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班的第一家公司是民企,老板是个从军队退伍的糙汉子,企业文化叫勇于承担,突破自我。公司虽然只有几十个人,却也弄了个食堂。为了节省人力,饭菜都由员工自己打,吃多少盛多少。我每次打菜之前都想着这次一定不能打太多了,但一望见菜台前面贴的勇于承担,突破自我,就觉得不多来一勺实在对不起老板。
食堂的晚餐主食是韭菜馅包子,菜是山药烧肉,粥里还撒了枸杞,对大龄单身男青年来说,这种食谱实在很坑爹。更可恶的是我住在公司的集体宿舍,洗手间连门都没有。接连上了一个月的火之后,我忍不住问师傅菜谱是谁定的,师傅说是老板亲自定的,老板说这个食谱很养生。我掐指一算,想到老板是军人出身,恍然大悟,敢情军队里从来没让大伙吃这么补的伙食。
后来我去了一家做产品的公司,企业文化叫披沙拣金,精益求精。我常常怀疑这个口号的设计者是个蛮子,发不出后鼻音。这家食堂有免费汤,半人高的桶最底下摊着一层米,或者几片梨,上面的稀汤寡水亮堂得可以照见青春痘。尽管如此,打汤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常常得排队。
一开始盛汤的是小瓷碗,大家每次把汤打到与碗边平齐,端碗的时候就得两只胳膊平举到胸口,小心翼翼地往前挪步子,跟大猩猩似的。领导看到就让后勤换成大碗,换了大碗之后,大家还是把汤打到与碗边平齐。领导就在会上说,大家干活就应该拿出喝汤的劲头来,无论给你多大的碗,你都能把它装满。
有一回,我前面的人盛得太满,盛完发现只有汤没有米,又把勺子伸到桶底呼啦呼啦搅了半天,舀上来半勺米,撅着屁股趴在汤桶边儿咕嘟了两口,再把那半勺米磕巴磕巴倒进碗里,才心满意足地端走。我本来忍住没笑,但一抬头看见墙上贴的披沙拣金,精益求精就憋不住了。
早饭时,我对窗口的大妈说来个肉夹馍。她说,肉夹馍卖完了,夹鸡蛋行吗?我说夹鸡蛋更好,然后她给我来了个馍夹鸡蛋。有个打菜师傅掌勺水平很高,水煮牛肉上面一层摞得满满全是牛肉,我一边果断抢到这个窗口,一边在心里狂笑众人白痴,师傅阴险地给了我个呵呵的表情,一勺插进去再甩出来,大勺像愤怒的小鸟一样划了个弧线就抛到了我盘子里。我再低头一看,除了一片牛肉之外全是豆芽。我把半个脑袋探到窗口里边瞅了瞅师傅的工牌,上面写着王谦,我说,高手在民间,师傅你不姓刘真是太可惜了。
在大学读书时不爱在食堂吃饭,学校别的都还不错,就是食堂很烂,尤其是南校区的食堂。南校区周围很多好吃的,读研那阵儿我一般都出去吃。在广州,几乎十步一家快餐厅。在北京,经常吭哧吭哧走了两个地铁站还找不到一家干净卫生还实惠的吃饭地儿。
不过本科那阵儿还是基本都在食堂吃。那时候完全不懂得追求生活质量,只知道将就。尽管现在依然穷逼,但比起那个时候,极大的觉悟就是至少明白在吃上不能太亏待自个儿。不要小看这一点,我出门在外不在家的这十年,简称出家的十年,思想上最大的进步就是明白了东西要拣好的吃;行动上最大的变化就是行李要往少了带。当然,对于穷逼来说,所谓追求生活质量,也只能追求到吃为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