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升官的儿童小故事6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6篇关于升官的故事,供各位参考,希望您能喜欢。儿子升官
儿子回家来,得意洋洋宣布:“我升官了。”我看看同样莫名其妙的妻子,笑着问儿子:“你升什么官了?”儿子伸出一根食指:“我原来是副营长,现在当正营长,是一把手呢。”妻扑哧乐出声来,好有自豪感地瞅瞅儿子,再看看我。
放暑假后,读小学的儿子进了一家夏令营,因他胆子贼大,活泼,又爱管闲事,当时被指导老师任命为夏令营“副营长”。我饶有兴趣地打听原委:“你原来不是副营长么,怎么转正职啦?”儿子在客厅里趾高气扬地背着手大踏步走了几回合,手舞足蹈气势磅礴地开始演讲:“方舟子当正营长老欺负年纪小的同学,群众意见很大,大家一致要求罢免他的官职。哈,我以最高票数顺利当选为正营长。”看儿子绘声绘色描述细节,我和他妈笑得要命。嘿,小家伙,电视新闻可没白看,动不动用上了诸如“群众意见”、“罢免”等新名词。营长看我们开心,小手一摊,毫不含糊地说:“爸爸,给我100元。”我有点糊涂:“夏令营的钱不是一次性交完了么,又要钱?”营长嘴一瘪,很不满地说:“爸爸,我升官了,多少也得去肯德基摆一桌,请那些大力支持我工作的同学们吃一顿吧。刘洋说,他爸爸从副局长升到正局长的时候,包下一家酒店,摆了几十桌酒席呢。”妻的脸色僵住了,我则傻呆呆愣住了。
副县长升官记
杨副县长在A县5个副县长中排位最末,但下面的人称呼他时都会自觉地把这个副字去掉,直呼杨县长。杨副县长对这样的称呼自然很满意,在他看来,副字不除,不能出头。
杨副县长年轻、学历高,也有一定能力,心里总指望干一番大事业。他以博士学历通过社会公开招聘进入公务员队伍,能够爬上副县长这个位置已经很不容易了。要知道,在官场上没有强大的背景和靠山,是很难升迁的。俗话说,上面没人,办事不行。老百姓如此,当官的更是如此。杨副县长每当想到这里,总是闷闷不乐。他回到家里,总是心不在焉,一副仕途失意状。他夫人和他拉一些家常,他也总是这只耳朵进、那只耳朵出,爱理不理的。这天吃晚饭时,杨副县长夫人还是像往常一样唠家常,无意间说道: 老杨,你知道吗,我不是有一个表姑一直在省城当保姆吗?听说半年前到童副省长家去做保姆了,我们还一直不知道呢。杨副县长没有反应,他夫人继续说道: 人家说表姑做的菜好吃,又有文化,所以能去童副省长家做保姆。在童副省长家做保姆?在童副省长家做保姆!杨副县长突然兴奋起来,越听越来劲儿。只见他若有所思了一会儿,又大口大口地吃起饭来,成天皱着的眉头也顿时舒展开来。两天后,杨副县长叫秘书去买了一些地方特产,又让自己夫人联系在童副省长家做保姆的表姑,说想去探亲,看看表姑。不久,杨副县长打听到童副省长去北京开会了,立马叫夫人提上礼品和他一起去省城,直奔童副省长家看表姑。童副省长的夫人是一位通情达理的阿姨,听警卫汇报说有人来探亲看望她家保姆,就让杨副县长和他夫人进来了,还端来茶水、糖果,以礼相待。大家正在童副省长家的客厅里喝茶,突然杨副县长的手机响了,就出去接电话,是他的上级李市长打来的,找他有重要事情。杨副县长听到一半故意把电话挂了,然后关机,进屋后对童副省长夫人说他刚接了个很急的电话,讲到一半手机就没电了,想借她家的座机回拨过去,把事情弄清楚。童副省长夫人见他十分着急的样子,非常爽快地同意了。杨副县长用童副省长家里的座机拨通市长的电话,说:喂,您好,李市长吗?我是小杨,有事您请讲,刚才手机没电了我现在正在童副省长家里,用他家的座机和您通话杨副县长接完电话后,向童副省长夫人连连表示感谢。大家寒暄了几句,杨副县长就与童副省长夫人和表姑告别,回到县里。此事过后没多久,市委组织部就来人考察杨副县长,又过了一段时间,上级正式的任命通知下来了,杨副县长接替现任县长,现任县长另有任用。杨副县长实至名归,这回真把副字去掉了。升官扇
清朝年间,福建的黄兰阶中了进士后,却一直未能得到一官半职。因此,他常被夫人张氏数落。
黄兰阶的父亲在世时,与军机大臣左宗棠是好友。他想,只要左大人写封推荐信给闽浙总督何璋,自己一定能混个一官半职。虽然他知道左宗棠从来不给人写推荐信,但是他还是打算试一试。黄兰阶立即出发了,两个月后,他终于来到了左相府。左宗棠见是故友之子来访,热情地招待了他。寒暄过后,黄兰阶小心翼翼地说明来意:世伯,侄儿饱读诗书,很想为国家尽点力,谁知我空等多年,毫无用武之地;再者,家中老小全靠侄儿一人之力养活,如今日子都过不下去了。听清他的来意,左宗棠变了脸色,严肃地说:你是有用之人,自然会有用你之人,我从来不给人写推荐信,我看这样,我送你几亩水田过活吧。黄兰阶说:侄儿从小只读诗书,哪会种地呀?这些年,全靠夫人种菜和纳鞋底卖的钱糊口。还请大人看在家父面子上,为侄儿想个办法吧。左宗棠听他提起父亲,着实为难,在厅里转了一个来回,还是打消了推荐的念头,说:如果我为你开了这个头,今后还有门生前来求推荐,怕是再难推辞。天不早了,我还有事,你要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黄兰阶闻言,只得郁闷地出了左相府,在街上毫无目的地乱转。转了一会儿,左相府的管家徐然跟上来,送他三两银子作盘缠,说:我和你父亲生前也相识,这是我的一点儿心意。黄兰阶正愁没银子花,假意推辞一会儿就收下了,说日后情况好转定当厚报。徐然又说:琉璃厂那边有几家书画店,你不如去逛下,长点见识,说不定能谋出一条生路呢。黄兰阶听了他的劝,就转到他指的琉璃厂这边来,果然看到几家书画店,生意都比较兴隆。他一家家看过去,看到其中一家叫吉祥的书画店,店里挂着的字画,与左相府的画风风格相像。他一下子被吸引过去了,细一看店主写的字,和左宗棠的笔迹毫无二致。他暗自琢磨,不如请店主仿写一封左宗棠的推荐信?不过,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他明白,店主怎么也不会为自己冒这个险。黄兰阶见店主正在为顾客在空白扇面上题字,顿时计上心头。他想,只要让店主帮他在扇子上题几个字,向何璋暗示一下提拔的事,说不定何璋就会给他一个官位。于是,他凑上前去说:店家,我是一个书生,一直喜欢左大人的字,但无缘得到他老人家的真迹,我看您的字,倒与他的字很像,不如题在扇面上,我带回老家作个念想。店主说:这个倒容易,很多书生都是这样想的,有的还上门讨要,对相府造成困扰,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左府才把一些左大人的字画放到这里卖。你想写哪几个字?黄兰阶沉思一会儿,就有了主意,他拿过店主的毛笔在白纸上写下了一行字读百家经典,成一代新人。店主看了,叫声好,照着在扇面上写了。正当黄兰阶为落款发愁时,店主却主动拿出一个印鉴落了款,正是左宗棠三个字。店主收了他十文钱,把扇子给了他。有了这把扇子,黄兰阶的信心足了。一路做着升官美梦,他坐船换车,快速赶回了福建。他知道,逢立秋的这一天,何璋就要召集有功名的后备官员们谈话,以示关怀。回到家,黄兰阶跟张氏说出了自己的妙计,叫她到处宣传自家和如今的左相是世交,自己刚去拜访了左大人回来。张氏为了荣华富贵,卖力地宣传开了。立秋这天,总督何璋果然召见后备官员们开会。黄兰阶举着那把扇子专门晃到何璋的跟前。何璋不悦地说:都秋天了,你还扇子不离手!黄兰阶乘机说:大人,左大人跟我父亲是世交,我刚去拜访他老人家回来,这把扇子是他赠送的,我爱不释手啊!何璋不敢大意,赶紧接过扇子细看上面题的字,这一看,他对黄兰阶就客气多了。速效升官丸
霍觃教授通过多年的潜心研究,终于研制出了一种疗效显著的新药速效升官丸。顾名思义,官场中人服用了此药后,就能快速升官。谁都知道仕途不是一马平川的坦途,很少有人能一帆风顺地晋升,有时哪怕向上挪动半格,也举步维艰。现在有了速效升官丸,无疑能省略许许多多的麻烦与曲折,这给有志于向上爬的官迷们带来了福音,很多人都在蠢蠢欲动。
高副科长就在心里拨打起了他的小九九。眼下高副科长正在和刘副科长竞争科长的位置。高副科长也动过购买速效升官丸的心思,但一番审时度势后,又不想去花那个冤枉钱。高副科长觉得这次的竞争,自己稳操胜券。同僚们也都是这么认为的,因为刘副科长来自农村,父母都是乡下普普通通的农民,又没有任何背景,无论哪方面都不能与高副科长相抗衡。高副科长上面有人,上面的人已吐露消息说,刘副科长只是为了体现公平竞争的一个陪衬,叫高副科长不要担心。再说,高副科长也根本不相信世上有什么能快速升官的药,现在假冒伪劣的东西太多,即使有这种药卖,那也多半是pian*人钱财的,高副科长不会眼睁睁着去上这个当。高副科长把自己的想法跟老婆阿娇一说,阿娇也觉得没有必要去购买速效升官丸。可是,最终结果却令高副科长大跌眼镜。半个月后,高副科长依然是高副科长,而刘副科长却坐上了科长的交椅,成了他的领导。高副科长不相信这是真的,他给上面的人打电话询问原因,得到的答复是:抱歉,我也不知是什么原因。高副科长很郁闷,他很想弄明白刘副科长晋升的原因。这天高副科长借祝贺刘副科长高升的名义,请他喝酒。当然现在得叫刘副科长为刘科长了。最后刘科长喝多了,吐露出了他的的秘诀:我这次得以顺利地晋升,全赖速效升官丸的功劳!原来,刘副科长自知拼不过高副科长,就死马当做活马医,花高价购买了一粒速效升官丸,没想到服用后不到半个月就见梦想成真了。高副科长连连捶着自己的脑袋,在心里暗暗骂自己:我怎么就这么糊涂呢?失算啊,失算啊!看来速效升官丸是确有疗效。高副科长不甘心。高副科长咬咬牙,拿出几年的积蓄,找到霍觃教授,购买了速效升官丸,服用了下去。高副科长在等待着奇迹发生。可是半个月后没见动静,一个月后没见反应,两个月后没见效果。三个月后,终于有了消息,但不是升官,而是被双规了。紧接着上面查清了高副科长**受贿的事实,高副科长被送进了监狱。高副科长的老婆阿娇把这一切都迁怒到速效升官丸上。她认为这都是假药速效升官丸所害的。于是,她带领一帮人,浩浩荡荡地开赴霍觃教授家,封住了霍觃教授家的大门,质问霍觃教授:为什么贩卖假药,害人坐牢?面对围攻,霍觃教授一点也不慌张,他说:我这速效升官丸绝对不是假药,如果说有人服用后没有效果,那一定是没有按剂量服用。速效升官丸的服用剂量是:一年一次,每次一粒。这世上无论什么好药,都不能超量服用,否则不仅没有疗效,还会造成危害。请你回去问问你老公,是不是按剂量服用的?如果是的,你再来找我,我全额退款!阿娇只好带着一群人走了。恰好第二天是探监日,阿娇问高副科长:你上次购买了几粒速效升官丸? 高副科长回答:3粒。阿娇又问: 你服用了几粒?高副科长说:3粒一次全部服用了。阿娇说:你为什么不按规定剂量服用呢?高副科长说:如果服用一粒,即使升了科长也是与那姓刘的平级,我不甘心,我想超过他,升为他的上级,所以就多服用了两粒。阿娇哑然。阿娇终于明白了,害自己丈夫的,不是什么速效升官丸,而是贪心二字啊。升官扇
清朝年间,福建的黄兰阶中了进士后,却一直未能得到一官半职。因此,他常被夫人张氏数落。
黄兰阶的父亲在世时,与军机大臣左宗棠是好友。他想,只要左大人写封推荐信给闽浙总督何璋,自己一定能混个一官半职。虽然,他知道左宗棠从来不给人写推荐信,但是他还是打算试一试。
黄兰阶立即出发了,两个月后,他终于来到了左相府。左宗棠见是故友之子来访,热情地招待了他。
寒暄过后,黄兰阶小心翼翼地说明来意:世伯,侄儿饱读诗书,很想为国家尽点力,谁知我空等多年,毫无用武之地,再者,家中老小全靠侄儿一人之力养活,如今日子都过不下去了。
听清他的来意,左宗棠变了脸色,严肃地说:你是有用之人,自然会有用你之人,我从来不给人写推荐信,我看这样,我送你几亩水田过活吧。
黄兰阶说:侄儿从小只读诗书,哪会种地呀?这些年,全靠夫人种菜和纳鞋底卖的钱糊口。还请大人看在家父面子上,为侄儿想个办法吧。
左宗棠听他提起父亲,着实为难,在厅里转了一个来回,还是打消了推荐的念头,说:如果我为你开了这个头,今后还有门生前来求推荐,怕是再难推辞。天不早了,我还有事,你要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黄兰阶闻言,只得郁闷地出了左相府,在街上毫无目的地乱转。
转了一会儿,左相府的管家徐然跟上来,送他三两银子作盘缠,说:我和你父亲生前也相识,这是我的一点儿心意。黄兰阶正愁没银子花,假意推辞一会儿就收下了,说日后情况好转定当厚报。
徐然又说:琉璃厂那边有几家书画店,你不如去逛下,长点见识,说不定能谋出一条生路呢。
黄兰阶听了他的劝,就转到他指的琉璃厂这边来,果然看到几家书画店,生意都比较兴隆。他一家家看过去,看到其中一家叫吉祥的书画店。店里挂着的字画,与左相府的画风风格相像。他一下子被吸引过去了,细一看店主写的字,和左宗棠的笔迹毫无二致。
他暗自琢磨,不如请店主仿写一封左宗棠的推荐信?不过,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他明白,店主怎么也不会为自己冒这个险。
黄兰阶见店主正在为顾客在空白扇面上题字,顿时计上心头。他想,只要让店主帮他在扇子上题几个字,向何璋暗示一下提拔的事,说不定何璋就会给他一个官位。
于是,他凑上前去说:店家,我是一个书生,一直喜欢左大人的字,但无缘得到他老人家的真迹,我看您的字,倒与他的字很像,不如题在扇面上,我带回老家作个念想。
店主说:这个倒容易,很多书生都是这样想的,有的还上门讨要,对相府造成困扰,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左府才把一些左大人的字画放到这里卖。你想写哪几个字?
黄兰阶沉思一会儿,就有了主意,他拿过店主的毛笔在白纸上写下了一行字读百家经典,成一代新人。店主看了,叫声好,照着在扇面上写了。正当黄兰阶为落款发愁时,店主却主动拿出一个印鉴落了款,正是繁写的左宗棠三个字。店主收了他十文钱,把扇子给了他。
有了这把扇子,黄兰阶的信心足了。一路做着升官美梦,他坐船换车,快速赶回了福建。
他知道,逢立秋的这一天,何璋就要召集有功名的后备官员们谈话,以示关怀。
回到家,黄兰阶跟张氏说出了自己的妙计,叫她到处宣传自家和如今的左相是世交,自己刚去拜访了左大人回来。张氏为了荣华富贵,卖力地宣传开了。
立秋这天,总督何璋果然召见后备官员们开会。黄兰阶举着那把扇子专门晃到何璋的跟前。
何璋不悦地说:都秋天了,你还扇子不离手!
黄兰阶乘机说:大人,左大人跟我父亲是世交,我刚去拜访他老人家回来,这把扇子是他赠送的,我爱不释手啊!何璋不敢大意,赶紧接过扇子细看上面题的字,这一看,他对黄兰阶就客气多了。
当天晚上,何璋对师爷说了这事。师爷琢磨了一通,说:看这题字的内容,是说他读过了百家经典,是个人才,要我们提拔使用。不过这事先不急,等我明天去他家探下虚实再说。
何璋说:最保险的是给左大人写封信,探个真假。
师爷说:一封信来回时间太久,又显得您不相信左大人,而且,您怎么开口问呢?左大人可没说这扇子就是他推荐黄兰阶的信啊,这全靠意会!
何璋听后,点了点头。
第二日,师爷亲自出马,到黄兰阶住的村里东问西问,果然得知他父亲和左宗棠确是世交,顿时吓出一身冷汗来。而且,黄兰阶确实刚去左相府活动过。看来,这黄兰阶确实没吹牛,是自己处事不周,一直让他坐冷板凳。
回到总督府,师爷跟何璋汇报以后,两人嘀咕一通,便决定为黄兰阶安排工作。第三日,他们又听说左大人安排人买了几亩水田送给黄兰阶,就更深信不疑了。
十天以后,黄兰阶就当上了候补知县。可是,他的心里总是不踏实,他怕何璋知道真相以后,收回官帽。
张氏看出他的担忧,说:左大人送给我们的田,不如卖一亩给何璋送礼,拉近彼此的关系,减轻他对你的猜疑;再卖一亩,给左大人送礼,夹带一封汇报你的近况的书信去,顺便感谢他赠我们田地的事,这件事,我派我的弟弟去办最可靠。黄兰阶听了,觉得这是一个好办法,就依计行事。
何璋收到黄兰阶的礼,对他的怀疑之心果然就减轻了,他心想,既然这小子懂得打点,那他去左相府肯定也送了礼的,不然左大人哪会回他一把含义颇深的扇子?
左宗棠收到黄兰阶的亲笔信,知道他此番回去以后正巧被总督补了缺,感到安心不少,觉得九泉之下的好友不会责怪自己了。他就回了一封鼓励黄兰阶励精图治、为民造福之类的信。
这封宝贵的回信,就成了黄兰阶的护身符,借着一个机会,他拿去给何璋看了,何璋自此对他深信不疑,但是否还要提拔重用他,他觉得还得面见左宗棠以后再定夺。
借着一个回京的机会,何璋赔着笑脸,在左宗棠面前提起了栽培黄兰阶的事。左宗棠已收到过黄兰阶的亲笔感恩信,虽然那是感谢他送田地的事,但也说到了得到何璋任用的大事。当下,他就笑道:是啊,我早说过,他是一块金子,总会发光的,何况本来是进士,肯定是人才,何大人,你就是他的伯乐啊!这个话,在何璋听来,更有深意,那就是:我都明白了,谢谢你!
何璋当然不能一一还原黄兰阶当日晃着扇子要官的细节,只能呵呵一笑,表示你我心里有数就好。
回到福建,何璋因为心里有数了,就把黄兰阶从七品知县往上提拔,没过两年,就升到了四品道台。而每升一级,黄兰阶都不忘以侄儿身份给左宗棠报喜和感恩,讲述自己为百姓造福的故事。一来二去,他倒真的成了左宗棠赏识的人。因为左宗棠的原因,加上政绩确实不错,何璋倒也真的赏识他了,还觉得自己的眼光不错。
黄兰阶官运亨通,也没忘记感谢他的夫人张氏。他想,如果不是她心思细密,老是提醒自己给左宗棠汇报工作,恐怕自己的仕途也不会这么顺利。但有一点,他总是想不明白,那日左府管家徐然送自己盘缠,又指点自己去琉璃厂边的书画店,用意何在呢?那是左大人的意思吗?是他变相地在帮助自己吗?要不然,事情怎么那么巧呢?
为了解开这个疑问,趁着一次进京的机会,他专门去了左相府,这事当然不能问左宗棠,他只敢找管家徐然打听。
徐然只是意味深长地说:凡事皆有机缘,要看缘分,看你的悟性,有些事不能说破,但说到底,你的位子,还是在于你自己,那些靠推荐信上位的,一味地搜刮民脂民膏,很快就被自己折腾回家了。
以后的很多年,黄兰阶一直没弄明白,如果说左大人变相地通过徐然的指点推荐了自己,那为什么又送水田给他呢?有次他又在想这个问题,喝醉了的何璋碰巧也冷不丁问到这个问题,黄兰阶急中生智,信口胡编:那水田其实是左大人送给我哥的,因为我哥不会读书,只会种地,但我哥不会写字,签不了田契,就全权委托我了。早年我父亲救过左大人母亲一命,所以左大人得知我父亲身故以后,就极力帮助我们兄弟二人。
这样一说,何璋相信了,黄兰阶揪揪自己的耳朵,也有点相信自己的说法了。他想,我一个从不撒谎的进士,为了有碗饭吃,拿一把冒名的扇子pian*住了何璋,如今撒起谎来更是草稿都不打,不是我的心地不好,实在是世道如此,不能不随机应变啊。
刘县丞升官
清朝乾隆年间,云南人刘焕在某地做官任期已满,就来到京师,等候吏部重新选派。他随身带着一个仆人,住在城东某寓所,囊中财物也颇丰裕。同寓所有个客人,自称姓张,名春堂,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就故意与刘焕的仆人称兄道弟,交了朋友;对刘焕更是恭恭敬敬,殷勤异常。有时候刘仆偶然外出,张春堂就时刻侍候于刘焕左右,端茶送水,洒扫揩抹,比刘仆服侍得还要周到谨慎,刘焕大为感激。不到一年,刘焕被分派至河南某县担任县丞。张春堂也非常高兴,并对刘焕说:小人有个胞弟在河南巡抚衙门里掌管门户,小人打算跟随大老爷同往河南一行,不知大老爷能否答应?刘焕对张春堂已颇喜爱,又听说他的弟弟在巡抚衙门当差,岂有不答应的道理。当下三人一起收拾行装,急急上路。
万万没有想到,行至河北邯郸时,刘焕忽然得了急病,当天就死了。刘仆与张春堂都抚尸大哭,将他收殓后,就将棺材暂时寄于古庙里。张春堂忽然对刘仆说:我们两人所依靠的,就是主人哪。如今主人已死,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不过我倒想出了个办法,主人行囊中官凭文书尚在,我就顶冒主人之名去做官,你则冒充我的亲戚,有谁能知道我们的底细呢?刘仆一想也对,就依从了他。哪知尚未渡过黄河,刘仆又病死了。到达河南省城时,就只剩下张春堂一人了。于是张春堂在省署交了官凭文书,然后就顶冒着刘焕之名,到某县当了县丞。张春堂精明干练,上任不久,就破获了一个盗劫团伙,因功被提升为知县。于是他就改名为刘春堂。这位刘知县兢兢业业,屡屡擒获大盗,几个月之间,就连破七桩大案。一年后,他又被提升某州知府。这一来名声大振,人们都称赞他精明能干。
这一天,有个探差进来禀报说:州郡百里外的某店铺中,夫人从云南来了,由她的弟弟──也就是舅老爷陪伴着,当晚就将抵达衙署了。刘知府装出高兴的样子──当时他已经娶了两房小老婆了,就叫小老婆先去探望。第二天,两个小老婆回来禀报说:太太衣衫褴褛,盘缠耗尽,窘迫得很呢。刘知府急忙取出满满一箱衣服首饰,外加白银一百余两,仍叫两个小老婆送给太太开销,并请她们转告太太说:千里迢迢、吃尽辛苦来到河南,要挑个好日子进入知府大堂,某日最为吉利,可以进署。刘知府又拿出白银二百两,叫一个差役送给舅老爷,说是署斋甚为狭窄,断断不能款留,请舅老爷千万原谅,休息一下就回云南去吧;并嘱咐这个差役,一定要将舅老爷护送至云南。
过了四五天,吉利的日子到了,刘知府就命部属及仆役等抬着轿子,吹吹打打地去迎接太太入署,而他自己则借口有要事而他往,又吩咐家里人说:我今天晚上只怕回衙比较迟,你们都不需伺候,宜早早安歇,只要留一个老妈子守候内宅之门就行了。果然,知府大人直到半夜之后才回到署中,直入夫人之卧室。其时婢妾仆役等都已睡了,当他们一觉醒来,只迷迷糊糊地听见老爷与太太在房中窃窃私语。
第二天,一切都很正常。
两年之后的正月里,刘知府乘轿回署,到署门前刚一下轿,忽然看见一个老和尚,远远地对着他拱手作揖道:贫僧与大老爷一别二十年,没想到大老爷已经当了大官,真是可喜可贺呀!刘知府顿时面色苍白,一句话也不敢回答,急急躲入署中。过了一会儿,他派了一个家人出来,悄悄地对老和尚说,愿意送给大师父三千两白银,请大师父离开这里,再到别处去化缘吧。老和尚哪里肯依,大骂道:狗贼奴!看你今天还能逃到哪里去!刘知府心慌情急,吞金而死。
原来,这老和尚是个著名的捕快,而刘知府则是个江洋大盗──张春堂自然也不是他的真名。他因作案累累,无处藏身,就设法害死了刘焕与刘仆,隐匿于官场之中。正因为他对强盗团伙里的情况相当熟悉,才能在官场中大显身手,屡破盗案。万没料到,他的行迹仍然被装扮成老和尚的捕快缉访到了。大盗既死,老和尚也就飘然而去。幸亏当时知道这一底细的人并不多,劉夫人得以从从容容地替刘知府收殓,将棺材寄置于古庙之中。刘夫人又与那两个小老婆收拾行李,带着刘知府在官场中搜刮的一万多两银子,三人一同回云南去了。
后来,当真相终于渐渐浮出水面,人们无不惊骇万分:堂堂知府大人,竟然是个江洋大盗!可是,无论河南官场还是朝廷,谁也不愿将乾隆盛世中的这桩官场丑闻张扬出去,也就没人去追究刘夫人与大盗做交易的过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