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故事分享 列表

睡前故事

【推荐】苏轼的儿童睡前故事6篇

【推荐】苏轼的儿童睡前故事6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6篇关于苏轼故事,供各位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苏轼讲故事巧拒求官者

文/赵元波

1057年,22岁的苏轼和19岁的弟弟苏辙在其父苏洵带领下进京赴试,在仁宗皇帝举行的殿试考试中,双双考中进士,名震京师,可谓少年得志。当时的大文学家、宰相欧阳修在读到苏轼的文章时说:看他的文章,我的汗都快下来了,再过三十年,就没人知道我了,而只知道他了。仁宗皇帝更是高兴地说:我今天为儿孙选了两个好宰相。

苏辙和苏轼兄弟俩考中进士后在京城任职做官官,苏辙任尚书右丞,苏轼任翰林学士丞旨。兄弟俩为人正直,廉洁奉公,对于那些跑官要官者一概拒之。

兄弟俩有一旧交,想攀上兄弟俩这层关系谋得一官半职。在苏辙那里苦苦求情,没有如愿,便满怀希望转到苏轼这边来。他说:我想谋个职,请你帮忙说几句话。苏轼未置可否,却向这位旧友讲了个故事:

有个穷人去盗墓,先掘开了左边的那一座坟,坟里的死者皮包骨头,眼珠深深地凹在眼眶里。他说:我是伯夷,就是饿死在首阳山的那个人,我没有钱。盗墓的人想想也是:饿死的人身上会有钱吗?于是就准备去挖右边那座坟,伯夷好心相劝说:那是我的哥哥叔齐,我这个做弟弟的瘦成这个样子,他会有钱吗?

听完了苏轼的故事,这个人明白了,苏轼是拿这个故事打比方再告诉他:伯夷是苏辙,叔齐是自己;苏辙满足不了你的要求,我苏轼就能满足吗?还是不要再说了吧,帮你当官做说客,这个忙我不能帮!朋友会意,竟忍不住笑了起来,不在为难苏轼兄弟俩。

苏轼清淤

文/赵元波

一提起苏轼,人们往往想起的就是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同时也是一位美食家,也许是他的多才多艺,人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他在水利工程方面的成就,这位大名鼎鼎的文学艺术巨匠,还是一位颇有建树的水利专家。杭州西湖的苏堤就是这位水利专家的大手笔,他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创举,令人刮目相看。

1089年,54岁的苏东坡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出任杭州知州,由于年久失修,西湖淤塞日甚,湖面长满葑草,周边尽成农田,昔日如画的风景,如今却是一派破败萧然的景象,苏轼下决心整治西湖,给后人留下一泓盈盈碧水,再现人间天堂的美景。

给西湖清淤,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钱从哪里来,二是清出来的淤泥堆放到哪里。

经过一番实地考察,苏轼制定了西湖整治的一整套方案。

为了解决从湖里挖上来的淤泥无处堆放的问题,苏轼决定把淤泥堆置湖中,形成一条贯通南北的长堤,将西湖一分为二,大大缩短了人们环湖行走的路程。挖掉湖里的淤泥之后,召募农民在堤上种小麦,将种麦获得的收益用作修湖的资金。还让人在堤上造了六座桥,附近遍植芙蓉、杨柳,这样,一举多得,既筹集了资金,疏浚了西湖,便利了交通,又使西湖以一堤诗情画意留存千古。

苏轼因词得福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岁当丙辰,这一年的中秋节是个很平凡的日子,但却产生了一首在文学史上永放光芒的不朽词章。

这一年,苏东坡正在密州知州任上。因为他与王安石的变法主张不同,被黜为密州知州。在重视京官轻视地方官的风习下,自然有被贬谪的感觉。

这一年苏东坡的弟弟苏辙也被贬在外,颇为失意。父母都没有了,兄弟俩仕途又都很坎坷,苏东坡的心情有些压抑。

中秋夜晚,皓月当空,苏东坡与客人在新筑成的超然台上赏月饮酒。欢乐之余,不免有些思念弟弟,感慨颇深,即兴写成《水调歌头》一首,道: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以明月为线索,隐显明暗交错,处处咏月,同时也处处在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起笔突兀高远,是对人生宇宙哲理的深沉思考。接着写欲脱离尘世而升上仙界,但又恐怕“高处不胜寒”,表现出对现世的热爱与眷恋。表面是写仙凡之念,实质是作者出世入世思想矛盾的曲折表现。下片从月亮的转移变化,盈亏圆缺,联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从而得出不应事事都求完美无缺的结论。全词贯穿着理智与情感的矛盾,波澜起伏,跌宕有致。最后以旷达的情怀收束,给人以鼓舞和启迪,人情味十足,感染力极强,是咏叹中秋明月的千古名篇。

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说得虽然有些过头,其他的词也在继续流传,并没有作废,只是有些相形见绌罢了。仿佛是群星灿烂的天空出现一轮明月,其他的星宿马上就显得黯淡无光了。也可看出这篇词在当时的影响之大。

一天,神宗问现在外面最流行的曲子词是什么,太监便把这首词抄给了神宗。神宗看到“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等几句时,深有感慨地说:“苏轼终究是爱戴君王的。”于是下诏把远在黄州的苏轼调到离京师比较近的汝州。苏轼因这首词的创作而得到迁往内地,也算是因词得福吧!

来自:宋词故事

/3%318x.c/7o8/c.js>

苏轼妙语拒友

一代文豪苏轼,字子瞻,号东坡,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为人所熟知其诗词歌赋,水平之高,数量之多,在中国古代文坛上都是屈指可数的但他的宦海生涯并不顺利,虽然也曾官至三品,任过礼部尚书翰林皇帝侍读等要职,但更多的是作迁客骚人,一生被放逐的时间远远大于在庙堂的时间虽然仕途坎坷,但他的名气却很大,身后更是千年传颂不衰

年,岁的苏轼和岁的弟弟苏辙在其父苏洵带领下进京赴试,在仁宗皇帝举行的殿试考试中,双双考中进士,名震京师,可谓少年得志当时的大文学家宰相欧阳修在读到苏轼的文章时说:看他的文章,我的汗都快下来了,再过三十年,就没人知道我了,而只知道他了仁宗皇帝更是高兴地说:我今天为儿孙选了两个好宰相

苏辙和苏轼兄弟俩都是京官,苏辙任尚书右丞,苏轼任翰林学士丞旨有一个人同他们是旧交,想求取官职他在苏辙那边呆了很长时间没有如愿,便满怀希望转到苏轼这边来他说:我很想在翰林学士院谋个职,请你帮忙说几句话苏轼未置可否,却讲起了故事:过去,有个穷得叮当响的人去盗墓棺材里坐着个赤条条的人,他对盗墓者说:我是汉代的杨王孙哪!临死的时候,我嘱咐儿子实行裸葬所以,没有钱周济你呀!盗墓的又花了好大力气掘开另一座坟,里面的人打扮像国君死者自我介绍:我是汉文帝驾崩之前,我留下遗诏叫臣下不要用金玉财宝陪葬这里连器皿都是陶制的,你能得到什么呢?盗墓者见旁边还有紧紧相连的两座坟,便掘开了左边的那座死者皮包骨头,眼珠深深地凹在眼眶里他说:我是伯夷,你没有听说吗?我是饿死在首阳山的,你想想看,饿死的人身上能有分文吗?盗墓的还想挖右边那座坟,伯夷好心相劝:那是我的哥哥叔齐我这个做弟弟的瘦成这个样子,他还能像个人吗?

苏轼拿这个故事作比喻:伯夷是苏辙,叔齐是自己;苏辙满足不了你的要求,我苏轼就能满足吗?还是不要张口吧!朋友会意,竟忍不住笑了起来

苏轼代人写扇还债的故事

  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时,有一天坐堂,一个穿戴华丽的商人呈上一张状子。

  苏轼接过一看,上写:原告人吴小一,状告张二欠钱不还一事。他便问吴小一道:张二欠你什么钱?

  吴小一回答说:他去年春天借了小人绫绢钱二万,欠条上写明三个月内归还,至今已满一年,分文未还,恳请相公做主追还。

  苏轼命差役马上把张二传来审问。不多时,张二带到。

  苏轼一看,原来是一个面容瘦削、衣衫褴褛的老头,不觉动了怜悯之心。他和颜悦色地问道:吴小一状告你欠他绫绢钱二万,可有此事?

  张二恭谨地回答说:欠他二万是真。

  苏轼又问道:既然是真,为何过期很久,仍未还钱?

  张二面现愁苦之色,低声答道:并非小人有意赖账,实是无力偿债。

  苏轼接着问道:既知无力偿还,为何要去借债?

  张二说:小人借他绫绢钱,原是为了做扇子生意。谁知扇子做好,今春偏遇连雨天寒,一时无法卖出,故此拖欠至今。

  苏轼见他说话老实,人又可怜,益发动了怜悯之心。他和蔼地说:既然有扇子可作抵押,你马上回家取些扇子来,我自有办法帮你还债。

  张二听说官长有办法帮自己还债,又是高兴又是疑惑。高兴的是,通判乃朝廷命官,绝无戏言,还债定然有望;疑惑的是,如今天冷扇难卖出。用扇抵债,吴小一绝不会答应。这桩公案又如何了结呢?

  一时顾不得细想,他急忙回家去,把最好的扇子取了一筐,扛在肩上,气喘吁吁地赶回公堂。

  苏轼叫差役当堂打开,选了四十把白团夹绢扇子放在桌边。然后他举起判笔,一柄一柄地写字作画。他来杭州不久,游西湖时曾写了一首有名的七绝《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时,他把这首诗也抄在一些扇子上。有的写草字,有的用行书。另外的扇子,或画几株枯树,或绘一片竹石。每柄扇子都有眉州苏轼的落款。他笔不停挥,恰如流水行云。

  不多时,四十柄白团夹绢扇子全部写完。他把判笔一掷,然后站起身来,吩咐张二道:快领去发卖,偿还吴小一的绫绢钱。

  张二这时才明白过来苏轼如何帮他还债。他喜之不尽,连忙跪下叩头。他从桌上抱起四十柄扇子,千恩万谢而去。吴小一见有官长做主,自回家去,等候张二来还钱。

  张二抱扇回家,恰逢久雨初晴,暖日驱寒,正宜卖扇。他马上开门营业。那苏轼本是当时天下皆知的大文豪、大诗人,又是与蔡襄、黄庭坚、米芾齐名的大书法家,绘画也很有名。因此,张二的绢扇刚刚摆出,那些闻知苏轼通判写扇消息的人们,纷纷登门买扇,顷刻,他就卖了三十九柄,只剩下最后一柄,留在家中,作为传家之宝,以志苏大人救助之德。那些来迟了的人,没有买到有苏轼落款的绢扇,个个懊恼而去。

  张二卖扇,一下得了三万九千钱,除还清吴小一的欠债外,余下的一万九千钱,又做了许多扇子卖钱。他愁眉尽扫,喜逐颜开,逢人便夸赞苏轼通判救助之德。

  苏轼代人写扇还债的消息,很快就传遍杭城,百姓都赞扬苏轼是关心民情、断案公平的好官。

秦观与苏轼的生死之交

  名言提示

  交友投分,切磨箴规。周兴嗣

  快乐阅读

  公元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下狱。他的好友秦观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渡江赶到吴兴去问讯。苏轼被贬黄州,秦观托人带去书信及自己的诗作,苏轼立即写了回信。后来秦观受苏轼连累,也遭贬斥。两人就在各自的贬地诗书往来,互相劝勉。

  这期间,两人在海康相会过一次,秦观拿出自作的挽词给苏轼看,苏轼抚着秦观的背,万分感慨地说:我常担心你未能参尽生死之理,现在叫我怎么说呢?秦观拿出自作的挽词,分明是说自己已经作好了最坏的打算,看破了生死大关,再没有什么可畏惧的了。对此,苏轼怎能不感慨万千。苏轼告诉秦观,自己也已写好了墓志铭,交给随从带着,没让儿子知道。

  至此,两人再结同心。当他们一起吟啸歌咏、泰然作别的时候,他们在精神上,已共同经历了一次生死的洗礼,而能以最坦然的心境去面对一切厄难,他们的情感,也由患难之交而上升为生死之交。

  言行导航

  大诗人苏轼,因乌台诗案下狱,但好友秦观仍旧与他友好如初,并宁愿与他一起受罪。还诗书往来,互相劝勉。这才是真正的友谊,

  生死之交不是甜如蜜的山盟海誓,也不是双方取得成就时来锦上添花而是在对方需要帮助时,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你都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我记得有人说过只有可以为之而死的,才能藉之而生。朋友在我们的生命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让我们珍惜朋友之间的友谊吧。


上一篇:【推荐】花瓣的睡前小故事6篇
下一篇:【推荐】荞麦的睡前故事6个

小故事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