香的牛排啊!”彼特说完这句话就要张口吃起来。
“嘿!等等,先生。请您先回答我们的问题。”服务员叫道。
“你们不是写了‘免费吃喝’吗?”
“先生,请您看看右边。”彼特一看,条幅右边还贴着一张说明,上面写着要正确回答店家提出的问题以后才能免费吃喝。彼特无奈地说:“好,你出题吧!”
“好,请听题:我们饭馆今天总共洗了51个碗,每1个人用1个饭碗,每4个人用1个菜碗,每6个人用1个汤碗,请问今天有多少人来我们饭馆吃饭呢?”
彼特心想:被4和6整除的数必须是12的倍数,如果是12个人的话总共用碗12+3+2=17个,不对;如果是24个人的话那就用碗24+6+4=34个,也不对:算算如果36个人的话,总共用碗36+9+6=51个。找到答案啦!
“有36人来饭馆吃饭!”彼特高兴滴说道。
“先生,恭喜您,您可以用餐了。”服务员说道。于是彼特大吃了一顿。
数学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只要你用心去学,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2会数学的白老鼠的故事点评会数学的白老鼠的故事里的彼得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算出了店家出的题目,如愿的吃到了免费的饭菜。生活中数学的还是挺重要的,白老鼠彼得都可以靠数学吃到免费饭菜,以后小朋友们在生活中要好好的学习数学,说不定哪一天有一家饭店也和故事中的一样,答对题目免费吃饭哦!
数学的儿童睡前故事:(3):
樱花树下的数学公式
王复明
王复明(1926年2月~1991年7月),男,湖南岳阳人,1948年7月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土木系,1949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1959年8月加入中国我*-党,曾任上海市卫生局环卫处技士,先后在上海市营建筑工程公司、上海华东工业建筑设计院、鞍山黑色冶金设计院等单位从事结构设计工作。
1958年10月后,王复明历任冶金部重庆钢铁设计院土建科设计组长,攀钢现场设计队副科长兼主任工程师,重钢院土建科副科长兼主任工程师,重钢院宝钢现场设计队土建专业负责人、副队长、副总工程师,宝钢工程指挥部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王复明于1979年获冶金部、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1981年又一次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1985年荣立宝钢建设一等功,获宝钢指挥部优秀党员称号;1988年当选为上海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79年早春,宝钢工地一片生机勃勃。这个投资概算超过200亿元的钢铁大项目,让宝钢人深感责任重大,如何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尽量为国家节约来之不易的外汇?宝钢人在谈判桌上竭尽全力,苦苦坚守
艰难抉择
长江口是冲积平原,宝钢地基软弱,必须使用日*-本进口的钢管桩。当时的中方主谈是宝钢的副总工程师王复明,他想,使用昂贵的钢管桩就好比把大把的美元埋入了地下,到底需要打下多少根钢管桩?能否尽量少花钱?如何做到既保证质量,又节省投资?这是王复明苦苦思索的头等大事。
那年早春时节,在临近长江口的丁家桥机场,宝钢打下了最早的试验桩。根据当时测试的数据,中日專家各自做出了计算和判定。日方依据日*-本某权威教授的计算方法,得出的结论是:每根钢管桩的保险承载力是280吨,而凭王复明的直觉,日*-本人过于保守。
当时,国际上判定钢管桩负载的计算方法有30多种,由于整个宝钢工地需要的钢管桩数以万计,如计算过于保守,中国将要多支付巨额美元。这是国家来之不易的外汇啊,能不心疼吗?
谈判桌上,日方主谈、新日铁代表札本滔滔不绝地申诉着自己的理由,话语中,充满着固守立场、不肯退却一步的自信。
这时,王复明端起茶杯,缓缓地喝了一口,说:札本先生,你们的计算到底精确吗?
此前几次谈判,王复明都表达过同样的疑惑。这位优秀的中国土木工程师,曾先后参加过鞍钢、攀钢等多个大型钢铁厂的选址和地基处理,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然而要改变日方意见,还必须拿出更有说服力的依据。双方据理力争,相持不下,谈判再次无果而终,这令王复明陷入前所未有的焦虑。
对工程来说永远是安全第一!谈判结束,札本扔下这么一句话,打算先回日*-本过樱花节。
望着札本的背影,王复明陷入了沉思:同济大学专家正在宝钢工地上做一个钢管桩承载力的试验,会拿出有利于中方代表的结果,但时间比较长,要再等一等,可是究竟要等多久呢?
急赴东瀛
工地上按期施工,每一次去工地,王复明都感到一种压力:这片日新月异的工地,正期待着确定这批钢管桩的数量,谈判时间不允许继续拖延了!
周日上午,王复明正在工地巡视,突然,他接到通知:谈判马上移到日*-本八幡!
情况紧急,刻不容缓,王复明当即率队赶赴日*-本。
前来接机的札本笑吟吟地说:您这次来,我一定要陪您观赏樱花。美丽的樱花,会让您变得不那么固执。札本说着,躬身为王复明打开车门。
王复明咧了咧嘴,可是笑不起来,他明白,此番东瀛之行,不为樱花,为的是钢管桩!
新一轮谈判开始,札本在黑板上写下一串公式,并进行了严密的演算,得出的结果还是每根直径900毫米钢管桩的承载力为280吨,然后他又流利地写下一行英文,大意是,这不仅是日*-本专家的观点,也是美国著名力学专家的观点,代表国际权威。
王复明从容地微笑着,起身拿过笔,在黑板的另一边以先进的塑性状态计算法,有条不紊地演算着,最终得出结论:每根钢管桩的承载力远远不止280吨。
看到王复明采用先进的塑性状态计算法,札本愕然无语,他稍作停顿,换了个话题:这是一个举国关注的重大工程,多埋钢管桩更保险啊!
王复明回应道:一位中国伟人说过,浪费是最大的犯罪,何况中国目前还很穷,我们希望日*-本朋友能为我们多省下一点儿钱。
谈判再次搁浅。
茶歇的时候,札本走到王复明身边,彬彬有礼地说:赏樱去吧!眼看谈判毫无进展,王复明哪有心思赏樱?但出于礼貌,他还是答应了
樱花很美
晴空万里,樱花林灿若云锦,令人陶醉。札本告诉大家,樱花是日*-本民族的象征,每年樱花节是日*-本人最愉快的节日,日*-本人常带着一家人在樱花树下饮酒唱歌。
一会儿,札本友好地提议道:这棵樱花树最漂亮,我们一起在这儿合影吧!大伙儿刚站好,突然有人喊道:王总不见了!
札本有点惶然,说:咦,他可是主角啊!
众人四处寻找,札本发现王复明蹲在一棵樱花树下,跑过去一看,只见他手持一根树枝,在一片沙土上,聚精会神地写个不停,仔细一看,那是一串数学公式休闲时刻也工作?这一刻,札本被这个来自中国的对手打动了。
就在这时,王复明扔开树枝,跳起来兴奋地冲着札本喊道:440吨,440吨!我按照同济大学俞教授的试验方法又算了一遍,每根钢管桩承载力为440吨!
原来,就在两天前,王复明收到了同济大学教授、著名土木专家俞调梅寄来的一封信,信中说,他们的试验成功了,这个试验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在工地上打下两根钢管桩,在上面进行荷载,用陀螺仪测变形曲线,做承载力推算。据专家研究,这个方法最科学、最简洁,测试下来每根钢管桩的承载力为440吨左右。整个试验过程,日方专家都在现场。信中,俞教授还附上了承重量和变形曲线,以及最新的计算公式。王复明拿到信后,私下里验算了好几遍,印证了俞教授的结论。
回到宾馆后,王复明拿出那封信,一五一十地告诉札本,说:我的计算结果和俞教授一模一样!札本也跟着仔仔细细地演算了一遍,果然如此。
此刻的札本不得不佩服这个倔强的中国人,最终,日方接受了中方的计算,单根钢管桩承载力由280吨提高到440吨,王复明为宝钢省下了3000万元人民币。
临别之际,王复明对札本说:我曾经读过一首日*-本的古诗:樱花,樱花!暮春三月,开满青空,一望无涯,花香四溢,如云似霞我真想好好看一次樱花。
札本一听,诧异地问:我们不是一起去看了吗?
王复明不好意思地一笑,说:我我当时没在意
大伙儿一齐笑了。
札本望着王复明,真诚地发出了邀请:明年,我邀请您到日*-本来赏樱!
很快,王复明看樱花的故事在宝钢传开了,一名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感染了无数建设者
数学的儿童睡前故事:(4):
文学趣事数学1
数学家写小说
一次,英国数学家、牛津大学教授查尔斯?道奇森(1832-1898)在旅行途中,为消磨时间,给一个小女孩编讲童话故事。不料,这下竟触动了他的创作欲望。旅游回来,他把这些故事整理加工,写成了童话小说《阿丽丝漫游奇境记》,以刘易斯?加洛尔为笔名发表。作品问世后,轰动英国。当时,连维多利亚女王也看得入了迷,下令作者的下一部著作必须先送给她看。不过,她想不到收到的下一部著作竟是数学论著。后来牛津大学为纪念这位数学家,为他塑了雕像,基座上刻着他的真名,而且交排刻上他仅用过一次、发表过唯一一部文学作品的笔名。
数学的儿童睡前故事:(5):
生命的神奇,道数学难题
有个女孩,伤心欲绝,跑到海边,想要轻生。海边上有个老人,正握着一根树枝,在沙滩上写着、画着,好像是在绘画,又像是在解一道数学难题。他发现女孩的异常,连忙高喊:
孩子,你想干吗?
我遭遇了太多的不幸,不想再活了!
孩子,想死还不容易?我正在做一道数学难题,你能陪我做完,我就陪你去死。
女孩觉得老人十分奇怪,就走到老人的身边。要知道,在班级里,她是数学课代表呢!
老人说:我正在计算,我们的祖先,一共有多少代?他们加起来,又总共有多少人?这道数学题,我算来算去算不清。
说着,老人在沙地上放了一块小石头:这块小石头,代表我们自己。那么,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呢?
当然是爸爸妈妈生的!女孩立刻回答。
对!老人在小石头的上方,又放了两块小石头,这代表我们的爸爸、妈妈。不过,爸爸妈妈又是从哪儿来的呢?
当然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的!女孩又很快地回答。
不错!老人连连点头,那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父母,又有多少人呢?
女孩立即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上方,摆放了八块小石头,并且,心领神会地说:老爷爷,我知道了,每上去一代,人数就要增加一倍呢!
你真聪明,孩子。老人显得非常高兴,现在,请你接着来算,看看我们的祖先总共有多少代?他们,又总共有多少人?算好了,我就陪你跳海。
女孩在沙滩上奔来跑去。不断地捡拾石子,一层又一层地摆放。结果,她整整忙了半天,弄得汗流浃背,头晕目眩,只算到了十几代人。
这个数字太大了,老爷爷。女孩累得直喘气,我算不出了!
所以,老人微微一笑,对女孩说,我们今天的生命。是无数代的祖先,无数对的夫妻,共同创造的!而且,在这无边无际的生命之链中,当初,只要有一个环节(一对夫妻),发生一次差错,就不会有今天的我们。这比中亿元大奖,还要难得多呢!
女孩听着听着,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好孩子。老人的满头银发,被海风吹得飘了起来。他缓缓地说:既然,我们生命的诞生,是如此的神奇,又是如此的珍贵,那么,为什么要轻生呢?
数学的儿童睡前故事:(6):
【鼠小弟爱数学】
鼠小弟爱数学故事如何让你爱上数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鼠小弟是如何爱数学的吧!
阁楼探险中学数字排列顺序
滑冰时学习图形
游乐园里学习空间运动
游泳池里学习容量和体积
数学是什么?鼠小弟将数字大小、顺序、图形、容量和体积等基础数学概念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
鼠小弟爱数学故事点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生活中有很多的问题都是需要数学来解决,比如你上街买东西如何支付如何在一定预算消费,就像小朋友想要吃冰欺凌要用多少钱去购买,如何使用多余的钱,数学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学数学一般人都会感觉很枯燥乏味,对数学不感冒,但是学好数学你就会比别人知道的更多,懂得如何运用数学来解答生活中的一些难题。
上一本:传奇大百科全书下一本:传奇大百科全书数学的儿童睡前故事:(7):
【数学家华罗庚的小】华罗庚简介
数学家华罗庚的小故事之华罗庚简介华罗庚(1910.11.12—1985.6.12), 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
主要荣誉:华罗庚为中国数学发展作出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中国数学之神”,“人民数学家”。
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数学大师,他的名字在美国施密斯松尼博物馆与芝加哥科技博物馆等著名博物馆中,与少数经典数学家列在一起,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2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83年被选聘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5年当选为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被授予法国南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荣誉博士。
建国六十年来,“感动中国一百人物之一”。
2数学家华罗庚的小故事一有一次,他被叫去看卖棉花的铺子,这时有个妇女去买棉花,华罗庚正在演算一个数学题,那个妇女问:“一包棉花多少钱?”然而勤学的华罗庚却没有听见,就把算的答案答了一遍,那个妇女尖叫起来:“怎么这么贵?”这时的华罗庚才知道有人来买棉花,就说了价格,那妇女便买下一包棉花走了。华罗庚正想坐下来继续演算时,才发现刚才算题目的草纸被妇女带走了。 这下可急坏了华罗庚,于是,他便不顾一切地去追,一个黄包车师傅见了,便让他坐车追,后来终于追上了,华罗庚不好意思地说:“阿姨,请,请把草纸还给我。”那妇女生气地说:“这可是我花钱买的,可不是你送的。”华罗庚急坏了,于是他说:“要不这样吧!我花钱把它买下来。”正在华罗庚伸手掏钱之时,那妇女好像是被这孩子感动了,不仅没要钱,还把草纸还给了华罗庚。 这时的华罗庚才微微舒了口气,回家后,又演算起来。
3数学家华罗庚的小故事二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学习中,既肯下苦功,又善动脑筋。他十四岁的时候,有一次,数学老师王维克在课堂上给同学们出了这样一道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此题出自古代的《孙子算经》,意思是说:有一种东西,不知道数量,如果三个三个地去数它,最后剩二;五个五个地去数它,最后剩三;七个七个地去数它,最后剩二。问这种东西共有多少。
王老师刚把题读完,华罗庚的答案就脱口而出了:“二十三!”
“怎么,你看过《孙子算经》?”王老师惊诧地问。
华罗庚回答说:“我不知道《孙子算经》这本书,更没有看过。”
“那你是怎么算出来的?”王老师又问。
华罗庚有板有眼地答道:“我是这样想的,三个三个地数,余二,七个七个地数,余二,余数都是二,那么,总数就可能是三乘七加二,等于二十三,二十三用五去除,余数又正好是三,所以,二十三就是所求的数了。”
“啊——”王老师简直被惊呆了,“算得巧,算得巧!”
4数学家华罗庚的小故事三1930年的一天,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坐在办公室里看一本《科学》杂志。看着看着,不禁拍案叫绝:“这个华罗庚是哪国留学生?”周围的人摇摇头,“他是在哪个大学教书的?”人们面面相觑。最后还是一位江苏籍的教员想了好一会儿,才慢吞吞地说:“我弟弟有个同乡叫华罗庚,他哪里教过什么大学啊!他只念过初中,听说是在金坛中学当事务员。”
熊庆来惊奇不已,一个初中毕业的人,能写出这样高深的数学论文,必是奇才。他当即做出决定,将华罗庚请到清华大学来。从此,华罗庚就成为清华大学数学系助理员。在这里,他如鱼得水,每天都游弋在数学的海洋里,只给自己留下五、六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说起来让人很难相信,华罗庚甚至养成了熄灯之后,也能看书的习惯。他当然没有什么特异功能,只是头脑中一种逻辑思维活动。他在灯下拿来一本书,看着题目思考一会儿,然后熄灯躺在床上,闭目静思,开始在头脑中做题。碰到难处,再翻身下床,打开书看一会儿。就这样,一本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看完的书,他一夜两夜就看完了。华罗庚被人们看成是不寻常的助理员。
第二年,他的论文开始在国外着名的数学杂志陆续发表。清华大学破了先例,决定把只有初中学历的华罗庚提升为助教。
几年之后,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可是他不愿读博士学位,只求做个访问学者。因为做访问学者可以冲破束缚,同时攻读七、八门学科。他说:“我到英国,是为了求学问,不是为了得学位的。”
华罗庚没有拿到博士学位。在剑桥的两年内,他写了20篇论文。论水平,每一篇都可以拿到一个博士学位。其中一篇关于“塔内问题”的研究,他提出的理论被数学界命名为“华氏定理”。
华罗庚以一种热爱科学,勤奋学习,不求名利的精神,献身于他所热爱的数学研究事业。他抛弃了世人所追求的金钱、名利、地位。最终,他的事业成功了。
华罗庚把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华罗庚把数学应用到工农业生产上,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5数学家华罗庚的小故事四同学们都知道,华罗庚是一位靠自学成才的世界一流的数学家。他仅有初中文凭,因一篇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得到数学家熊庆来的赏识,从此华罗庚北上清华园,开始了他的数学生涯。
1936年,经熊庆来教授推荐,华罗庚前往英国,留学剑桥。20世纪声名显赫的数学家哈代,早就听说华罗庚很有才气,他说:“你可以在两年之内获得博士学位。”可是华罗庚却说:“我不想获得博士学位,我只要求做一个访问者。”“我来剑桥是求学问的,不是为了学位。”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垒素数论,并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哥德巴赫问题发表18篇论文,得出了着名的“华氏定理”,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数学家出众的智慧与能力。
1946年,华罗庚应邀去美国讲学,并被伊利诺大学高薪聘为终身教授,他的家属也随同到美国定居,有洋房和汽车,生活十分优裕。当时,不少人认为华罗庚是不会回来了。
新中国的诞生,牵动着热爱祖国的华罗庚的心。1950年,他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裕生活,回到了祖国,而且还给留美的中国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动员大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他在信中坦露出了一颗爱中华的赤子之心:“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虽然数学没有国界,但数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华罗庚从海外归来,受到党和人民的热烈欢迎,他回到清华园,被委任为数学系主任,不久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从此,开始了他数学研究真正的黄金时期。他不但连续做出了令世界瞩目的突出成绩,同时满腔热情地关心、培养了一大批数学人才。为摘取数学王冠上的明珠,为应用数学研究、试验和推广,他倾注了大量心血。
据不完全统计,数十年间,华罗庚共发表了152篇重要的数学论文,出版了9部数学着作、11本数学科普着作。他还被选为科学院的国外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家的院士。
从初中毕业到人民数学家,华罗庚走过了一条曲折而辉煌的人生道路,为祖国争得了极大的荣誉。
6数学家华罗庚的小故事五华罗庚的父亲是经营杂货店的小业主,由于经营惨淡,家境每况愈下,致使上中学不久的华罗庚辍学,当了杂货店的记账员。在繁琐、单调的劳作中,他并没有放弃最大的嗜好--数学研究。
正在他发奋自学时,灾难从天而降--他染上了可怕的伤寒症,被医生判了“死刑”。然而,他竟然奇迹般地活了过来,但左腿却落下了终生残疾。他常挂在嘴边的是这样一句话:“所谓天才,就是靠坚持不断的努力。”
这位没有大学文凭的数学家,凭着坚持不懈的努力,刻苦自学,于1930年,以《苏家驹之代数五次方程式不能成立的理由》的论文,而使中国数学界刮目相看。后被熊庆来教授推荐到清华大学数学系任助教。在这里,他得益于熊庆来、杨武之的指导,学术上得以长足进步,并逐渐树立起他在世界数学界的地位。
1948年应美国一所大学骋请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他毅然放弃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携妻儿回国,担任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后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他十分重视和倡导把数学理论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并亲自组织和推广“优选法”、“统筹法”,使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显示出了巨大的威力。
他一生勤奋耕耘,共发表200余篇学术论文、10部专着。作为数学教育家,他培养出陈景润、王元、陆启铿等一批优秀的数学家,并形成了中国数学学派,有的人已成为世界级的数学家。
1985年6月12日,华罗庚在日*-本讲学时,因突发心肌梗塞而去世,终年75岁。一生以“最大希望就是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自勉的华罗庚,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7数学家华罗庚的小故事点评华罗庚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成就了他自己的追求,获得了今天的成功。华罗庚在概括他全部的治学精神中说道,学习必须踏实,不能踏空一步。就要付出沉重的代价;踏空多步,补不胜补,会使人上不去,就会完全泄气。小朋友们,一定有努力学习,争取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哦。
数学的儿童睡前故事:(8):
一道数学题
儿子事业有成,对金钱的追求程度也与日俱增,父亲一直想找个机会开导开导儿子。某天,儿子回家陪父亲吃晚饭。饭后,父子俩聊了起来。
儿子,我给你出道数学题,不知你有没有兴趣。父亲对儿子说。
想当年您儿子可是班里数一数二的数学尖子,您说吧。儿子拍拍胸脯回答。
那你听好了,一辆载着233名旅客的列车驶进车站,下了65人,上去76人。
一听是这种题,儿子立刻不屑地跷起了二郎腿。
父亲瞅瞅儿子,接着说了下去:在下一站下54人,上96人。
儿子的嘴角挂了一丝微笑。
在再下一站下去98人,上来75人。父亲还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
再下一站下54人,上76人;再下一站下95人,上104人;再下一站下79人,上43人。父亲努力把每个数字都说得清清楚楚。
这时,儿子似乎失去了耐心,只见他皱着眉头问道:您说完了吗?
别急,你可要听仔细了。父亲挥挥手说,列车继续往前开,到了下一站,下了12个人,上了9个人;再下一站,下了6人,上了7人最后,列车终于到达了终点站
这时,儿子站了起来,满不在乎地说:您是想马上就知道车上一共下来多少人、上了多少人以及最后还剩下多少人吧?那我告诉你,一共下来儿子非常准确地报出了数字,比计算器还快。
看着不耐烦的儿子,父亲微笑着说道:不,我是想问你,这趟列车一共停了多少站?
顿时,儿子呆住了。显然,他不知道答案,并且也根本没有料到父亲最后问出的会是这个问题。
这时,父亲的态度忽然严肃起来,他对儿子说道:人活一辈子,不应该只计算赚多少钱、花多少钱以及能攒多少钱,否则,你就会错过许多景色和细节,错过实实在在的生活,更错过快乐与幸福。孩子,你可千万别因为太计较金钱的得失,而忘记了人活着的意义啊!
大道理
人活一生,并不只是为了称得重量,更是为了检测质量。金钱固然重要,却只能代表活着的数量,过分看重金钱,人就会忽略生命的真谛,失去更珍贵的快乐与幸福。
数学的儿童睡前故事:(9):
会数学的白老鼠的故事
“哇!肚子真饿!有没有东西吃啊?”白老鼠彼特喃喃自语道。
突然间阵饭香飘来,彼特不由自主地跟随着香味来到一家饭店,看到店门口挂着一条横幅,上面写着“免费吃喝”四个大字。彼特二话不说,走进店里。“好香的牛排啊!”彼特说完这句话就要张口吃起来。“嘿!等等,先生。请您先回答我们的问题。”服务员叫道。“你们不是写了‘免费吃喝’吗?”“先生,请您看看右边。”彼特一看,条幅右边还贴着一张说明,上面写着要正确回答店家提出的问题以后才能免费吃喝。彼特无奈地说:“好,你出题吧!”“好,请听题:我们饭馆今天总共洗了51个碗,每1个人用1个饭碗,每4个人用1个菜碗,每6个人用1个汤碗,请问今天有多少人来我们饭馆吃饭呢?”彼特心想:被4和6整除的数必须是12的倍数,如果是12个人的话总共用碗12+3+2=17个,不对;如果是24个人的话那就用碗24+6+4=34个,也不对:算算如果36个人的话,总共用碗36+9+6=51个。找到答案啦!“有36人来饭馆吃饭!”彼特高兴滴说道。“先生,恭喜您,您可以用餐了。”服务员说道。于是彼特大吃了一顿。数学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只要你用心去学,就一定会有所收获。数学的儿童睡前故事:(10):
【数学家阿基米德
数学家阿基米德的故事:主要成就浮力原理简述:物体在液体中所获得的浮力,等于它所排出液体的重量,即:F=G(式中F为物体所受浮力,G为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杠杆原理:满足下列三个点的系统,基本上就是杠杆:支点、施力点、受力点。杠杆原理亦称“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小必须相等。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阿基米德将欧几里德提出的趋近观念作了有效的运用。他利用“逼近法”算出球面积、球体积、抛物线、椭圆面积,后世的数学家依据这样的“逼近法”加以发展成近代的“微积分”。阿基米德还利用割圆法求得π的值介于3.14163和3.14286之间。
2数学家阿基米德的故事:出生公元前287年,在希腊西西里岛叙拉古附近的一个小村庄,有一个小男孩出生了,他的父母给他取了一个富有深意的名字,阿基米德意思是大思想家,大概这也是他的父母对他的殷殷期望。他出生于贵族,与叙拉古的赫农王(King Hieron)有亲戚关系,家庭十分富有。
而且阿基米德的父亲是天文学家兼数学家,学识渊博,为人谦逊。所以从这一点来说,阿基米德的成就也得益于家庭的教育,使得他从小就对数学、天文学特别是古希腊的几何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阿基米德出生时,在当时古希腊的辉煌文化已经逐渐衰退,经济、文化中心逐渐转移到埃及的亚历山大城;但是另一方面,意大利半岛上新兴的罗马共和国,也正不断的扩张势力;北非也有新的国家迦太基兴起。阿基米德就是生长在这种新旧势力交替的时代,而叙拉古城也就成为许多势力的角斗场所。
3数学家阿基米德的故事:浴池里的发现从前,希罗国王听说自己有一位很聪明的亲戚,于是便请这位聪明的亲属阿基米德去测定金匠刚制好的王冠,看看是否像工匠所说的那样是纯金的还是掺有银子的混合物。国王事先严厉地告诫阿基米德在测定时不得毁坏王冠。
阿基米德想了很多办法,但都失败了。他绞尽脑汁,还是茫然不知所措。
有一天,当他泡在一满盆水里洗澡时,发现水溢了出来,同时感到身体的重量在水中也减轻了。忽然一个闪念使他联想到,溢出水量的体积等于他身体浸入水中的那部分体积。那么,如果他把王冠浸入水中,根据水面上升的情况,他就能说出王冠的体积。他将王冠的体积与等量金子的体积进行比较,如果两者体积相等,就证明王冠是纯金的;假如王冠内掺有银子的话,王冠的体积就会大些。想到这里,他抑制不住自己的喜悦的心情,猛然从浴盆中跃出,赤裸裸地奔到叙拉古的大街上,径直向皇宫跑去,他边跑边喊:“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故事的结局是王冠确实被掺入一部分银子,造王冠的金匠被处以死刑。
这就是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原理的故事。
4数学家阿基米德的故事:“我要移动地球!”大家都曾听说过阿基米德的一句话,特别的出名,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句话是怎样来的:
在埃及,公元前1500年,就有人使用杠杆来抬起重的东西,但是人们并不懂得其中的道理,阿基米德细心的研究了这个原理。
阿基米德指出,在支点远端的一小物体,会与支点近端的一大物体平衡,而且指出该物体的重量和离支点的距离成反比。这一原理解释了为什么一大块顽石能用铁棍橇起的原因。因为铁棍正是一种杠杆,铁棍远端的力与铁棍近端的重物的力相平衡。
有一次,阿基米德对叙拉古国王说:“如果有一个站脚的地方,我将移动地球!”国王听了非常吃惊。于是命令他去移动放在海岸边的一条大船。这条大船体积大,相当重,很多人都因为拉不动而感到束手无策。于是阿基米德设计了一组装置,用钩子钩住一组做成滑轮形式的杠杆。阿基米德非常舒服地坐在椅子上,毫不费劲地用一只手就把一艘满载货物的大船从港口一直拉到岸上。
12上一本:传奇大百科全书下一本:传奇大百科全书
数学的儿童睡前故事:(11):
可爱的数学王
上初中时,我们的第一任数学老师是个古板无趣的老学究,号称是学校所有民办教师中学问最高的一个。这个50多岁的女人齐耳短发,除了会算题,听说还会说俄语,那个卷起舌头最难发的音,她都能说得相当标准。我们没听过,因为她在我们这帮坏小子面前总是很严肃,绝不会说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老学究上课有个习惯,进门先在黑板的右上角浓墨重彩地写上四个大字触及皮肤,然后把随身携带的镇班利器端端正正地挂在字的旁边。所谓的镇班利器,是从竹扫帚里抽出两条细细的竹枝,用红绳缠成自制的教鞭,打在身上,酥麻酥麻地疼。字是用彩色粉笔书写,颜色每日一换,今天红,明日绿,后天蓝,让人看了眼花缭乱,再加上那个利器的威慑,数学课上我们总是两股战战,唯恐教鞭触及我们的细皮嫩肉。
尽管如此,我们班的数学成绩却是一塌糊涂,这让家长们无法容忍。家长们向校长强烈要求换掉老学究。老学究在巨大的压力下,只好与我们挥泪告别了。
第二任数学老师走马上任那天,我们都大吃了一惊。我们断定校长手里肯定没兵了,居然派来了一个比老学究年龄更大的糟老头。这个矮胖的糟老头似乎永远也睡不醒,半眯着眼慢慢踱上讲台,半截皮带失去了控制,张牙舞爪地在腰间晃悠。
糟老头走上讲台,清清嗓子说:从今天开始,由我来教你们数学。先自我介绍一下吧,我姓王,就是三横一竖那个王,至于名字叫什么,我就没必要告诉你们了,你们总不能当面喊我的名讳吧?不礼貌!再说了,我也不能告诉你们,如果让你们这帮坏蛋知道了,还不得在背后王艺德、王艺德地乱喊?
我们哄的一声笑了,笑声慢慢淡下去,我听见后排坐着的杨建朋捏着嗓子说了一句:糊涂蛋!笑声再次热烈了起来。
王艺德继续说:以后,同学们就喊我数学王吧,这样就能和其他的王老师有所区别,大家听到没有?
听到了!我们齐声回答。排山倒海的声音把我们自己都吓了一跳,以前的一群老恹竟然能发出如此大的声音?
好,大家齐声再喊一遍。数学王说。
我们果然以更大的声音喊了一遍。数学王满意地点点头,说:很好,下面我们开始上课。
慢慢地,我们发现数学王不但是个糊涂蛋,眼神也不怎么好。那天上课,数学王讲完一个例题,开始提问。数学王低下头,仔细地在讲台桌上贴着的座次表上查看,看了好一会儿,才慢悠悠地说:请赵春虎同学说一说。
教室里瞬间笑成一片。尽管我叫赵春亮,不叫赵春虎,但我还是赶紧站了起来,因为班里压根儿就没人叫赵春虎。有同学向数学王大声更正:数学王,是赵春亮。
数学王再次低下头,认真核对了一番,然后长长地哦了一声,说:对不起,是赵春虎,我看错了,不好意思,那么请赵春虎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
教室里再次笑得东倒西歪,我从此被数学王改了名。在以后两年里,其他课上,我叫赵春亮,到了数学王的课上,我就成了赵春虎。
再后来,我们发现,数学王不仅眼神不好,听力竟然也很差。我的同桌刘林山上课喜欢吃零食。说是零食,其实就是煮熟了晒干的小红薯。那时候大家的家里都很穷,小红薯尾巴舍不得扔,大人们就把它煮熟了,然后晒干放起来当零嘴儿吃。那东西劲道,不好咬,只能泡在嘴里慢慢嘬,等软化了才能吃。那天数学王讲勾股定理,刘林山在下面有滋有味地嘬小红薯尾巴。突然,数学王说:下面,请刘林山同学给大家说一下什么是勾股定理。
刘林山下意识地站了起来,嘴里的小红薯尾巴没能及时处理掉,依旧鼓着腮,噘着嘴,动着嘴唇,却说不出话来。当时我想,刘林山这下糗大了。谁知,等刘林山嘴巴动了一阵子,数学王竟然赞许地说:很好,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准确,就是声音有点小。刘林山在大家的笑声中红着脸坐下,从此竟然改掉了上课吃东西的坏毛病。
上数学王的课总是很快乐,我们永远不用担心出错,因为数学王也经常出错。在黑板上算题,数学王能将黑板写得满满当当,到最后,却发现答案算错了。不过,在我们配合数学王一起检查的过程中,数学王很快就能发现错在了哪一个步骤上,然后,数学王就会意味深长地谆谆教导我们:注意看,这样算就是错误的,让我们再来算一次,好不好?因此,上数学课,我们都很认真听。没办法,我们得时刻盯着数学王,尽量让他少出错。
一个学期下来,这个眼神不好、听力差、经常算错数的糊涂蛋数学王竟带领我们班夺得了数学成绩全校第一名。
数学的儿童睡前故事:(12):
另类数学
不久前,威尔斯应聘到一所学校,教一年级数学。
班里有个叫丹尼的学生,上次考试没考好。这天,威尔斯给丹尼补课,他指着试卷问:这道题,2加2等于几,答案应该是4,你怎么写22呢?见丹尼无动于衷,威尔斯左手拿两支笔,右手拿两支笔,合在一起,问:一共几支笔?
丹尼撇撇嘴,说:22。
威尔斯纠正说:不对,是4!
丹尼气哭了,扭头跑出教室。
第二天,丹尼的父母来到学校,他们是来兴师问罪的。丹尼的母亲质问威尔斯:你怎么就能肯定丹尼的答案是错的呢?
威尔斯说:2加2等于4,这是数学,不会有其他答案!
丹尼的父亲很不高兴,说:你怎么能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给学生?难道你的答案就是唯一正确的?等着瞧!
很快,丹尼的父亲联系了记者,还动员了不少家长在学校门口游行。大家举着标语牌,上面写着:让学生做主!保护孩子的想象力!2加2可以等于22!
校长无奈之下通知威尔斯,他被停职了,除非他道歉。威尔斯拒不道歉,他认为自己没有错。
风波愈演愈烈,连电视台都专门报道了此事。为了平息风波,校长召开记者会,当众宣布解雇威尔斯。威尔斯惊呆了,问:为什么解雇我?就因为我坚持2加2等于4?
校长耸耸肩,说:很遗憾,不然这事没法解决,家长说要上法院呢!
威尔斯想了想,说:好吧,那我这两个月的工资怎么算?
校长说:这个月2000元,加上上个月2000元,一共4000元。
威尔斯露出一丝笑容:不!按你们的想法,应该是22000元!
校长傻了
数学的儿童睡前故事:(13):
【数学家高斯的小】数学家高斯小时候
数学家高斯的小故事之高斯简介约翰·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Johann Carl Friedrich Gauss ,1777年4月30日-1855年2月23日)德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大地测量学家。是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高斯被认为是历史上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并享有“数学王子”之称。高斯和阿基米德、牛顿并列为世界三大数学家。一生成就极为丰硕,以他名字“高斯”命名的成果达110个,属数学家中之最。他对数论、代数、统计、分析、微分几何、大地测量学、地球物理学、力学、静电学、天文学、矩阵理论和光学皆有贡献。
2数学家高斯的小故事关于高斯的故事,最广为流传的是“5050”。老师本来想用一道难题,让全班的同学安静一节课的时间,却没有想到小高斯只用了一两分钟就说出了答案。他把1、2、3……分别和100、99、98结对子相加,就得到50个101,最后轻易就算出从1加到100的和是5050。
小高斯在三岁时,就已经学会计算了。有一天他观看父亲在计算帮工们的工钱,当他父亲念叨了半天总算报出总数时,身边传来微小的声音,“爸爸!算错了,应该是这样……”父亲惊异地再算一次,果然是算错了。虽然没有人教过他,但小高斯靠平日的观察,自己学会了计算。
小高斯家里很穷,冬天,爸爸总是要他早早地上床睡觉,好节省燃油。可是高斯很喜欢看书,每次都带着一棵芜菁(像萝卜的一种植物)。他把中心挖空,塞进棉布卷当灯芯,淋上油脂点火看书,一直到累了才钻入被窝睡觉。
高斯的进步很快,不久之后,老师就没什么东西可以教他了。后来,高斯进了高一级学校,可数学老师看了他的作业后,告诉他以后不必上数学课了。
值得一提的是,高斯不光数学好,语文也非常棒,当他18岁时,为自己将来到底是继续研究古典文学还是数学而苦恼,正在这时,他解决了一个困扰数学家两千多年之久的问题“尺规作正十七边形”,于是,他决定继续读数学系。
有一个比喻说得非常好。如果我们把18世纪的数学家想象为一系列的高山峻岭,那么最后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巅峰就是高斯;如果把19世纪的数学家想象为一条条江河,那么其源头就是高斯。
人们一直把高斯的成功归功于他的“天才”,他自己却说:“假如别人和我一样深刻和持续地思考数学真理,他们会作出同样的发现。”
3数学家高斯的小故事点评小朋友们,当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被难题所困扰时,不妨学学高斯,换一种方法去思考,或许你就会发现爱你不一样的天地,从而让你变得更加优秀,将问题快速的解决。
数学的儿童睡前故事:(14):
数学老师的经典语录
1 什么是数学?你们不会的就是数学。
2 我跟你们讲,你们以后要是考不上大学,就去做牙托好了。你们知道什么叫牙托吗?就是你们到人家牙防所门口一站,看到有人经过你就拿本数学本子跑上去跟人家说,我是某中学的学生,但我连这种题目都不会做,人家肯定笑的满地找牙,找不到牙就直接进去补牙了。像你们这种素质一去人家牙防所老板肯定数钱数得嘴巴都笑歪了。
3 读书是勤奋和智慧的结晶,你们这帮人,勤奋约等于零,智慧等于零,加在一起恒等于零。
4 我跟你们说,你们考上复旦的几率和我当美国总统的几率是一样的。
5 要是你们高考考的好了,你们马上帮我打119!哦,不对,打119也来不及了,我的鼻血喷到美国去了!
6 你笨,不是你的错,是你爸妈革命工作没做好。
7 傻瓜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8 福利工厂的工人,口水流下来,钞票还算的清楚,你们呢,钱也算不清楚。
9 咱们学校的人都是抹布料子,所谓的好学生也就是超市里卖的那种百洁布。咱们中学的人考大学,那是抹布料子做西装。
10 把你们教好那是一项科研成果,我马上可以调到中科院去。
11 教你们我至少要少活五年,如果我一年赚二十万的话,五年就是一百万,乖乖,你们以后可以去出一本书叫《我是怎么谋sha一个百万富翁的》。
12 我也就想不通了,全国最笨的人也就这么100来个,怎么会有一半在这个学校,而且偏偏集中在一个班上,居然还碰到我这么一个班主任。缘分啊!
13 同学们。黄浦江到现在都没装个盖子,这是上海市政建设者的失职。所以到时候你们考不上大学就可以去跳了,人家会负责把你捞上来的。
14 我跟你们说,公式背不出来啊,最简单了,请个民工 很便宜的,五块钱一个钟头,背不出来就让他拿个棍子站在你后面,人家很开心的啊,有钱拿还能打人。
15 你知道什么叫天灾人祸吗?天灾就是你天生智商低,人祸就是你后天不努力。
16 现在发展节奏这么快,像你们这么懒,吃屎都赶不上热的。
17 你们这届学生能考上复旦的也就二十几个吧,最多了,不相信吗?要是真能比这多我马上跳楼。我已经考察好了,你们学校最高的也就是那个钟楼了,跳下去应该会死的吧。
18 要是哪天你们听到我骂你们不是笑而是哭的话,就说明你们有救了。
数学的儿童睡前故事:(15):
【数学家
数学家的故事:高斯的故事德国著名大科学家高斯(1777~1855)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高斯在还不会讲话就自己学计算,在三岁时有一天晚上他看着父亲在算工钱时,还纠正父亲计算的错误。
他八岁时进入乡村小学读书。教数学的老师是一个从城里来的人,觉得在一个穷乡僻壤教几个小屁孩读书,真是大材小用。而他又有些偏见:穷人的孩子天生都是笨蛋,教这些蠢笨的孩子念书不必认真,如果有机会还应该处罚他们,使自己在这枯燥的生活里添一些乐趣。
这一天正是数学教师情绪低落的一天。同学们看到老师那抑郁的脸孔,心里畏缩起来,知道老师又会在今天捉这些学生处罚了。
“你们今天替我算从1加2加3一直到100的和。谁算不出来就罚他不能回家吃午饭。”老师讲了这句话后就一言不发的拿起一本小说坐在椅子上看去了。
教室里的小朋友们拿起石板开始计算:“1加2等于3,3加3等于6,6加4等于10……”一些小朋友加到一个数后就擦掉石板上的结果,再加下去,数越来越大,很不好算。有些孩子的小脸孔涨红了,有些手心、额上渗出了汗来。
还不到半个小时,小高斯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老师,答案是不是这样?”
老师头也不抬,挥着那肥厚的手,说:“去,回去再算!错了。”他想不可能这么快就会有答案了。
可是高斯却站着不动,把石板伸向老师面前:“老师!我想这个答案是对的。”
数学老师本来想怒吼起来,可是一看石板上整整齐齐写了这样的数:5050,他惊奇起来,因为他自己曾经算过,得到的数也是5050,这个8岁的小鬼怎么这样快就得到了这个数值呢?
高斯解释他发现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古时希腊人和中国人用来计算级数1+2+3+…+n的方法。高斯的发现使老师觉得羞愧,觉得自己以前目空一切和轻视穷人家的孩子的观点是不对的。他以后也认真教起书来,并且还常从城里买些数学书自己进修并借给高斯看。在他的鼓励下,高斯在以后数学方面作出了重要的研究。
2数学家的故事:华罗庚的故事华罗庚(1910——1982)出生于江苏太湖畔的金坛县,因出生时被父亲华老祥放于箩筐以图吉利,“进箩避邪,同庚百岁“,故取名罗庚。
华罗庚从小便贪玩,也喜欢凑热闹,只是功课平平,有时还不及格。勉强上完小学,进了家乡的金坛中学,但仍贪玩,字又写得歪歪扭扭,做数学作业时倒是蛮认真地画来画去,但像涂鸦一般,所以上初中时的华罗庚仍不被老师喜欢。 金坛中学的一位名叫王维克的教员却独有慧眼,他研究了华罗庚涂鸦的本子才发现这许多涂改的地方正反映他解题时探索的多种路子。一次王维克老师给学生讲[孙子算经]出了这样一道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其二,五五数剩其三,七七数剩其二,问物几何?“正在大家沉默之际,有个学生站起来,大家一看,原来是向来为人瞧不起的华罗庚,当时他才十四岁,你猜一猜华罗庚他说出是多少?
3数学家的故事:阿基米德的故事阿基米德(约公元前287~212年)——希腊物理学家、数学家。
阿基米德的父亲是一位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特别喜爱数学。有一次,国王请他去测定金匠刚刚为其做好的王冠是纯金的还是掺有银子的混合物,并且告诫他不得毁坏王冠。起初,阿基米德茫然不知所措。直到有一天,当自己泡大一满盆洗 澡水里时,溢出水量的体积等于他身体浸入水中的那部分体积。那么,如果把王冠浸入水中,根据水面上升的情况算出王冠的体积与等重量金子的体积相等,就说明王冠是纯金的;假如掺有银子的话,王冠的体积就会大一些。他兴奋地从浴盆中跃出,全身赤条条地奔向皇宫,大喊着:"我找到了!找到了!"他为此而发明了浮力原理。除此之外,他还发现了著名的杠杆原理。伴随着这一发明,还产生了一句众所周知的名言:"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
在阿基米德的老年岁月里,他的祖国与罗马发生战争,当他住的城市遭劫掠时,阿基米德还专心地研究他在沙地上画的几何图形,凶残的罗马士兵刺倒了这位75岁的老人,伟大的科学家扑倒在鲜血染红了的几何图形上……
阿基米德死后,人们整理出版了《阿基米德遗著全集》,以永远缅怀这位科学巨匠的伟大业绩。
123上一本:传奇大百科全书下一本:传奇大百科全书
数学的儿童睡前故事:(16):
文学趣事语文老师出的数学题
上课铃一响,李老师手捧一沓作文本走进了教室。他看了一下同学们说:昨天,大家写了《忘不了这件事》的作文。老师从你们的文章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想请同学们帮老师算一下! 说完,李老师便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么一道数学题:
某班有40名学生,其中30名分别救了一位落水儿童。照这样计算,全校1200名学生一共救了多少位落水儿童?
大家一看题目都忍不住笑了,有几位男生当即就反驳道:这道数学题不符合实际情况,怎么可能会发生这种事呢?
李老师却一本正经地说:怎么不可能发生这种事?我们班40位同学中,不就有30名小英雄在救落水儿童吗?
同学们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李老师出数学题的用意。
这时,李老师接着说:你们认为昨天的作文写得好不好呢?同学们都惭愧地低下了头。
李老师见此情景,便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两个大字:真实!
李老师指着黑板语重心长地告诉同学们:写文章最关键的是要做到真实可信,虚假的东西是不能打动人心的。希望大家能把真实两字铭记于心。
数学的儿童睡前故事:(17):
数学老师的经典语录
1 什么是数学?你们不会的就是数学。
2 我跟你们讲,你们以后要是考不上大学,就去做牙托好了。你们知道什么叫牙托吗?就是你们到人家牙防所门口一站,看到有人经过你就拿本数学本子跑上去跟人家说,我是某中学的学生,但我连这种题目都不会做,人家肯定笑的满地找牙,找不到牙就直接进去补牙了。像你们这种素质一去人家牙防所老板肯定数钱数得嘴巴都笑歪了。
3 读书是勤奋和智慧的结晶,你们这帮人,勤奋约等于零,智慧等于零,加在一起恒等于零。
4 我跟你们说,你们考上复旦的几率和我当美国总统的几率是一样的。
5 要是你们高考考的好了,你们马上帮我打119!哦,不对,打119也来不及了,我的鼻血喷到美国去了!
6 你笨,不是你的错,是你爸妈革命工作没做好。
7 傻瓜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8 福利工厂的工人,口水流下来,钞票还算的清楚,你们呢,钱也算不清楚。
9 咱们学校的人都是抹布料子,所谓的好学生也就是超市里卖的那种百洁布。咱们中学的人考大学,那是抹布料子做西装。
10 把你们教好那是一项科研成果,我马上可以调到中科院去。
11 教你们我至少要少活五年,如果我一年赚二十万的话,五年就是一百万,乖乖,你们以后可以去出一本书叫《我是怎么谋sha一个百万富翁的》。
12 我也就想不通了,全国最笨的人也就这么100来个,怎么会有一半在这个学校,而且偏偏集中在一个班上,居然还碰到我这么一个班主任。缘分啊!
13 同学们。黄浦江到现在都没装个盖子,这是上海市政建设者的失职。所以到时候你们考不上大学就可以去跳了,人家会负责把你捞上来的。
14 我跟你们说,公式背不出来啊,最简单了,请个民工 很便宜的,五块钱一个钟头,背不出来就让他拿个棍子站在你后面,人家很开心的啊,有钱拿还能打人。
15 你知道什么叫天灾人祸吗?天灾就是你天生智商低,人祸就是你后天不努力。
16 现在发展节奏这么快,像你们这么懒,吃屎都赶不上热的。
17 你们这届学生能考上复旦的也就二十几个吧,最多了,不相信吗?要是真能比这多我马上跳楼。我已经考察好了,你们学校最高的也就是那个钟楼了,跳下去应该会死的吧。
18 要是哪天你们听到我骂你们不是笑而是哭的话,就说明你们有救了。
数学的儿童睡前故事:(18):
关于数学的睡前
关于数学的睡前故事在数学里面,有对顶角、同位角以及内错角等等,大家在学习的时候应该就知道这些角的区别了。那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的故事吧。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对顶角和同位角开始了谈访。
对顶角说;“在数学王国中我的本领不仅仅是最大的,我的功劳也是最大的。”内错角听了对顶角的话十分生气说:“那不一定,自以为是的家伙。”
对顶角听了内错角的话一点也不生气而是一副骄傲的样子说:“我大人不记小人过,不和你一般见识,你不知道我们在人们的眼中是多么的重要,他们还经常夸我们呢。”
内错角听了哈哈大笑说:“谁夸你呀,简直是白日做梦。要说在数学王国中本领最大的应该是我,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这句话谁人不知,谁人不晓。那那-------虽然这点我不如你,但是对顶角相等也是人人皆知呀!”人们在做题时总会念叨我们的名字呢!对顶角说。内错角又说你能我也能,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你不知道?如果没有我们内错角怎么能简单的求出另一个角的度数呢?
这是他们吵醒了正在睡觉的同位角,同位角问发生了什么事?他们就向同位角说了事情的经过,同位角听了大发雷霆:“在这时候我们应该互相帮助,互相鼓励而不是互相争功,”他们听了同位角的话羞愧的低下了头。
2关于数学的睡前故事点评故事里的所有的角都在争吵,因为它们觉得都是自己的功劳最大,后来还是同位角说大家应该互相帮助,因为内讧对谁都不好,只有团结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呢。
数学的儿童睡前故事:(19):
一个数学问题
【一个数学问题】
比尔是一个好学生,也是个聪明的孩子。他喜欢学数学,课本上所有的数学问题他都能不费劲地解答。 有一天,在上学路上,比尔经过一家水果店。该店窗户上有个招牌上写着:苹果--五美分六个。比尔脑筋一转,进了店门。 苹果怎么卖? 五美分六个。 但我不想要六个。 你想要几个? 这不是我想要几个的问题。这是个数学问题。 数学问题?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你看,如果六个苹果五美分,那么五个苹果四美分,四个苹果三美分,三个苹果二美分,二个苹果一美分,一个苹果就不要钱。我只要一个苹果,如果一个苹果一分钱也不要的话,那我也就没必要给你钱了。 比尔拣了一个好苹果,开始吃了起来,然后兴高采烈地迈出了店门。那个售货员吃惊地望着这个小男孩,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A Problem in Arithmetic】 Bill is a good student and an intelligent boy. He likes to study arithmetic, and he can do all of the arithmetic problems in his book easily. One day on his way to school Bill passed a fruit store. There was a sign in the window which said, Apple-Six for five cents. An idea came to Bill and he went into the store. How much are the apples? he asked the store. Six for five cents. But I don't want six apples. How many apples do you want? It is not a question of how many apples I want. It is a problem in arithmetic. What do you mean by a problem in arithmetic? asked the man. Well, if six apples are wroth five cents, then five apples are worth four cents, four apples are worth three cents, three apples are worth rwo cents, two apples are worth one cent and one apple is worth nothing. I only want one apple, and if one apple is worth nothing then it is not necessary for me to pay you. Bill picked out a good apple, began to eat it, and walked happily out of the store. The man looked at the young boy with such surprise that he could not say a word.数学的儿童睡前故事:(20):
国王与数学家
法国诗人波德莱尔有着放浪的一生,他总是习惯在贵妇人的客厅里寻觅灵感。不过,在自己的遗作里,这个晚景凄凉的现代主义文学之父写道:几乎所有灾难的发生,都是由于我们没有老老实实地待在自己的屋子里。
很少有人知道,这句话的原作者,是比波德莱尔早生了一个多世纪的帕斯卡。这个法国数学家终日埋头于实验室与计算本中,他为人类留下了这样一笔丰厚遗产帕斯卡定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水银气压计等。波德莱尔口中这句充满了忏悔意味的话语,却是帕斯卡一生秉持的座右铭。帕斯卡代表着许多数学家身上的一种共同气质他们习惯于远离世事,默默工作,不像艺术家和诗人那样好出风头、惹是生非。或许正是这个原因,纵观人类历史,在整个世界范围内,数学家们似乎很容易赢得政治家们的信任和友谊。在波斯古国,几乎每一位出类拔萃的数学家,都得到了君王的庇护和赞助,这已经成了一种传统。其中最为著名的故事,是11世纪的苏丹马克沙利邀请数学家海亚姆到首都伊斯法罕,修建天文台与主持历法工作,海亚姆为天文台奉献了一生大部分时光。数年前,这段传奇还被好莱坞拍成了电影。在此后两百多年的中国,元世祖忽必烈刚刚创建了一个辽阔的帝国。不过,他召见次数最多的,却是一个叫做李治的数学家。这个初来乍到的统治者,想要授予李治很高的官职,借以笼络知识分子,但李治却辞官不受,前往偏僻的封龙山讲学,并终老于此。在近代的欧洲,开明君主和政治家对数学家极为友好。比如,发明了微积分的牛顿,很早就代表大学进入议会,后来又被女王安妮亲自授予爵位,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数学家。可是牛顿对政治毫无兴趣,他在议会的唯一发言记录,只是要求打开窗子。我们可以说出许多国王与数学家交往的故事。这些数学家,尽管已是最为接近权力中心的人,但他们并未为此动心,依旧默默地坚守着独立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方式,人们也因此更加尊敬他们。所以,当牛顿的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300周年之际,英国学者威斯特福尔为此事撰写了一篇文章,他意味深长地写道:我们从不纪念某某文官的300周年诞辰。的确,虽然政治家在任时声名显赫,但卸职或死后,很容易被人们遗忘。而有些数学家之所以具有广泛持久的魅力,原因只在于数学本身。然而,数学家也是人,他们也免不了有七情六欲、私心杂念。在历史上,也不乏喜欢参与和从事政治活动的数学家,只是,他们的结局却更加意味深长。例如,古希腊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和他的门徒就热衷于此道。他们曾在亚平宁半岛南端的克罗托内结社,并与贵族党派联盟,随后,毕达哥拉斯被民主党派驱逐,他逃到附近的城邦,不久后(公元前497年)便被政敌sha死。而能够让后世记住他的,并不是他的政治主张,而是他发现的毕达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更有甚者,美国的第20任总统詹姆斯加菲尔德,却因为数学青史留名。他虽然政绩平平,并且在任上惨遭暗sha,但在学生时代,他就显示出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与卓越才能。1876年,他在国会听议员们讨论问题时,突然想出了毕达哥拉斯定理的一个非常简洁的证明。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詹姆斯加菲尔德的青铜雕像被安置在华盛顿的国会山前,在那一圈白色的大理石的台阶四周,并没有其他人物与他分享这份殊荣。文章的最后,我们还是要回到帕斯卡的一段话语里。这个体弱多病,仅活了39岁的数学家,在自己的《思想录》里,为伟大划分出两种不同的类型。其一,是事物的伟大,如太空、星辰、国王、富人、首领其二,是精神的伟大,如阿基米德、牛顿、高斯等。而在帕斯卡看来,一切伟大事物的光辉显赫,对于这些从事精神探讨的人来说,都毫无光彩可言。数学的儿童睡前故事:(21):
从此数学与我无关
记着,孩子,如果你憎恨数学,惟一的办法是狠狠地将它一读再读,随后你才有得选择。
16岁那年,我爱上街边的格斗游戏只有一个理由,我恨我的数学老师。
他是我街机格斗的首要假想敌。
我时常流连在那条游戏厅充斥的街上。怀揣一块钱换来的三个游戏币,选择好一台街机,两指掂着一个硬币,对住投币孔,叮一声,开始。从暗淡的街机屏幕里看见自己面露凶光,将对手狠狠地击倒,从中获取快感。
凡事都有个开始。除了起初有些口哨声,离开时我安然无恙,一根头发都没有掉。相反,倒是那个传道授业的课堂,与之相比,世上没有比它更残酷的地方。不见血光,却痛彻心扉。它是冷暴力。
如果过于认真地回忆,未免觉得我中学6年过于悲惨,因为我从未获得过任何一位数学老师的尊重。我还记得初三时教我们数学的那个年轻貌美的女老师。我只要远远看见她就会绕道走。她曾经当着我的面用她同样十分美丽、如削葱根般的手指,将我那张考了11分的试卷撕碎。那天夜里我拿透明胶粘了很久才将卷子复原。没有人爱惜我的试卷,我总得自己爱惜着点。
夜深的时候我常常想,一个3岁便能背诵唐诗的孩子为何独独记不住数学公式和口诀。
可是该来的它终该来。
高中,我碰到了一个教数学的班主任。我战战兢兢地做着数学作业,直到一个礼拜五的数学课上,我听见老师清晰叫道:周。
听见名字的瞬间,我感觉自己如同一只被弓箭射中的兔子。和我一起被点名的同学已经在一旁疾笔如飞地解题。拿着粉笔,面对黑板,脑子一片空白。我胡乱写了几个数字,然后拿黑板擦擦掉。再写,再擦。白色粉笔灰落在我的脸上,我重复着这两个动作,讲台上短短的几分钟,感觉好像过去了几个世纪。下面的同学开始窃窃私语。我手心握着的粉笔已经湿了,我终于鼓起勇气转过身看着数学老师:“老师,这题我不会。”
“不会?”他挑起眉毛,“你这题是最简单的,恐怕初一的学生都会答。你不会没上过初中吧,看你的智商不像能够直接从小学进入高中的人啊?”
不少同学忍不住笑出声。多年后同学聚会,很多人都不会再记得他们的笑。可是我无法忘记那种羞耻感,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卑微得如一粒尘埃。
我没有流泪,默默地回了座位。
我的数学测试终于下降到9分。
数学老师在讲台上扬着我的试卷:“数学最能代表人的人格,要给一个人的人格打分,看她的数学成绩。这卷子,贴在黑板旁边,让你们引以为鉴。”
同学在旁笑不可支。我觉得他只要一张嘴,仿佛就有一根针吐出来,刺得我到处血迹斑斑。
我想我的数学,要从此残废了。
放学后我去了游戏厅。
一个来游戏厅寻找孩子的母亲,她发现自己的孩子后扑上去劈头盖脸地打他:“你为什么不去上学,为什么来这里!”母亲抬起头,泪流满面地望着他,那孩子也哭了。我站在街机前发呆。我仿佛看见母亲流着泪问:“你要放弃了吗?”我几乎是逃亡般地离开了游戏厅。
那个晚上,我的父亲对我说:“记着,孩子,如果你憎恨数学,惟一的办法是狠狠地将它一读再读,随后你才有得选择。”
此后,我让父亲给我请了家教,我转了班,我苦读数学,日子过得分不清天昏地暗,直到能在高考志愿栏上填上:汉语言文学。
从此,数学与我无关。
2004年春节,在街头看见那位高中的数学老师,他已然苍老,我走过去,跟他问了个好。我还是16岁的时候,一定不能想像,我的日记里爬满的哀伤、愤怒和屈辱,在多年以后,竟如此淡淡然的,在一声问好中,风过了无痕。
数学的儿童睡前故事:(22):
数学新概念
一、 数学新概念
小明最近上了高二了,正学到直线方程的形式,但他上课不认真,总爱上课看杂志,学习老是提不上来。
一天上数学课,老师问同学们:直线方程的形式有哪几种?
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到:直线方程的方式,有点斜式,截距式,两点式,还有
正在看着泳装杂志的小明脱口而出的补充道:三点式!
二、 冤家路窄
第一次,张三挖得太短,出了洞口才发现还是狱墙之内,被法官加判5年有刑期。
第二次,挖得还不够长,一出口刚好在哨兵的岗位前,又被逮个正着。这次又被加判5年。
眼见刑期一次次加长,犯人张三铁了心要越狱成功,便又夜夜挖地道。足足挖了半年,觉得这回够长了。
哪知,爬出洞口,正听到一宣判:张三如再一次越狱就执行枪决......
数学的儿童睡前故事:(23):
学好数学能断案
乾隆年间,鲁中句月县有个奇人崔九,不管多复杂的账目,只要请了他来,都会理得不差分毫,人送外号铁算盘。
这天,县令林墨轩乘了一顶小轿来到崔九家,说弥水镇发生了一场火灾,汪记棉花店的仓库因灯笼被风吹翻失火,把紧邻的瞿家粮店的粮仓也烧了,两家闹得不可开交。官司打到了县衙,林墨轩难坏了,所以来请崔九帮忙。当天,崔九就带着盖了县令大印的全权委托书和几个捕快去了弥水镇。崔九查看了粮仓现场后,把瞿、汪两家掌柜叫到一起,让他们说说到底烧毁了多少粮食。瞿家掌柜侯魁说:五万斤新麦,只是账本忘在粮仓里,被火烧了。汪家掌柜钱岩说:起火头天中午,阿三、阿四为了掏鸟窝,还借了长梯子搭在瞿家仓上,他们说看到只有半仓粮食,三万斤都不到!不待崔九发话,侯魁说:我们的账本虽然烧了,可我们收粮食时,都给了粮户一张优惠券,上面注明了卖给我们粮食的斤两,这两天我们发了告示,让大伙儿拿出凭据给我们作证。崔九听了点点头,让人赶紧把粮户送来的凭据汇总。他还特意看了看凭据,的确注明了粮户的名字和卖粮斤两,汇总的结果正是五万斤小麦。崔九扒拉着算盘,说看来这事基本清楚了,他要回去向县太爷交差了。临走时他跟侯魁商量,说有个亲戚要肥田,想买粮灰,侯魁满口答应。崔九摆摆手,让捕快们招呼人把粮灰打扫了,一筐一筐过了秤,码放在场院里。然后说他先回去交差,回头让亲戚来交钱拉灰。第二天晌午,崔九陪着林墨轩又回到了弥水镇就地审案。场地布置好后,崔九让人支炉生火,架上铁锅,放进去三斤小麦,不一会儿,小麦全烧成了灰。众人正稀里糊涂,有人过来打扫锅里的灰烬,用秤一称,报数道:二两!接着,崔九噼里啪啦扒拉了一阵算盘后高声道:瞿家被烧粮食掐头去尾,抹零找整,认定三万斤!侯魁不干了,嚷道:你这数如何算出?崔九说:三斤小麦烧成了灰只有二两,粮仓的灰烬不过两千斤多一点,刨去仓顶的竹器、苇箔、麦秸等灰烬,火灾时烧毁的仓粮不过三万斤!林墨轩一拍惊堂木,喝道:侯魁,那两万斤粮食哪去了?还不从实招来!侯魁吓得腿一软,跌坐在地上。几个衙役押着瞿家粮店的四个伙计来到堂前。崔九继续扒拉着算盘,说:两万斤粮食,五个人分,就是每人四千斤,按大清律法以偷盗罪论,当杖三十,流放三千里。要是有人主动交代,我就替他向县太爷求情,免了他的刑罚。话音刚落,伙计常五扑通跪下全招了。原来侯魁因du*博输钱之后还不起,就让几个心腹伙计帮忙,偷卖了两万斤粮食,一万斤还了债,一万斤做本钱,准备赢回来。可侯魁赢少输多,两万斤粮食的窟窿补不上,他着了急,就密谋嫁祸,制造了汪家棉花仓库灯笼被风刮掉失火的假象,然后点燃了自家粮仓,诬赖汪家。常五管着账本,怕出事,就偷偷记下了侯魁偷卖的两万斤粮食,被侯魁发现,威胁他不要多嘴,还把账本烧掉了。从此,鬼算盘崔九的名声就越传越响了。数学的儿童睡前故事:(24):
数学家祖冲之
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祖冲之是我们国家南北朝的一名数学家、天文学家,他是河北涞源人,最大的成就就是计算了圆周率。
在秦汉之前,径一周三就是那会儿的圆周率,但是误差非常地大,后来发现圆周率应该是径一周三而有余,但是余数大小无法确定,后来,刘徽发明了割圆术,求出了圆周率是3.14,而且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圆内切的正多边形边数越多的话,圆周率就会越来越准确。
祖冲之究竟是根据什么方法得出的圆周率,现在没有办法进行考证,但是无论如何,他都是一个非常有毅力,很聪慧的人。
祖冲之实事求是,亲自检验历法,在他33岁的时候编制了《大明历》,由此就开辟了历法史的新纪元。
他特别爱好研究数学,也喜欢研究天文历法,经常观测太阳和星球运行的情况,并且做了详细记录。
宋孝武帝听到他的名气,派他到一个专门研究学术的官署“华林学省”工作。他对做官并没有兴趣,但是在那里,可以更加专心研究数学、天文了。
我国历代都有研究天文的官,并且根据研究天文的结果来制定历法。到了宋朝的时候,历法已经有很大进步,但是祖冲之认为还不够精确。他根据他长期观察的结果,创制出一部新的历法,叫做“大明历”(“大明”是宋孝武帝的年号)。这种历法测定的每一回归年(也就是两年冬至点之间的时间)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只有五十秒;测定月亮环行一周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不到一秒,可见它的精确程度了。
公元462年,祖冲之请求宋孝武帝颁布新历,孝武帝召集大臣商议。那时候,有一个皇帝宠幸的大臣戴法兴出来反对,认为祖冲之擅自改变古历,是离经叛道的行为。祖冲之当场用他研究的数据回驳了戴法兴。戴法兴依仗皇帝宠幸他,蛮横地说:“历法是古人制定的,后代的人不应该改动。”祖冲之一点也不害怕。他严肃地说:“你如果有事实根据,就只管拿出来辩论。不要拿空话吓唬人嘛。”宋孝武帝想帮助戴法兴,找了一些懂得历法的人跟祖冲之辩论,也一个个被祖冲之驳倒了。但是宋孝武帝还是不肯颁布新历。直到祖冲之死了十年之后,他创制的大明历才得到推行。
尽管当时社会十分动乱不安,但是祖冲之还是孜孜不倦地研究科学。他更大的成就是在数学方面。他曾经对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作了注释,又编写一本《缀术》。他的最杰出贡献是求得相当精确的圆周率。经过长期的艰苦研究,他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七位数字以上的科学家。
祖冲之在科学发明上是个多面手,他造过一种指南车,随便车子怎样转弯,车上的铜人总是指着南方;他又造过“千里船”,在新亭江(在今南京市西南)上试航过,一天可以航行一百多里。他还利用水力转动石磨,舂米碾谷子,叫做“水碓磨”。
2祖冲之的资料祖冲之(429-500),字文远。出生于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直到16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打破了这一纪录。由他撰写的《大明历》是当时最科学最进步的历法,对后世的天文研究提供了正确的方法。其主要著作有《安边论》《缀术》《述异记》《历议》等。
数学成就
数学史上的创举——“祖率”祖冲之算出圆周率(π)的真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相当于精确到小数第7位,简化成3.1415926,祖冲之因此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第一位将圆周率值计算到小数第7位的科学家。祖冲之还给出圆周率(π)的两个分数形式:22/7(约率)和355/113(密率),其中密率精确到小数第7位。祖冲之对圆周率数值的精确推算值,对于中国乃至世界是一个重大贡献,后人将“约率”用他的名字命名为“祖冲之圆周率”,简称“祖率”。
数学的儿童睡前故事:(25):
数学家的故事
德国著名大科学家高斯(1777~1855)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高斯在还不会讲话就自己学计算,在三岁时有一天晚上他看着父亲在算工钱时,还纠正父亲计算的错误。 他八岁时进入乡村小学读书。教数学的老师是一个从城里来的人,觉得在一个穷乡僻壤教几个小屁孩读书,真是大材小用。而他又有些偏见:穷人的孩子天生都是笨蛋,教这些蠢笨的孩子念书不必认真,如果有机会还应该处罚他们,使自己在这枯燥的生活里添一些乐趣。 这一天正是数学教师情绪低落的一天。同学们看到老师那抑郁的脸孔,心里畏缩起来,知道老师又会在今天捉这些学生处罚了。 你们今天替我算从1加2加3一直到100的和。谁算不出来就罚他不能回家吃午饭。老师讲了这句话后就一言不发的拿起一本小说坐在椅子上看去了。 教室里的小朋友们拿起石板开始计算:1加2等于3,3加3等于6,6加4等于10一些小朋友加到一个数后就擦掉石板上的结果,再加下去,数越来越大,很不好算。有些孩子的小脸孔涨红了,有些手心、额上渗出了汗来。
还不到半个小时,小高斯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老师,答案是不是这样? 老师头也不抬,挥着那肥厚的手,说:去,回去再算!错了。他想不可能这么快就会有答案了。 可是高斯却站着不动,把石板伸向老师面前:老师!我想这个答案是对的。
数学老师本来想怒吼起来,可是一看石板上整整齐齐写了这样的数:5050,他惊奇起来,因为他自己曾经算过,得到的数也是5050,这个8岁的小鬼怎么这样快就得到了这个数值呢? 高斯解释他发现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古时希腊人和中国人用来计算级数1+2+3++n的方法。高斯的发现使老师觉得羞愧,觉得自己以前目空一切和轻视穷人家的孩子的观点是不对的。他以后也认真教起书来,并且还常从城里买些数学书自己进修并借给高斯看。在他的鼓励下,高斯在以后数学方面作出了重要的研究。
数学的儿童睡前故事:(26):
数学家和商人
我们这个故事中的数学家和商人实际是同一个人,他的名字叫麦克斯。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他并不是数学家。20世纪初,麦克斯出生了。面对这个鲜活的小生命,在数学界是知名学者的父母非常希望他日后能继承自己的事业,也成为一名数学家。所以,从他很小的时候开始,父母便耐心地教授他各种数学知识。可惜不知是何种原因,小麦克斯无论如何也对数学提不起兴趣来,相反,他对父母非常反感的职业经商,却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
为了保证儿子不走歪路,麦克斯的父母煞费苦心地纠正着他的成长轨迹。读大学时,基于父母的强烈要求,麦克斯不得不违心进入了父亲所在的学校念数学系。也许是由于遗传基因的优势,麦克斯在数学上还算有天赋,4年大学期间,他的成绩一直不错。
可是,正当父母想松一口气时,让他们担心的事情发生了:毕业后的麦克斯坚持进入商场,因为他不但喜欢经商,还背着父母学习了许多商业知识,他深信自己必能在商场上打拼出一片天地。
几经激烈的辩论之后,管束了儿子20多年的父母伤心地放弃了初衷,同意了儿子的请求,但是同时,他们也深深地失望了儿子只会是个没出息的人了,他们想。
不料没出几年,年轻的麦克斯便在商场上混出了模样。又过了若干年,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非常丰富的他已经成了英国首屈一指的商业大亨。
大道理
一个人所能成就的事业,必然是与这个人的特长相符的,舍长取短是天下最愚蠢的行为。因此,不要跟自己的弱点过不去,要做就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只有这样,成功才可能更快一些。
数学的儿童睡前故事:(27):
让我切齿痛恨的数学老师
上小学时,我的数学成绩太差,记得有一天,数学老师布置家庭作业,有一道题是3的2次方,我想这不就是3×2吗?于是大笔一挥写上了6,结果可想而知,第二天作业发下来了,老师批了一道红叉,还让我更正.可我实在想不明白是哪里错了,于是更正的时候我又把答案写成了6,老师毫不留情地又给了我一道红叉.如此往返有三、四次,老师终于受不了了,把我叫进房间,反复跟我讲解:一个数多少次方就是把这个数与它自身相乘多少次,比如3的2次方就是3×3,3的3次方就是3×3×3。我死死地记住了。
期末考试,有一道填空题是这样的:1的一百次方。我想起老师平时教我的,心想这老师也太狠了点吧,可这难不倒我,于是我拿出一张草纸,在上面一遍遍地乘了起来,当我好不容易乘到第83次的时候,数学老师过来了,看他站在我身后看我认真地用1在乘以1,眼看我大功告成之时,他快步走上讲台,说:“同学们,有一道题出错了,现在更正一下,那个1的一百次方的填空题,现在请把它改为1的一千次方……”我惊愕了,当即晕倒……
数学的儿童睡前故事:(28):
世界名画中的数学
大名鼎鼎的杨振宁出书,封面不是金光闪闪的诺贝尔奖章,也不是他与爱因斯坦的合影,而是一张看上去让人眼晕的画作。
在这本名为《基本粒子发现简史》的封面上。黑色骑马人排成一排,由左向右,而在空隙所镶嵌的背景里。又有一排白色骑马人,从右向左。黑与白相反相成。195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因发现在基本粒子的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定律,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在物理学中对于基本粒子的对称性在不同的能,量境界有对称或者破缺的论述,这幅名叫《骑士》的画作,与这种对称性的结构对应论相吻合。作者是自称图形艺术家的埃舍尔。他是一个将艺术与科学融合的画家。杨振宁评价说。在同济大学数学教授梁进的眼里,荷兰人埃舍尔是将绘画与数学结合最完美的艺术家之一。他创作的版画被许多科学著作和杂志用作封面,1954年的国际数学协会甚至在阿姆斯特丹专门为他举办了个人画展。埃舍尔打破了数学与艺术之间的藩篱这也是梁进试图要做的事情。不同于画家将科学与艺术糅在作品里。梁进是要寻找艺术背后数学的影子。在系列博文《世界名画中的数学》中,梁进向读者展示世界名画中的数学。当人们沉浸于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时,梁进指出其中的三角结构;当观众试图解析《最后的晚餐》中人物心理状态时,梁进发现其中利用两边的矩形通过梯度实现透视的效果;当世人惊叹于塞尚静物写生的轮廓之妙时。梁进看到了稳态平衡和不稳态平衡的相互转换。在她看来,顶着画家、解剖学家、生物学家、哲学家等多个头衔的达芬奇,可谓将艺术与科学在画布上完美结合的执牛耳者。尤其是在作品《维特鲁威人》中,男子摆出的双脚并拢、双臂水平和双腿跨开、胳膊举高的两种姿势,解释了人体的几何密码。这幅画在畅销书《达芬奇密码》中被当成了第一个密码:巴黎卢浮宫博物馆馆长临死前所摆放的正是这幅画中的第二个姿势。在欧洲留学的10多年里。梁进每到一座城市。博物馆是必去之地。今年6月,梁进借在马德里转机的空,一口气跑了几个博物馆。当时索菲亚王妃艺术中心正在举办达利画展,入馆参观的人在门口排了两圈,怕赶不上飞机,她直接秀出机票,才得以优先入门参观。在这位超现实主义画家的名作《记忆的久恒》中,梁进看到的是数学概念中的映射理论。画中三个分别挂在树上、披在怪物上和搭在桌上的弯曲的时钟,是永恒的时间映射在人记忆中的各种方式:时间的倒流、伸缩和转折。她话锋一转,这又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所指出的空间是弯曲的,有异曲同工之妙。画作中的映射概念。是梁进从郑板桥的竹子中发现的。这位大画家的传世名作用数学语言可以一言以蔽之:在郑板桥给出的客观、主观和模型三个空间里,通过对象(竹)在这三个空间中的关系(函数),建立起这些对象的联系(映射)。不少人认为艺术与数学分属于左右脑,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其实它们是相通的,梁进告诉记者,科学和艺术。在哲学的高度殊途同归。打破这道藩篱,再去欣赏中国写意画和西洋印象派作品,你会有别样的感触。印象派最成功之处是将画家的感觉融进了画布,通过感觉映射,建立了一个和观众交流的情感桥梁。梁进如此理解。比如莫奈画笔下的睡莲,就是透过光与色,找到了睡莲的状态和人的情绪之间的映射。提及世界名画中的数学之美,这个数学老师谦虚地说:艺术的水太深了。我只是个在浅水滩玩耍的孩子。想用自己手中的并不强大的数学勺舀上一瓢。数学的儿童睡前故事:(29):
我的数学老师
我正经念的书,也就是文革前的二年初中。数学老师姓钟,现在想来,她一定不是学校里最好的老师,因为所有的光荣榜,所有的上台讲话,全没有她。钟老师瘦瘦的矮矮的,是个南方人。她对我们要求极严,而我的数学很差,所以总怕看她的眼睛。
开始我最想听的并不是她的数学,而是讲完课剩下的那几分钟。这时候,她就兴致勃勃地拿出一张爱因斯坦或是居里夫人的照片,讲起他们的故事。最后她总是说:我要的不是你们考大学,你们将来得当科学家。说完这句,下课铃也就响了。
那天,一上课,她就拿出一封信。这是她从前的学生写的,她说这个学生就是从这个学校毕业的,现在是个什么家,已经有了不少发明。而且当时,他的学习成绩并不好。
听到这儿,我长长出了一口气:从我们这里也可以产生科学家。向四周看了看,他将是谁呢?虽然知道那绝不会是我,但是,心中却暗暗地对自己说,我要成为科学家。
自习时,课代表说:张港,去数学老师办公室。这是惯例,有人作业错了就是这样。这回是我一个。因为没人陪着,从座位出去时,觉得很难堪。老师细细地讲了解法,说:再来一次吧!第二天,我又被叫去了,原来还是那道题,我还是没有做对。老师又细细地讲了解法,说:再来一次吧!回教室时,真觉得是无地自容了。我低着头,觉得人人都在看我。第三天,我又被叫去了。这时我真想给自己一个耳刮子,那道题还是有错误。
第四天,一上课,钟老师就举起了个作业本,正是我的。我真有了暴风雨来临的感觉。只听钟老师说:一道题,其他同学全做对了,可是张港同学做了三次也没有对。可是他并没有看别人的答案,而是坚持自己做下去,这样就好,这样就好,这就是科学的态度,当科学家就得有这个精神我快要哭了。
从那以后,别人做一遍的,我就做好几遍,然后再抄在本子上,渐渐地我的数学成绩上去了。我真的敢想当科学家了。
在老师的鼓励下,初中一年级的我,有了近乎狂妄的想法:提出一条治理黄河的方案。我想从兰州一带挖一条运河,直通渭河,让黄河避开黄土高原。我画了一张地图,标明了自己的想法,送给了钟老师。
放学时,老师拿来几本夹着纸条的大书。那些纸条上原来是一道道算题。看了书,算了这些题,我才知道自己是多么幼稚可笑。原来,我设计的经过甘肃省运河路段,有一部分黄土层比山西、陕西的还厚,而且运河的土方量是个惊人的数字。当我还书的时候,钟老师说:科学家经常是这样开始的。做一次就对一次,反而不是科学家了。
初二的时候,中国的文化就被革命了,我们就离开了老师,不久就到农村去了。
有一回探家,排队买东西,当我成为第五个人的时候,偶一回头,看到身后的第八个,矮矮的瘦瘦的,竟是我的钟老师。我忙对老师也是对前后的人说:老师!快,到我这儿来,咱们换一下。推让几次后,老师笑了:数学学得不好。还会数数么!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怎么成了一二三四八六七五前后的人都笑了。
这是我最后一次见到钟老师。以后听说她回了广西老家。只知道她的老家在广西,是南宁?是柳州?是桂林?是大瑶山?问谁也问不明白。
只一年多的时间,从数学老师那儿并没有学到多少数学知识,但是,无论是修理地球时,还是大批判时;无论是上大学时,还是自己当老师时,当个科学家的打算一直在心头,一直到今天。
数学的儿童睡前故事:(30):
我的数学老师
我正经念的书,也就是文革前的二年初中。数学老师姓钟,现在想来,她一定不是学校里最好的老师,因为所有的光荣榜,所有的上台讲话,全没有她。钟老师瘦瘦的矮矮的,是个南方人。她对我们要求极严,而我的数学很差,所以总怕看她的眼睛。
开始我最想听的并不是她的数学,而是讲完课剩下的那几分钟。这时候,她就兴致勃勃地拿出一张爱因斯坦或是居里夫人的照片,讲起他们的故事。最后她总是说:我要的不是你们考大学,你们将来得当科学家。说完这句,下课铃也就响了。
那天,一上课,她就拿出一封信。这是她从前的学生写的,她说这个学生就是从这个学校毕业的,现在是个什么家,已经有了不少发明。而且当时,他的学习成绩并不好。
听到这儿,我长长出了一口气:从我们这里也可以产生科学家。向四周看了看,他将是谁呢?虽然知道那绝不会是我,但是,心中却暗暗地对自己说,我要成为科学家。
自习时,课代表说:张港,去数学老师办公室。这是惯例,有人作业错了就是这样。这回是我一个。因为没人陪着,从座位出去时,觉得很难堪。老师细细地讲了解法,说:再来一次吧!第二天,我又被叫去了,原来还是那道题,我还是没有做对。老师又细细地讲了解法,说:再来一次吧!回教室时,真觉得是无地自容了。我低着头,觉得人人都在看我。第三天,我又被叫去了。这时我真想给自己一个耳刮子,那道题还是有错误。
第四天,一上课,钟老师就举起了个作业本,正是我的。我真有了暴风雨来临的感觉。只听钟老师说:一道题,其他同学全做对了,可是张港同学做了三次也没有对。可是他并没有看别人的答案,而是坚持自己做下去,这样就好,这样就好,这就是科学的态度,当科学家就得有这个精神我快要哭了。
从那以后,别人做一遍的,我就做好几遍,然后再抄在本子上,渐渐地我的数学成绩上去了。我真的敢想当科学家了。
在老师的鼓励下,初中一年级的我,有了近乎狂妄的想法:提出一条治理黄河的方案。我想从兰州一带挖一条运河,直通渭河,让黄河避开黄土高原。我画了一张地图,标明了自己的想法,送给了钟老师。
放学时,老师拿来几本夹着纸条的大书。那些纸条上原来是一道道算题。看了书,算了这些题,我才知道自己是多么幼稚可笑。原来,我设计的经过甘肃省运河路段,有一部分黄土层比山西、陕西的还厚,而且运河的土方量是个惊人的数字。当我还书的时候,钟老师说:科学家经常是这样开始的。做一次就对一次,反而不是科学家了。
初二的时候,中国的文化就被革命了,我们就离开了老师,不久就到农村去了。
有一回探家,排队买东西,当我成为第五个人的时候,偶一回头,看到身后的第八个,矮矮的瘦瘦的,竟是我的钟老师。我忙对老师也是对前后的人说:老师!快,到我这儿来,咱们换一下。推让几次后,老师笑了:数学学得不好。还会数数么!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怎么成了一二三四八六七五前后的人都笑了。
这是我最后一次见到钟老师。以后听说她回了广西老家。只知道她的老家在广西,是南宁?是柳州?是桂林?是大瑶山?问谁也问不明白。
只一年多的时间,从数学老师那儿并没有学到多少数学知识,但是,无论是修理地球时,还是大批判时;无论是上大学时,还是自己当老师时,当个科学家的打算一直在心头,一直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