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纪晓岚故事6条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6条关于纪晓岚的故事,供各位参考,希望您能喜欢。【精选】纪晓岚故事(1):
纪晓岚轶事二则
一灯谜联难倒君臣
有一年元宵节前夕,乾隆帝让每位大臣都糊一盏灯,上面写好谜语对联或诗文送进宫来,让大家一同欣赏,共度元宵佳节
到了元宵节这天,各式各样的彩灯挂满了御花园乾隆与文武百官在御花园里走动,就好像是在灯海里神游他们每到一盏灯前,或赏诗,或猜谜,或对句,不时发出一阵阵酣畅的笑声
文武大臣众星捧月般地陪着乾隆帝来到纪晓岚献的彩灯前,只见上面挂着一副灯谜对联,上写: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即非家畜,又非野兽
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
满朝文武看了这副灯谜对联,立刻收敛了笑容,皱起眉头,他们都被难住了
既爱对句又喜猜谜的乾隆帝,这时也没了辙君臣一起,搜肠刮肚,绞尽了脑汁,但猜来猜去,还是不知所云最后,只得让纪晓岚自己揭开谜底
原来,谜联是打两个字,上联是猜,下联是谜
二巧对贺寿联
话说,乾隆帝在位五十年时,为了庆祝大清当时的繁荣富强,更为了庆祝自己在位五十年,乾隆皇帝遍请全国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到北京赴宴乾隆皇帝非常高兴,遍问谁是最年长者,其中一位称自己岁,皇帝大喜
因为,大清国从l年入关至此,正好是年,此人正好见证了大清的这一历史,皇帝大喜,便招纪晓岚与己对一联:
上联: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花甲为岁,重逢为,再加上=,正好是);
纪晓岚思考片刻,即对出下联: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古稀为岁,双庆为,多一度即再加一也,正好是)
此联对得如此之工整,纪晓岚真可谓天下第一才子也
【精选】纪晓岚故事(2):
纪晓岚巧对治财主
相传,纪晓岚小时聪明好学,能诗善对,人称神童。村里有个姓公的大财主,常倚仗权势欺压和坑蒙穷苦人,百姓敢怒不敢言。
一次,老财主为备后事,要做一口松木棺材,可他家没有松树,便派家丁和木匠,把纪晓岚家一棵大松树锯倒了。正要往回拉,晓岚的父亲回来了,上前阻拦,指责老财主不应砍伐纪家的树。家丁忙把老财主叫来,这老家伙狡辩说:什么你家的?我姓公又是老翁,这树是我的!说罢高声吟道:松为公木应公使接着又说:姓公的不做亏心事,这是上联,你若能对出下联,这树就归你,我向你赔礼道歉。如对不出来,就别怪老夫无情了!晓岚的父亲虽有文化,可不善对,憋了一阵,无言可答,只好气得进家抽闷烟。说话间,纪晓岚从私塾房回来了。见院里的树没了,父亲唉声叹气愁眉不展,便问缘由。老父把事情一五一十讲了一遍,纪晓岚听后安慰老爹说:您老不要生气,我会对付他的,定要出这口气!第二天,纪晓岚见财主的家丁正给老财主放鹅,触景生情,灵感即发。跑回家叫来老爹,父子抱起几只大鹅就走。家丁拦不住,又把东家叫来,老财主火冒三丈,大骂纪家是土匪,好多乡亲都跑来围观。纪晓岚胸有成竹地走到财主面前说:你昨天出的上联有下联了:鹅是我鸟我该拿。下联对仗工整,且有理有据,乡亲们拍手叫好!老财主目瞪口呆,理屈词穷,只好灰溜溜地让家丁把松树送到纪晓岚家,还赔了几只鹅。【精选】纪晓岚故事(3):
纪晓岚佛前释笑
一天, 清代大学者纪晓岚陪同乾隆皇帝游大佛寺。君臣二人来到天王殿,但见殿内正中一尊大肚弥勒佛,袒胸露腹,正在看着他们憨笑。
乾隆问:此佛为何见朕笑? 纪晓岚从容答道:此乃佛见佛笑。 乾隆问:此话怎讲? 纪晓岚道:圣上乃文殊菩萨转世,当今之活佛,今又来佛殿礼佛,所以说是佛见佛笑。 乾隆暗暗赞许,转身欲走,忽见大肚弥勒佛正对纪晓岚笑,回身又问:那佛也看卿笑,又是为何? 纪晓岚说:圣上,佛看臣笑,是笑臣不能成佛。乾隆称赞纪晓岚善辩。【精选】纪晓岚故事(4):
大学士纪晓岚的一些趣事儿
纪晓岚巧设野菜宴
【精选】纪晓岚故事(5):
文学趣事纪晓岚妙语惊人
纪晓岚是清代乾隆年间进士,官至协办大学士,学贯群籍,旁通百姓,是位了不起的大学问家。他最伟大的贡献,是在乾隆皇帝钦点支持下,亲自在领导四千多人,编纂了中国空前规模的巨著《四库全书》――中国文化的宝典。
纪晓岚不仅学问渊博,是乾隆欣赏的才子中的首位,他个性豁达开朗、幽默风趣,也是被几代人传诵的妙语大师。据《阅微草堂笔记》记载,有位姓王的乾林为其母太夫人做寿,请了纪小岚做上宾。王某当然十分钦佩纪晓岚的无居其右的学识,便请他为太夫人写个祝寿词,并在宾客满堂的席间朗诵助兴。纪晓岚不推辞,高兴地上前即席朗声道:
这个婆娘不是人。老夫人一听,脸色都变了,王翰林甚至吓得惊慌失措十分尴尬。纪晓岚不慌不忙念出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顿时全场活跃,甚至有人叫好拍掌,交口称赞这诗句妙不可言!老夫人也转怒为喜。
接着纪晓岚高声读出他的第三句:生个狮子去做贼。这一下,全屋就像蛙鸣不止的池塘中突然投下一块石头,立刻哑然静止下来。一个个欢悦的表情来不及退去,又泛起难堪的神色。不过,有前两句令人叫绝的妙句,大家张着嘴巴,直瞪着傻眼,知道纪晓岚会说出最后一句惊人妙语。果然他说道:偷得蟠桃献母亲!全场立即欢呼起来。
【精选】纪晓岚故事(6):
【纪晓岚和乾隆
纪晓岚和乾隆的故事一乾隆十九年(庚午,1754年),31岁的纪晓岚考中进士,进入翰林院,开始了他的官宦生涯,有了与乾隆皇帝接触的机会。但是,纪晓岚相貌平平,并且是个近视眼和结巴子,而乾隆却喜欢俊男靓女。起初,纪晓岚没有多少在乾隆皇帝面前充分展示的机会。要想让皇帝了解自己的文才,确实需要一番心机和功夫。
首先引起乾隆注意的,是纪晓岚进入翰林院次年(1755年)的元宵节出的一副灯谜。这年春节,乾隆命大小臣工上进灯谜,以供元宵节紫禁城悬挂。纪晓岚所献灯谜为一副对联,通过疏通各种关系,将其悬挂于灯会的入口处,注明上下联各猜一字作为横批:
上联: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
下联: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是短品,也是妙文。
这幅对联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形式相通、上下衔接,文字严谨、对仗工整,平仄协调、音符和谐,言简意赅、面底呼应,可谓华夏文化之瑰宝。
灯会那天,其它灯谜一一被人揭底,唯有纪晓岚出的这副联谜无人猜到,乾隆皇帝当然也不例外。当皇帝打听到这个谜面是纪晓岚出的题,便召其回复,结果得知答案,特地大加赞赏。纪晓岚的座师刘统勋等人也乘机在乾隆面前夸奖纪晓岚。此后,纪晓岚名声更著,一步步被乾隆皇帝所器重。
2纪晓岚和乾隆的故事二清高宗弘历,国号乾隆,是位风流才子。在民间流传着不少他在朝与刘墉、 纪晓岚等汉臣的传说,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与灯谜有关。
这一日朝罢,乾降命太监传纪晓岚东暧阁候驾。纪晓岚奉命来到东暖阁侍立候驾。乾隆换罢朝服由阁后出来,纪晓岚参驾。乾隆说:“早朝已过,你我君臣还是随意些,不拘大礼。”
落座之后,乾降问:“纪爱卿,朕近日听说,你在家研究灯虎颇有心得?"
纪晓岚忙回禀:“灯虎实乃雕虫小技,何劳皇上挂齿。”
“今天你我君臣,就以灯虎取乐,你看如何?"
“臣才疏学浅,恐难使皇上尽兴。”
“纪爱卿,今儿个你就给朕出个谜猜猜。”
“请万岁爷出个题儿,臣自为之。” “好,这么着,就以朕的这个为题。”说完乾隆指着脚说:“以朕的脚为题吧!” 纪晓岚一听,心里犯嘀咕,今儿个得 留神,闹不好招翻他,我可吃罪不起,遂回答:“皇上,灯虎乃戏笑文字,恐有不礼之处,万岁爷得恕臣不恭之罪。”
乾隆摇了摇手:“今儿个咱们是找乐,一概全免,何谈罪也。”
纪晓岚琢磨了 一会儿说:“就以‘皇上的脚’为题目,打一字,皇上请猜。”
乾隆听了后,沉思一阵:“纪晓岚,朕 猜谜不行,你还是宣了,朕的脚到底打个什么字啊?”
纪晓岚说:“臣借皇上的御笔一用。" 说罢在书案上拿起一支笔,舔饱了墨,在左手上写了一个字,转身冲乾隆说:“‘皇上的脚’,就打这个字。”把手向乾隆一张。
乾隆一看,大为恼火。
“好你个纪晓岚,竟敢亵渎朕,该当 何罪!”
纪晓岚急忙上前:“皇上,您可说了一概全免,您是皇上,说话可得算数。” 乾隆一听,“也是,哪有说话不算数 的皇上。纪晓岚,这么着,你把这个字讲 明白了,有道理,朕还有赏。”
纪晓岚用右手盖住左手上字的右半边:“皇上,这是什么字?怎么讲啊!” 乾隆一撇嘴:“这是足字啊,还用讲 吗?就是‘脚’!”
纪晓風又用右手挡住足字,说:“皇上,可在这大清国,谁敢称得上这个字 啊!不就是您吗?您的脚,就打这个字! 没错儿!”
乾隆一看这个字闹得张口结舌,生气地说:“纪晓岚!往后说灯谜,谁也不许说这个字了!知道吗?”
纪晓岚忙应声:“臣遵旨。”
3纪晓岚和乾隆的故事三纪晓岚学识渊博且机敏诙谐,其轶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据史书记载,他喜联、擅对,是对联奇才。乾隆五十年(1785年)的“千叟宴”,席间有一老翁141岁高龄,乾隆帝得知,便以此为题出一上联,命众人答对,联曰:“花甲重逢,又增三七岁月。”
60岁称“花甲”,“重逢”等于120岁,“三七岁月”即21岁,相加恰好141岁。纪晓岚稍加思索后随即对曰:“古稀双庆,再添一度春秋。”70岁称“古稀”,“双庆”等于140岁,“添一度春秋”也是141岁。
时值旧历除夕,瑞雪初霁,梅花傲放,红装银裹。纪晓岚伴乾隆帝到户外赏景,不料乾隆帝叹道:“老叟扶持观梅花,唉!青春已过。”纪晓岚悟出这是一题上联,脱口而出:“幼童侧耳听鞭炮,哟!又是一年。”
纪晓岚为乾隆帝五十寿辰而作的寿联,也堪称流芳佳联:
“四万里皇国,自古以来,从无一朝一统四万里;五十年圣寿,自今而后,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
全联36个字,字字歌功颂德,句句阿谀奉迎,尤其说乾隆帝“五十年圣寿”之后,还要活“九千九百五十年”,前后相加,正好是“万岁”,妙不可言。
4纪晓岚和乾隆的故事点评在民间传说中,纪晓岚风流倜傥一表人材,他与乾隆这对君臣的关系是贤明的君主、能干的臣子,相互间洋溢着信任、调侃和幽默。纪晓岚正直、机智、英俊、洒脱,他与和珅针锋相对,时时伺机捉弄对手,出他洋相;自己又每每能够成功避开和珅的报复,整的假亦真时真亦假。传说毕竟有人们想当然善意美化的,与史实仍有出处。
故事一的谜底是猜“猜谜”,故事二的谜底是“蹄”,你猜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