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是我们学校的风云人物,大学期间就参加过500强公司的实习。作为我的学姐,她各方面都无可挑剔,在同学们眼中的形象却并非那么完美无缺,高冷是她留给大家一以贯之的印象。
暑假我来上海实习的时候,突然收到H的好友申请:你是吧,我是H,有一些文案策划的问题想请教你。
H听闻我在文案策划方面小有名气,便通过另一个学姐要到我的联系方式。受宠若惊的我,却渐渐被她提供的案例拿住了魂。这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让我突破了原有的思想桎梏,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提出了几个方案,并诚惶诚恐地交给了H。她当即就表示了感谢,一周后,提出请我吃饭作为回报。
赴约之前,我已经做好了冷场的准备,毕竟H的冷若冰霜已闻名全校。吃饭伊始,H却率先打开了话题:你的几个切入点都很好,但有些实际操作起来是有风险的我们先就方案进行详尽的讨论,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主攻金融咨询的H,竟然在品牌推广方面也能与我熟练交流。
在接下来的时间中,我与H谈笑风生,从市场定位到品牌策略,从营销案例到西欧文学,我从未想到我俩有如此多的共同话题。而当我就目前的状况提出困惑时,H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见识,事无巨细地进行解答。
这还是那个高冷的H吗?聪明的H看出了我的疑惑:我明白你在奇怪什么,但有时候真的不是我冷漠,是他们的问题实在太弱。有一个学妹,向我讨教求职经验,我把我整理的所有途径和面试经验都放到网盘里给她了,我整理了整整两个晚上啊。后来,她居然问我一条500强公司的面试逻辑题,百度一下就能解决的问题,何必来问我呢?
的确是,这非常令人无语啊。我感慨。
一个学弟在一次经验交流会上加了我的微信,之后就一直缠着我聊动漫,非要请我吃饭看电影。我凭什么答应这些无理取闹的要求?我出差一趟,要见客户,做访谈,搜集数据,要跟老同学聚会,哪有时间去搭理不相干的人呢?何况,和他们的交谈就像操着无法融通的语言,根本谈不到一块儿去。
我可以脑补H不堪回首的那些场景:当H谈起香奈儿的品牌策略时,某学妹在极力夸耀男友给她买的名牌包;当H说起英雄联盟的推广方式时,某学弟在滔滔不绝地讲他的超神经历
同一个层次上与自己相去甚远的人交流,这简直是一种灾难。同样,和一个各方面都超出自己太多的人交往,除了体会到一无是处的羞耻感,和在外吹嘘的资本,所获得的也是微不足道。
如果把一个人的交往分成浅层次和深层次,浅层次的交往可能只是囿于脸面和礼貌,即使所处的层次大相径庭,蜻蜓点水般的点头之交也不会使人厌烦;但当一个人想要开展深层次的交往时,回报率和愉悦感是他最看重的因素,而这两个因素,也往往在层次相同或相近的人群中才能满足。
最好的交往是势均力敌。双方处于相同或相近的层次,就有了相同的话题和意义区间,那种如获知己的愉悦感也会油然而生。与此同时,资源的交换和共享也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彼此提供的资源对方也有能力将其为己所用,这对彼此关系的延续和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所以,当大牛们对你视若无睹时,不要指责他们的冷漠,也许只是你自己太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