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故事分享 列表

睡前故事

工匠的儿童睡前故事4篇

2024-10-28 07:33:03

工匠的儿童睡前故事_儿童睡前故事

4篇工匠的儿童睡前故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4篇关于工匠儿童睡前故事,供各位参考,同时还提供了古诗文、作文、组词、词语、故事、好词好句。点击查看更多儿童睡前故事


工匠的儿童睡前故事:(1):

鲁班飞斧救工匠

  从前有个张木匠,木工活做的倒是蛮漂亮的,可就是有一样,干活爱耍小聪明,凡事喜欢想当然,做工下料不是长一点就是短一点。别人说他,他总是嘿嘿一笑,若无其事地说:差不多就行了。
  这一年,皇帝修宫殿,张木匠被征发到京城负责修建皇宫的主殿。由于工期短,任务重,工匠们又来自四面八方,人多手寻,加之张木匠要求不严。等到上梁这一天,大家把大梁吊上屋顶,这才发现大梁短了整整一尺。这一下可把张木匠吓坏了,要知道这根大梁有六六三丈六尺长,七七四尺九寸粗,是从八八六百四十里路以外的山上运来的,光在路上就走了九九八十一天。现在眼看工期已到,另换大梁显然是来不及了。可不换,坏了工匠名声事小,几百个工匠的身家性命难保事大。
  正在张木匠和众工匠焦虑万分时,忽听一个洪钟似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大梁差一尺,工匠心太粗。大家别发愁,老夫我来补。众人循声望去,但见一位皓发白首,美髯垂胸的老人朝他们走来。
  张木匠见老人腰间别着一把斧头,知道是同行,连忙迎上前去,施礼问道:不知老前辈用什么办法来补救?老人指着腰间的斧子说:有它就可以了。张木匠看了一眼老人腰间的斧子,发现除斧把比一般斧把要长一些,约有九寸长之外,并没有其他神奇之处。他有些疑惑,又问:不知老前辈需要多长时间?
  片刻就好。老人稍微停了一下,又说:你们想要我补好大梁必须答应我一个条件。张木匠没等老人把话说完,就抢先回答道:只要您能补好大梁,别说一个,纵有十个、八个我都答应。
  好,好。老人和蔼可亲的脸顿时变得十分庄重、严肃,他语重心长地对张木匠说道:你是个木匠,应该知道尺寸的重要性,须知每件材料都来之不易,工匠的名声更需要自己珍惜。希望你今后每划一线,拉一锯,砍一斧,刨一分,都万万不可粗心大意。切记,切记!
  张木匠和众工匠闻言,知道遇上了高人,连忙齐声说道:徒儿谨记师父教诲。
  这时,就见老人取下腰间的斧子,右臂向上轻轻一扬,大家只听嗖的一声,斧子像一只矫健的燕子直朝大梁飞去。随着老人一声着,斧子立刻化作一根不长不短、不粗不细的木头补齐了大梁。而且补得天衣无缝,毫无痕迹。张木匠和众工匠全都看呆了,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回头再看老人,那里还有他的踪影。大家这才醒悟过来,敢情刚才是祖师爷鲁班显圣来拯救我们的性命。想到这里,张木匠和众工匠不约而同地慌忙跪倒在地,朝着祖师爷消失的方向磕头不已!
  为了记住这深刻的教训,牢记鲁班的教诲,张木匠和众工匠约定,今后斧把的长度定为九寸,并一代一代传下去,这才有了后来斧把不过九,过九砍了自己的手这句木工行话。


工匠的儿童睡前故事:(2):

鲁班飞斧救工匠


从前有个张木匠,木工活做的倒是蛮漂亮的,可就是有样,干活爱耍小聪明,凡事喜欢想当然,做工下料不是长点就是短点。别人说他,他总是嘿嘿笑,若无其事地说:差不多就行了。
这年,皇帝修宫殿,张木匠被征发到京城负责修建皇宫的主殿。由于工期短,任务重,工匠们又来自四面八方,人多手寻,加之张木匠要求不严。等到上梁这天,大家把大梁吊上屋顶,这才发现大梁短了整整尺。这下可把张木匠吓坏了,要知道这根大梁有六六三丈六尺长,七七四尺九寸粗,是从八八六百四十里路以外的山上运来的,光在路上就走了九九八十天。现在眼看工期已到,另换大梁显然是来不及了。可不换,坏了工匠名声事小,几百个工匠的身家性命难保事大。
正在张木匠和众工匠焦虑万分时,忽听个洪钟似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大梁差尺,工匠心太粗。大家别发愁,老夫我来补。众人循声望去,但见位皓发白首,美髯垂胸的老人朝他们走来。
张木匠见老人腰间别着把斧头,知道是同行,连忙迎上前去,施礼问道:不知老前辈用什么办法来补救?老人指着腰间的斧子说:有它就可以了。张木匠看了眼老人腰间的斧子,发现除斧把比般斧把要长些,约有九寸长之外,并没有其他神奇之处。他有些疑惑,又问:不知老前辈需要多长时间?
片刻就好。老人稍微停了下,又说:你们想要我补好大梁必须答应我个条件。张木匠没等老人把话说完,就抢先回答道:只要您能补好大梁,别说个,纵有十个、八个我都答应。
好,好。老人和蔼可亲的脸顿时变得十分庄重、严肃,他语重心长地对张木匠说道:你是个木匠,应该知道尺寸的重要性,须知每件材料都来之不易,工匠的名声更需要自己珍惜。希望你今后每划线,拉锯,砍斧,刨分,都万万不可粗心大意。切记,切记!/
张木匠和众工匠闻言,知道遇上了高人,连忙齐声说道:徒儿谨记师父教诲。
这时,就见老人取下腰间的斧子,右臂向上轻轻扬,大家只听嗖的声,斧子像只矫健的燕子直朝大梁飞去。随着老人声着,斧子立刻化作根不长不短、不粗不细的木头补齐了大梁。而且补得天衣无缝,毫无痕迹。张木匠和众工匠全都看呆了,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回头再看老人,那里还有他的踪影。大家这才醒悟过来,敢情刚才是祖师爷鲁班显圣来拯救我们的性命。想到这里,张木匠和众工匠不约而同地慌忙跪倒在地,朝着祖师爷消失的方向磕头不已!
为了记住这深刻的教训,牢记鲁班的教诲,张木匠和众工匠约定,今后斧把的长度定为九寸,并代代传下去,这才有了后来斧把不过九,过九砍了自己的手这句木工行话。


工匠的儿童睡前故事:(3):

老工匠智激李鸿章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八国联军很快就攻占了北京,慈禧太后匆忙收拾好细软,带着光绪皇帝逃到了西安。八国联军侵占了皇宫,开始了前所未有的烧sha抢掠。

为了收拾烂摊子,慈禧太后命令正在老家合肥养老的李鸿章到京城和八国联军谈判,并且任命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可是李鸿章却拒绝了,李鸿章知道这个时候去和八国联军谈,无异于把自己送到卖国贼的路上去,因为几年前《马关条约》的签订就是李鸿章最好的教训:虽然在《马关条约》签订时都是慈禧太后的意思,可是愤怒的国人却把李鸿章当成了最大的卖国贼,李鸿章成了慈禧太后的替罪羊,李鸿章被免去了所有的官职,很明显,现在慈禧太后想故伎重演。

于是李鸿章以身体有病再三推辞。待在合肥老家的李鸿章看着偌大的一个中国却被列强强占,而自己也被罢官了,心中很是感慨!李鸿章考虑再三,给子孙留下再多的钱权又有何用,还不如给子孙留下一座房子,至少有个安身之处。

于是李鸿章开始在老家大量修建院落,为了保证院落的质量,李鸿章每天都会拄着拐杖去工地看工人们盖房子。工人们刚开始都以为中堂只是偶尔过来看看,可是李鸿章每天都来,而且再三交代工人一定不能偷工减料。

工人们都很生气,国家就要灭亡了,可是李鸿章却在这里为自己着想,工人都想劝李鸿章去和八国联军谈判,早日把八国联军赶出中国。可是却又没有好办法,就在工人们在一起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老工匠却默默不语。

下午,李鸿章又拄着拐杖来了,李鸿章又开始说施工一定要结实,因为这是他留给子孙的财产,工人们都默默地听着李鸿章的唠叨。这时候那个老工匠却开口了:“中堂大人,可否听小的一言?”李鸿章愣住了,以前工人都是默默听着,这还是这些工人第一次说话,李鸿章说道:“无妨,你说。”老工匠说道:“我从十多岁的时候就开始给达官贵人盖房子,现在有五十多年了,在这五十多年里,我盖过的房子从来没有过什么质量问题,可是我却见到了太多房子易主的情景。”说到这里的时候,老工匠停顿了下来,工人们都知道老工匠是想说皇宫质量那样好,现在照样不是被八国联军占着。过了一会儿老工匠还是说出了这番话。

工人们都为老工匠捏了一把汗,都以为这下子老工匠肯定会没命的。可是让工人们意外的是李鸿章并没有发怒,而是静静地听完了老工匠的话,然后叹息一声便离开了。以后的几天,李鸿章再也没有来工地视察。

就在工人们四处猜测的时候,却传来李鸿章已经到京城的消息,三个月后《辛丑条约》签订,一年后八国联军撤出了中国。和八国联军的谈判让李鸿章油尽灯枯。虽然李鸿章又一次背上了卖国贼的骂名,可是他却像倾盆大雨中的柱子一样撑住了快要倒塌的房子,为腐朽的大清国换来苟延残喘的机会,也让中国少遭了列强的蹂躏。

而李鸿章能够从老家合肥出山来和八国联军谈判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老工匠的触动,八国联军都进中国了,就是盖再好的房子又能怎么样,还不是照样让八国联军侵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都没有了,给子孙留下再多的房子有什么用,在这一点上,老工匠的见识不仅值得李鸿章学习,更值得今天所有的人学习!


工匠的儿童睡前故事:(4):

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

  徐立平,男,汉族,中共党员,1968年10月出生,1987年9月参加工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料药面整形组(徐立平班组)组长。徐立平工作三十多年来,立足航天固体发动机整形岗位,不惧危险、执着坚守、勇于担当,练就了一身绝技绝招,多次承担急难险重任务,成为我国航天固体推进剂整形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他把事业放在崇高位置,以严慎细实的极致追求,以国为重的赤胆忠诚,为火箭上天、导弹发射、神舟遨游精雕細刻,让一件件大国重器华丽绽放,被誉为新时代雕刻火药、为国铸剑的大国工匠。
  在炸药桶里工作
  徐立平是航二代,父母都是老一辈的航天人,母亲更是我国第一批固体发动机药面整形工。从小耳濡目染,徐立平也走上了航天这条路,骨子里也自然而然地传承了父辈骨血里不灭的航天精神。
  1987年,不到19岁的徐立平技校毕业后,来到母亲工作过的地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固体发动机整形车间。入厂教育第一课就是发动机点火试验,现场巨大的轰鸣声和腾起的蘑菇云,深深地震撼了徐立平,随后的安全培训更让他刻骨铭心。
  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药面整形是一项世界性难题,再精密的机器也无法完全替代人工。这个岗位的高危险性令人闻风丧胆,操作人员犹如躺在炸药包上,一旦出现意外,一丝逃生的机会都没有!
  参加培训的同事们都惊呆了,他们都没有想到,原来自己将要从事的事业,竟是如此危险!
  晚上,有个要好的同学找到徐立平,他们是同一批参加工作的。同学紧张地说:今天参加培训后,我不想在这个岗位上干了,这就是在炸药桶里工作,太危险!
  徐立平平淡地说:我没感觉到危险,我只觉得自豪。你看到导弹发射、火箭上天时的情景吗?多么壮观啊,看着就热血沸腾。你再想想,如果那壮观的场面是由我们的双手创造的,又是多么自豪!至于你说的危险,这个岗位我妈干了一辈子,不也很平安吗?只要严守操作规范,就不会有危险。
  同学的眼睛一亮:是啊,危险是可以克服的,但荣耀却不是想有就有的。
  后来,在师父的指导下,徐立平从最基本的拿刀、推刀学起,在试件上反复琢磨和练习,下刀不能太深,切削要薄,用力要匀,更重要的是心要静,不可浮躁,要心无旁骛。他一刀一刀地勤学苦练,刀具都不知练坏了多少把。
  功夫不负有心人,徐立平的双手越来越有感觉,时间长了,他只要摸一下,就能修整出符合设计要求的药面。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徐立平整形的精度,不超过0。2毫米!
  选择整形岗位,就意味着选择与危险为伍,与死神做伴。药面微整形的特殊性,要求操作时工房里最多不超过两个人。戴上护具开始工作后,只有眼睛在注视,双手和刀具在移动,绝不能出现一丝疏忽和纰漏。夏天,厂房闷热难耐,推进剂特殊的味道吸引着大批蚊子前来,给操作带来很大影响。冬天,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会让冻僵的双手麻木,只能放在暖气上烤烤,再重新拿起刀具操作这样的日子,徐立平一直坚持到现在。
  年轻的心跳
  1989年,国家某重点型号发动机进入模样研制攻坚阶段,连续两台发动机试车失利,又一台即将试车的发动机药面再现裂纹。为彻查原因,在没有先进探伤检测设备的条件下,专家组毅然决定,就地挖药,寻找病根儿。
  就地挖药,意味着要钻进已装填好烈性推进剂的发动机燃烧室内,挖出浇注固化好的火炸药,挖药量极大,这在工厂还是头一次。艰难可想而知,危险更不必说。
  没有丝毫犹豫,一支平均年龄30岁出头的突击队迅速组成。这次任务的名单上,并没有还不到21岁的徐立平,但他主动要求加入。师父说:这次任务是前所未有的艰巨和危险,你想好了吗?
  徐立平说:我想好了,师父放心,我一定能完成任务。于是徐立平成了突击队最年轻的队员。
  工作果然是前所未有的危险:狭小的空间,半躺半跪在成吨的炸药堆里,忍着浓烈而刺鼻的固体燃料药味,突击队员们用木铲、铜铲非常小心地一点点抠挖。那一刻,他们毫无顾忌地把自己交到了死神的手中。为防止用力过大引起强摩擦,每次最多挖四五克。高度的紧张和缺氧,每人每次最多只能干上十几分钟。作为最年轻的突击队员,徐立平每次进去总要多坚持几分钟,好让师傅们多缓一会儿。
  就这样,历时两个多月,挖出了300多公斤推进剂,成功找到了故障原因,修复后的发动机地面试车圆满成功。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查明了脱粘原因,后续发动机试车连战连捷,重点型号结束了艰难的模样阶段研制。
  在这场冒着生命危险的攻坚战中,突击队员们经受了巨大的体力和毅力的考验。挖药结束后,徐立平的双腿疼得几乎无法行走,医院也查不出病因。母亲疼在心里,却什么也没说,只是强迫他进行锻炼。所幸在高强度的物理训练下,徐立平的双腿逐渐恢复了过来。
  直到今天,徐立平仍清楚记得当时的情景:那里面太安静了,除了铲药的声音,只有自己的心跳声,像雷一样在耳边响起
  立平刀,保平安
  徐立平不是不怕危险,他们全家11口人,除了三个上学的孩子,其他都是航天人。弟弟和他一样,也在一级危险岗位工作,一次意外事故中,全身70%被烧伤徐立平万分痛心,他发誓,只要自己还在整形岗位,一定要研制出更好用、更科学、更安全的整形刀具。
  2005年,又一个重点型号任务投入批产,周期要求紧,任务量大。组员们不停地加班加点,仍满足不了进度要求,整形工序一度成为全院该型号生产的严重瓶颈。
  看到大家疲惫的样子,作为班组长的徐立平既心疼又着急。怎么办?怎么改进?这些问题一直在他脑子里不停地转。
  一天晚上,徐立平看到儿子在用削皮机削苹果,看着快速转动着的削皮机把手,他突然有了灵感。他立刻兴奋地找来笔和纸,涂涂画画起来。
  第二天一上班,徐立平就带领大家开始设计、加工。刀具做成了,他先拿去试用,经过反复试验、修改,一个半自动整形专用刀具诞生了。之后,大家针对该批产品的特点,配套设计加工了专用整形平台,称量、整形、校准工作一气呵成,工作效率大幅提升,操作安全可靠性和质量稳定性也得到有力保证。厂党委将这个刀具命名为立平刀,还举行了命名仪式。
  经过不断摸索和实践,徐立平根据不同类型发动机、整形的不同阶段和不同部位,设计、制作和改进了三十多种刀具,其中九种申请了国家专利,两种已获授权,一种获得陕西国防科技工业职工创新奖。
  再艰难的道路总要有人去走,再危险的岗位总得有人去干!这是徐立平最爱说的一句话。32年一直与危险共舞,支撑他的理由在青年时已经扎根在他心里:每当看到导弹发射、火箭上天的时候,心中的自豪是任何东西都换不来的,自己付出的一切都值得!  


上一篇:崇拜的睡前故事2篇
下一篇:工匠的儿童睡前故事4篇

小故事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