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同身受"会更加痛苦
也许痛苦并不需要陪伴。发表于Current Biology网络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感到身体疼痛时,陪伴身旁的朋友只会让人感到更加痛苦。
该研究并不是要证明人们是否能从朋友那里获得一些帮助,而是人们是否会通过朋友而受到某种情绪的感染。研究发现同陌生人社交产生的压力能够阻碍情绪感染,而这种情绪在熟人之间则会肆意泛滥。研究还发现,甚至连老鼠都会在同伴遭受痛苦时,表现出同样痛苦的行为。 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 in Montreal)的神经系统科学家、本研究首席研究员Jeffrey Mogil说:“一个人的痛苦会蔓延到另一个人的身上,这样一来,痛苦的感受就会比原来的更强烈。对于人和老鼠这两种不同的物种而言,这一规律只会在相识的同伴间有效。” 在针对老鼠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对老鼠进行简单的注射或空间限制。在针对人的实验中,则是让参与者将一只手放入华氏39度的冷水中。 受试者首先将手浸入冷水中,评价其痛苦程度,然后增加一名熟人或陌生人一同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如果两人中的一人感觉到痛苦,这并不影响其中任何一人的痛苦程度。但当两个相熟的人同时感到痛苦,则两人痛苦的感受都会增加。然而,同样的情况并不会发生在两名互不认识的受试者身上。 Mogil的实验室对小鼠进行了类似的实验,最终得到了同样的结果。研究人员想了解这种感受的差异是否与接触陌生人时会感到压力有关。他们测试了与压力有关的皮质醇激素,发现人们在遇到陌生人时皮质醇激素水平的确会升高。 当受试者服下一种阻断该激素效果的药物之后,在受试者看来,原先的陌生人就变成了朋友,进而导致这两人痛苦水平的相应提高。 然而,药物并非唯一能够消除压力的东西。显然,人们需要的是爱——或者至少几首披头士的歌曲。研究人员让彼此不认识的人一同在“摇滚乐队”(Rock Band)电子游戏中演奏了四首披头士的歌曲。 研究显示,在一同参与该电子游戏后,他们浸泡冷水的痛苦经历就会互相感染,然而这种效果在受试者单独玩电子游戏时却不会出现。 Mogil相信痛苦评价的升高是移情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至少是最简单的形式。他认为,按照这个定义来讲的话,老鼠也是有同情心的。 Mogil说:“同情心是一种多维现象,它由一组事物构成,其中最简单的就是所谓的情绪感染。简单来讲,情绪感染就是一个人的情绪状态会影响到另一个人的情绪状态。” 研究人类行为的科学家推理到,如果没有感情信息的转移,将不会产生同情心与亲社会行为。一份脑部扫描的研究发现,即使是精神病患者似乎也能够产生同情心。 然而,对于动物是否能够真正具有同情心或利他精神还存在着激烈的争论。Mogil怀疑人类是否在这个问题上顾虑过多。 Mogil说:“我们认为人类的社会交往非常复杂,但我认为这只是一种幻觉——我们之所以这样认为,只是因为身在其中,实际情况其实非常简单——动物也会有情绪。” 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的神经系统科学家Peggy Mason测试了老鼠是否也能帮助同伴逃跑。结果发现,老鼠会这么做,但它们本身只是缺乏一些重要的社交能力。 根据Mason的研究,老鼠会帮助同品种的陌生同伴,而不同品种的老鼠则不在帮助范围之内。然而,如果老鼠不分品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话,则不会出现区别对待的现象,而他们也会帮助任何品种的老鼠。更重要的是,如果该老鼠由其它品种的老鼠抚养,并且从未见过与自己属于同一品种的老鼠的话,则不会解救与自己属于同一品种的老鼠。 出于这个原因,Mason对Mogil研究中的“摇滚乐队”游戏部分非常感兴趣。 她说:“与他人一起玩这个游戏会使得他们在行为上趋近相似,这种现象非常有趣。看来,合作能够改变人们看待他人的方式。” Mason现在很关注啮齿动物是否也存在类似“摇滚乐队”游戏实验所表现出的一些特征,即使得相互陌生的动物之间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性。或许,她需要为动物们演奏披头士乐队的All You Need Is Love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