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小故事 列表

睡前故事

文化的儿童小故事6篇

2024-10-28 07:33:03

文化的儿童小故事6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6篇关于文化故事,供各位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文化的儿童小故事(1):

牡丹文化

  牡丹使者
  牡丹文化是中国古老文化一个组成部分。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而中国牡丹也伴随中国文化早在公元8世纪传入日*-本。到了18世纪传入英国,种在邱园,以后又从上海引去30多个品种。以后,法国传教士把野生在我国云南的黄牡丹、紫牡丹先后引去法国。到了1936年,英国又引去了我国西藏野生的大花黄牡丹。美国也于19世纪从我国甘肃南部卓尼得到了紫斑牡丹。就这样,英法、美和日*-本利用中国原产的这些野生种与栽培种进行种间反复杂交,先后培育出了各自国家的牡丹品种系列。现今美国已有400多种,法国与日*-本也皆在200种以上。这些品种或杂交系列,考其根源均来自中国。有人常说在近代月季花的生命中,流着中国月季的一半血液、我们可以自信地说,在当今世界上所有牡丹的机体中,全部流淌着中国牡丹的血液。
  牡丹的谱类纪实
  牡丹为中国传统名花,历代文人为之作谱、立传记事的专著和传记不下二三十种。以牡丹为题材的神话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其中有深远影响的有北宋时代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周师厚的《洛阳花木记》;南宋时陆游的《天彭牡丹谱》;明代王象晋的《群芳谱》、薛凤翔的《毫州牡丹史》以及《牡丹八书》;到了清代,还有陈子的《花镜》、汪灏撰的《广群芳谱》,以及吴其著《植物名实图考》等等,这些论著都是中国牡丹花史中最辉煌的文化财富,它积累了育种、栽培以及应用方面的丰富经验;同时也记载了中国牡丹的起源、发展以及人力可以夺天功的信念和事实。其中有关培育新品种方面的事例,还被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在他写的《物种起源》一书中所引用。
  牡丹的诗词书画
  自然界里感人的事物很多,其中花是主要的一种,何况牡丹又是国色天香,秀韵多姿,所以历代诗人、画家、艺术家都钟情于牡丹,以牡丹为题材的诗词书画广为流传。以牡丹命名产品、商标以及各种生活用具上的牡丹装饰图案更是不胜枚举。历来吟牡丹、画牡丹、唱牡丹的作品最多。在杨茂兰主编的《历代咏牡丹诗词四百首》中,唐五代就有125首,宋代167首,金元27首,明代37首,清代67首,共计419首,作者共203人。其内容从各个方面反映了牡丹对当时社会引起的风情和爱好。 以牡丹为题材的画家,远在南北朝时代(550-577)就有杨子华画牡丹的记载,到了唐代,画牡丹的画家就多了。据董首《广川画跋》记载:唐代画家边鸾所画牡丹,妙得生意,不失润泽。五代南唐时(923-936年)徐熙画的《牡丹图》用笔清秀,意趣生动,堪称一绝。到了明代,徐渭用泼墨法画牡丹,泼辣豪放,是一创举。清代恽寿平画牡丹,润秀清雅,自成一体。到了近代,著名画家王雪涛曾画了大量的牡丹画,幅幅神态各异,生机勃勃。绘画大师齐白石画的牡丹画,用笔简练,常中是聊聊数笔,却生机盎然。大画家关山月说:中国一因作画之前要求全面掌握对象的内在规律,如画牡丹,要把牡丹与芍药不同的地方找出来,分辨出它特有的特征来。要对它的生长规律、组织结构等自然属性有充分的了解。这就是通常所谓的要懂画理. 以牡丹为图案装饰的瓷器古今皆有。如宋代烧制的牡丹梅花瓶,明代的牡丹双鹤盘,以及清代的雄鸡牡丹瓶和近代瓷都景德镇生产的牡丹孔雀凤凰盘、青花牡丹孔雀盘、青花牡丹凤凰盘、青龙牡丹唐草盘、剔红牡丹孔雀盘,以及烧制成的各种生活用品,也是珍贵的艺术品。置于室内案头几上,一年四季不分春夏秋冬,欣赏它的丰姿秀色,国色天香,图个吉祥如意。
  牡丹的民俗爱好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的风谷习惯虽有不同,但对牡丹的爱好却是一致的,种牡丹、欣赏牡丹、唱牡丹、牡丹花会已成为各自的风俗民情。如湖北、贵州的土家族,云南的白族,以及甘肃、青海、宁夏少数民族家中庭院内,都种不同数量的牡丹花,少者三五株,多者上百株,用来象征吉祥富贵。其他如甘肃陇西的浪山观牡丹,云南大理的赶山观牡丹,安徽巢湖的朝拜神牡丹,甘肃临夏回族的花儿唱牡丹,以及洛阳、菏泽、北京、杭州、四川彭县、安徽铀陵各地举办的牡丹花会和灯会,皆具有丰富的民间特色。 花儿是流行于青海、宁夏一带的民歌,在浩如烟海的传统民歌词曲中,牡丹是美的化身、爱的象征。人们把聚集歌唱花儿会季节叫做牡丹月或浪牡丹会.花儿曲牌中有《白牡丹令》、《绿牡丹令》、《十朵牡丹九朵开》等等,许多歌词皆以花喻人,语言真挚,生动感人。如四月里,四月八,牡丹开花刺底下,想要不摘爱惜她,想要折去刺儿扎。我早起害怕霜sha下,我晚上害怕羊糟踏,买个蒲篮扣一下,看她开花不开花.其他如河南民歌《编花篮》,当代电影《红牡丹》插曲《牡丹之歌》,都是热情歌颂牡丹的。 我国各地也非常重视运用牡丹图案和绘画来装饰建筑物、寺院、名胜古迹和居室住处。如云南大理的木雕福jian惠安的石雕,甘肃临夏的砖雕,以及江西景德镇的瓷雕,无不飘溢着牡丹的芳香,既有实用性,又有欣赏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牡丹与歌曲
  在我国众多的古老民歌和现代歌曲中,以牡丹为素材的不乏其作。这些牡丹歌曲(民歌)委婉、清新、优美,听其歌使人焕发出对生活的热爱,得到美的精神享受。 在我国最古老的《诗经》中就有以牡丹、芍药为爱情信物的歌词:赠之于芍药。这芍药不单指芍药,亦指牡丹。因为牡丹初无名,最初统称芍药. 唐代歌唱牡丹的诗词很多,其中以李白为杨贵妃填写的新词《清平调》三首为最佳。其唱道: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花浓,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这种将音乐与诗结合而成为歌唱的形式,已达到了较为完美的地步。 在中外文化史上享有盛名的宋词,是在晚唐、五代曲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时的文人、官僚无不以填唱词曲为风雅、高尚之举,而以牡丹题材填词在社会上更是风靡一时,被人广为流传。 在近代和现代的许多民歌中,以青海、甘肃一带的花儿和河南民歌《编花蓝》最为流行。河南民歌《编花蓝》通过优美的曲调将一群上山采牡丹姑娘的喜悦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听其歌,似到了风光迷人的田园山乡。歌中唱道:编、编、编花蓝,编个花蓝上南山,南山开遍了红牡丹,朵朵花儿开得艳. 在甘肃省临夏一带洽谈会的传统民歌花儿也极有特色。花儿是一种流传民间的口头演唱形式,它将当地的风土人情揉和在一起,表现人们对故乡的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无论听还是唱,表演者、观众均如痴如狂。其中有首歌唱道:四月里,四月八,牡丹开者刺底下,想要不摘爱惜她,想要折去刺儿扎。我早起害怕霜sha下,我晚上害怕羊糟蹋,买个蒲篮扣一下,看她开花不开花 现代歌曲赞美牡丹的也不少,其中流传最广的当推电影《红牡丹》插曲《牡丹之歌》。歌曲赞颂了牡丹的品格,叙述了牡丹的经历,经人以蓬勃向上的激情。

文化的儿童故事(2):

没文化(幽默笑话三则)

  一、没文化
  
  一老太太看完黑人百米赛后,抹着眼泪说:吓死人!几个挖煤的跪成一排被枪毙,没瞄准就开了枪,娃儿们吓得那个跑呀,绳子都拦不住哇!!!
  
  二、医生怎么说
  
  英语老师病了,我们代表全班去看望她。
  
  明问:老师您好些了么,医生怎么说?
  
  老师有气无力的回答:doctor。
  
  三、诚实
  
  老婆对着镜子哭诉:我越来越肥!越来越老!越来越丑了!随后,老婆对老公撒娇:老公,你夸夸我,哄哄我呀!老公想了想,说道;嗯,老婆,你的视力还是很好的!
  
  

的儿童小故事(3):

老外眼中的中国文

  这几年,中国一天强过一天,对外国人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很多外国人都选择来中国旅游甚至在中国工作。

  詹姆斯就是其中一位,他是一名地道的美国加州小伙子,深深的喜欢上了中国的文化,于是毕业后就来到了中国。现在,他在中国的一家公司上班,和许许多多的中国朋友生活工作在一起,很是惬意。

  有一次,朋友小王过生日,邀请大家出去吃饭。

  饭桌上,有位朋友问詹姆斯:嗨,詹姆斯,来中国这么长时间了,都有什么吸引着你啊?

  詹姆斯不假思索的说:很多很多,中国有万里长城,有帝国皇帝的宫殿,有好吃的中餐,还有很多漂亮的姑娘。

  看着他滑稽的表情还有那生硬的中文,朋友们乐得要笑。

  可是,詹姆斯补充道,就是中文太难学了。有一次,一位老人问我:小伙子,令尊高寿阿?我都不知道他问的是什么,什么是令尊,什么是高寿?

  看着他认真的样子,一位朋友告诉他:令尊是别人对你父亲的尊称,高寿是问你父亲的年龄,这是客气的说法。

  噢,我明白了。下一次见了他,我就告诉他令尊的年龄。

  哈哈,那不行,你不能称自己的父亲是令尊。朋友更正道。

  我不能?那我说什么呢?知道了,要像电视上说的那样,叫做先父。

  这一下,朋友更乐了,忙有人说:那就更不行了,先父是对自己过世的父亲的称呼。你叫自己的父亲先父,那不是咒他吗?你可真是个大老外。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中文可真是难学!我还要努力阿!詹姆斯摆出一幅很无奈的样子,十分可爱。

  自那之后,詹姆斯学习中文还真是加劲了,朋友们每天都看到他抱着一本辞典念念有词,还时不时地硬拉着别人和他练口语,那认真劲别提了。

  没过多久,小刘结婚,免不了有要请客。

  这一次,詹姆斯心想一定要让中国朋友们大跌眼镜,看到自己的进步。

  一上桌,新郎新娘还没说话,他就急忙的站起来,举着杯子道:蒙仁兄邀请,躬逢盛宴,不胜感谢。祝贤伉俪白头偕老,私定终生

  还没说完,大家就忍不住笑出来了,这小子不仅拽文,还把私定终生抬出来了,你说好不好笑。

  小刘不想让詹姆斯难堪,就强忍着笑,忙说道:大家都不是外人,詹姆斯,你就不用客气了。

  不是外人?不,我们是外人啊。只有她,他指指新娘子,才是你的内人啊!你真没文化,还不如大老外。

  哈哈哈听他说完,满桌子的人都跌到桌子底下去了。幽默故事会

文化的儿童小故事(4):

山西地区的佛教文化

  中国古代的宗教文化,主要是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在中国宗教文化园地里;山西地区格外光辉夺目。佛教是西汉末、东汉初逐步由印度传入中国的,道教是东汉末年在中国本土上形成发展起来的民族宗教。无论佛教还是道教,都不是起源于山西地区的宗教,但是,在中国封建时代,山西地区的佛教和道教文化异常繁荣兴盛,是中国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发展的重要基地之一。这种现象,在一定意义上也和山西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一、山西地区的佛教文化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至隋唐时代达到鼎盛,其间,大体经历了佛教经典在中国大量传播、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逐步融合以及建立中国化的佛教宗派这样几个发展阶段。在这几个阶段,都显示出由山西出家的著名高僧的历史贡献,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是法显、慧远、昙鸾等几位高僧。

  法显是东晋时杰出的佛经翻译家和旅行家。俗姓龚,平阳武阳(今临汾市西南)人,平民出身。他的三个哥哥都在童年夭折,父母唯恐他不能成人,在三岁时就送他到佛寺当了沙弥(小和尚),希冀依靠“神佛”的保拓,免除夭折之难。法显从小对佛很虔诚,20岁时受了“大戒”,信仰更加坚定,行为更加严谨,众僧称誉他“志行明敏,仪轨整肃”(《高僧传·法显传》)。

  法显生于南北分裂、社会动荡的东晋十六国时代,佛教在北方广泛流行。当时,北方地区先后建立起众多少数民族政权,他们与汉民族隔阂很深,尤其是在思想信仰上,汉族信奉儒家教义,认为“佛,外国之神,非诸华所应祠奉”;他们则主张“佛是戎神,所应兼奉”(见《晋书·佛图澄传》),把佛看作是自己民族的宗教。因此,为了从思想上统治汉族广大民众,他们大力宣扬佛教,政治上扶植佛教发展。如石勒建立的后赵国百姓,在印度高僧佛图澄的宣传下,“多奉佛,皆营造寺庙、相竞出家”(见《晋书·佛图澄传》)。但是,佛教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不少混乱。主要是僧人受统治者支持享有特权,于是“真伪混淆,多生愆过”(见《晋书·佛图澄传》),出现大量不法行为,引起民众不满,严重削弱了佛教;同时,佛教自身的规章制度,尤其是戒律也很不健全,当时虽有不少西域僧人翻译的佛经在中国流传,但很不系统,且多是口授相传,辗转流行,不免讹误增损,而戒律的翻译又极为缺乏。戒律的松弛和僧人特权的加大,更造成佛教界的混乱。

  这种状况,对于正直笃信的法显来说,是不能容忍的。为了保卫佛教的纯洁性,以利于佛教的发展,他决心西行印度,到佛教发源地找回完整的戒律,由此建立一套维持僧众团体及僧众个人的规章制度,作为佛教团体和个人的行为准则。于是,东晋隆安三年(399),法显与同学数人从长安出发,“至天竺寻求戒律”(法显《佛国记》,又名《法显传》),登上了西向印度取经的征途。

  法显从长安出发时已是65岁高龄,他们一行数人,西经戈壁,越葱岭,周游天竺,后经印度洋到山东半岛登陆,最后回到东晋都城建康(今南京市)。在外历时15年,历经30多个国家,包括今日我国的西北和阿富汗、克什米尔、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以及我国南海、东南沿海等地,归来时已是80岁老人。他是当时中国走得最远的人,“汉之张骞、甘英皆不至此”(《佛国记》)。

  法显在印度刻苦勤学掌握了梵文梵语,把大量口传佛典记录下来带回中国,归来后,又亲自译成汉文,从此,中国内地佛经结束了西域的中转,直接沟通了东方的两个文明发源地,中国佛教更系统地发展起来了。同时,法显撰写的《佛国记》不仅是一部佛教典籍,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也是我国最早记录中亚、印度、南洋各国历史、地理、科学、艺术和文化的伟大旅游撰著。唐代高僧义净指出:“自古神州大地,轻生殉法之宾。(法)显法师则创辟荒途,(玄)奘法师乃中开正路。”(转引自靳生禾:《旅行家法显》,第19页)就是说,法显是我国西天取经的开山大师,唐代玄奘进一步开拓了取经道路;而且,法显的《佛国记》也可以同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相与媲美。

  由山西出家的另一位著名高僧慧远,在使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方面做出了杰出的历史贡献。

  慧远也是东晋时高僧,本姓贾,雁门楼烦(今宁武县附近)人,出身士大夫家庭。“年十三,随舅令狐氏游学许、洛,故少为诸生,博综六经,尤善老庄”(《高僧传·慧远传》)。说明慧远少年时代主要学习儒家经典,对当时流行的道家老、庄思想也很精通,但还未形成确定的志向。东晋永和十年(354),慧远21岁,深慕江东范宣子,便偕同其弟一道“欲渡江东”,拜师从学,因北方战乱,道路不通,未能如愿。这时,正值高僧道安在太行恒山(今河北省阜平县北)立寺传教,“声甚著闻”,他又与其弟“遂往归之”。听了道安讲经说法后,十分敬佩,惊叹说:“真吾师也!”认为以前十分喜爱的“儒道九流,皆糠比耳”,毅然与其弟削发出家于道安门下。“常欲总摄纲维,以大法为己任,精思讽持,以夜继昼”,深为道安赏识,24岁便开讲佛经(见《高僧传·慧远传》)。从此,终生皈依佛门,坚定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东晋太元六年(381),48岁的慧远来到庐山,深感“庐峰清静,足以息心”,便在这幽静秀丽的庐山定居下来,开始了他富有特色的传教生涯,从此足不出山,直至83岁逝世(见《出三藏记集·慧远传》)。慧远在庐山的活动主要分三个方面:

  一是著书立说,阐释佛理,宣扬佛法。他一生“所著论、序、铭、赞、诗、书,集为十卷,五十余篇”(《高僧传·慧远传》),绝大多数作于庐山。通过著书立说,形成了他的以佛教义理为核心,又广泛吸收儒、道各家学说的中国化的佛教思想。他明确主张“内外之道,可合而明”(《沙门不敬王者论》),儒、释、道三教思想可以融合一体。在东晋,一再发生过关于沙门(佛门)该不该礼敬帝王的争论,其实质也就是佛教与中国传统礼教的关系或者说佛教在中国是否合法的争论。为此,他写下了《答桓大尉书》、《沙门不敬王者论》等名篇,一方面主张在家信徒(居士)必须遵从世俗,礼敬君亲,尽忠尽孝;另一方面,出家僧人又必须保持佛门的独立性,不礼敬君亲,无所谓忠孝。他指出,从表面看,沙门不敬君亲是“内乖天底之情”,“外阙奉主之恭”,违反了封建礼教,但这样可以使沙门以其高尚其志的榜样影响民众,从根本上维护了统治者的最高利益。总之,“道法之与名教,如来之与尧孔,发致虽殊,潜相影响;出处诚异,终期则同”(《沙门不敬王者论》)。佛教信仰与封建礼教不过是殊途同归,终极目的是一致的。这样,慧远通过融合儒、释、道思想,从理论上阐明了佛教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一致性,不但成功地解决了关于沙门是否礼敬王者的争论,而且也保证了佛教在中国的合法地位,从而在佛教中国化的道路上迈开了决定性的第一步。

  慧远在庐山的又一主要活动是建立僧团,壮大佛教势力。他培养组织了一个声名远播的庐山僧团及居士群,从而使庐山成为当时中国佛教的两大中心之一。另一个中心是印度僧人鸠摩罗什所在的长安,是主要的译经中心;慧远在庐山除译经传法之外,则努力使佛教中国化。同时,僧团周围还有以上层社会名流为主体的居士群,它是慧远与世俗世界联系的纽带,既能沟通上层统治阶级,又避免了僧侣奔走官府而引起人们的厌恶心理,也有效地壮大了佛教的势力。

  慧远的另一主要活动是广泛接触社会,扩大佛教影响。他居于庐山30余年,虽然“影不出山,迹不入俗”(《高僧传·慧远传》),但并没有绝离尘世,而是不分华夷南北,朝野顺逆,皆与交往,对谁也不亲不疏。从地方官员到朝廷重臣,从著名文学家、道土到农民起义军首领。举凡来访者,无不广泛结交。而且,居于统治阶层的上层人物,大多数是主动与慧远结交的。慧远以其超然出世的态度,周旋于复杂的政治斗争之间,并赢得双方的尊重,这样不但扩大了佛教对社会的影响,而且通过广泛接触上层人物,也使佛教进一步获得了统治者的支持。

  与此同时,慧远还从理论上结合道家“以无为本”的出世主义,宣扬佛教的因果报应说,并把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命运主宰权从天、上帝、鬼神手中夺回,交给每个人的“心’,引导人们从主体自身内部加强修养,积德行善,提倡通过念佛投生西方净土,从而对中国佛教净土宗思想的产生起了先导作用,也因此,唐宋以后的一些净土宗僧人尊奉慧远为中国净土宗初祖。

  继法显、慧远之后,由山西出家的又一位著名高僧是昙鸾,他对中国净土宗的形成起了直接促进作用,可以说是净土宗的实际开创者。“北方大宏净土念佛之业者,实为北魏之昙鸾,故常推为净土教之初祖”(汤用彤:《魏晋南北朝佛教史》下册)。

  昙鸾是北魏雁门(今山西代县)人,他“家近五台山,闻其神迹灵怪,幼即往寻之,便出家”(《续高僧传·昙鸾传》),可见他是在幼年时代怀着对佛教的神奇向往而出家为僧的。出家之后,“广读经籍,尤研四论与佛性”(《续高僧传·昙鸾传》)。一方面广读博览佛教经书和儒道典籍,同时更深入钻研鸠摩罗什所译的大乘佛教中观派的四种基本著作《中论》、《十二门论》、《百论》、《大智度论》和有关佛性的学说。

  昙鸾于南朝梁大通元年(527)来到建康(今南京市),曾与梁武帝谈论佛性,很受梁武帝赞许。后又拜见著名道土陶弘景,陶弘景授予他《仙经》<

文化的儿童小故事(5):

没文化的老板

  一位书法家到外地采风,接待的朋友知道他喜欢古字画,就带他到了当地一家非常有名的画廊。
  老板见来了客,连忙迎了上来,书法家只看不语。
  老板说:我这店是百年老店,绝对没有什么赝品,如果您发现一件假东西,我把这个店都给您!
  书法家说:那好那好,你先拿件好些的书法作品给我看看吧。
  明末清初的行吗?我这儿有件极品,一般人我是不给他看的。老板生怕别人听见似的,小声地说。
  好,那我就开开眼。书法家说。
  老板从多宝格上方拿出一个木盒子,他小心地打开盒子,拿出一个纸卷,轻轻将作品一展,问:您看这作品怎么样?
  不看了,不看了。老板还没有将作品完全打开,书法家就轻轻按住他的手说。
  怎么了,为什么不看啊,您是不是瞧不起我啊?我这百分百都是真品啊!老板有些激动。
  说完老板又小心地将作品打开,书法家一眼扫过,轻声地问老板:你懂文学吗?以后得加强点文学方面的修养。说完,书法家就出了店门。
  接待的朋友非常惋惜地说:您还没好好看,怎么就走了?
  书法家气呼呼地说:他不懂文学!
  接待的朋友一头雾水,奇怪地问:人家是卖字画的,和懂不懂文学有什么关系?
  书法家无奈地说:你知道那幅作品写的是什么内容吗?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他居然还说是清末明初的,这家伙,也太没文化了!

文化的儿童小故事(6):

阿土的文化

阿土原先大约是叫阿兔,兔年生的;也许是阿拖,上面有了几个哥哥姐姐了,拖泥带水的,拖在上海方言里也叫土。但是叫阿土是没错的,郊区乡下,面朝黄土,土里土气,阿土阿土,乡下就这么叫,一个记号而已,好听好记,也是乡里乡亲热络的感觉。时间长了,阿土很习惯经常听到人们对阿土的呼唤,因为阿土可以被呼唤的时候真是不多。

阿土已经退休。乡下种地的原本是没什么退休的,退休是城里上班的工厂进车间的人的事。但是阿土出生长大的乡下紧挨着市区,十多年前开始拆迁、掘土、建设,一点一点地,蚕宝宝吃桑叶一样,土地没了,房子造起来。拆一还一,阿土原先省吃俭用,只要有点积蓄都用来在自己的宅基地上造房子,改革开放了,乡下造房子成风,互相比赛一样。阿土从来不比别人差,也想给子女留下房子,所以到拆一还一的时候,阿土已经有了可观的平方数,按照政策,自己再补贴点,阿土竟住进了洋房。所谓洋房,就是电影里常看到的连体别墅,三层楼的,门前有院子,关起来独门独户,阿土城里的亲戚说,阿土现在岂止是城里人,还是有钱人了。阿土成了城里人,自然也有退休。至于有没有钱,阿土真不想说。

洋房再好,老呆在里面也腻,儿女们都大了,各过各的日子,阿土是最闲的。和原先村里很多人一样,白天阿土喜欢踱到小区门口,蹲着。许多人蹲在那里抽烟,有一搭没一搭地和旁边的人说话,看上去有滋味有事做。阿土不抽烟,只是蹲着,看眼前走过的人和车。阿土以前为了省钱没学抽烟,后来总是听宣传说抽烟有害健康就更不沾烟。阿土不跟抽烟的人搭讪也好,自己蹲在那里,想心事。也好像什么也不想。这个时候,阿土的眼神就散开来,眼睛前面像升起雾气一样,迷迷蒙蒙的。

这条路,阿土再熟悉不过。那时是土路,阿土在这里走过多少年!小时候上学天天走,灰蓬蓬的。路上还有小石头硌脚,阿土心疼脚上姆妈做的鞋,小石头磨着费鞋。后来是给生产队踏菜,就是隔夜把蔬菜装上铁丝箍的大筐里,装上拖车,绑在自行车后架上,天不亮出发,一二千斤的分量,踏到城里,送到菜场天还没亮,闹哄哄的,人已经汗湿衣背,瘫软下来。多吃半夜饭,少吃年夜饭,都说那样搏命会短寿,十七八岁的年纪还不懂厉害,要养活自己,也要帮家里。后来可以自己去卖菜了,也是天不亮起身,装好车,踏到城里,正是城里人早起买菜的时候,阿土把那些绿绿的鲜嫩欲滴的菜一捆捆扎好,人家挑挑拣拣也好,讨价还价也好,阿土好脾气。阿土只把心思放在收进的钞票上,一分一分地攒成一角,一角一角地攒成一元,再一元一元地攒成十元,后来有了100元一张的票面,到能够十元十元地攒成100元,阿土真是高兴啊!阿土觉得自己的钱比人家攒得快,是能吃苦吃来的,嘴里一口一口省下来的。有了钱人家就不会看不起,那时候阿土心里就有这个愿望。可是现在,100元,100元算什么啊!

头发开始花白的时候,阿土蹲在路口时七想八想。早上电视里播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飞船对接,将来人可以到天上住,真正奇了。又说本是4月份开的海棠花,因为天太热,却在11月份重新站上了枝头,枝头上不仅挂着颗颗果实,还有粉色的娇艳花朵,奇,真奇!这些事情以前阿土不听,要么就是不冷不热嘲讽一番,这世上什么都离阿土太远。可是现在不同,阿土觉得新奇而有趣,觉得真有趣!

阿土心情大变,和他参加了附近公园每天晚上的大合唱有关。阿土嗓子好,因为没有展示的机会,自己也没去开掘天赋,所以几十年没被开发。前一阵很偶然的,晚上路过附近公园绿地,听见很多人在唱歌,阿土过去看热闹,发现其中很多人和自己一样,也是新城里人模样,再一问,不要钱,自己来就是,还有老师教。阿土看那老师也平常,大概不会不待见自己。阿土第二天又去了。渐渐地,阿土成了铁杆,一天不去都会想。在那里,大家会资助常给他们水喝的一对中年夫妇,会凑份子给老师过生日,钱不多,图个开心。前一阵老师教用京剧唱腔改编的《没有我*-党就没有新中国》,阿土的高音音色得以发扬,朋友见面,阿土忍不住秀了一把,四座惊叹,阿土心里乐开了花!

阿土还为自己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阿土有了自己心仪的女歌手,在那个女歌手来城里开演唱会的时候,阿土花几百元买了一张票,一个人去听演唱会,在四周谁也不认识自己的场子里,尽情地为女歌手鼓掌。阿土为此兴奋了很久很久,后来还忍不住告诉了城里的亲戚。那亲戚说:阿土,我羡慕你!

阿土怔怔地看着他,喃喃道:耐乞来特饱(你吃得太饱)!阿土的眼神散开

去,眼前的那层雾气又升起来了。


上一篇:敲门的儿童小故事6篇
下一篇:文章的睡前故事6篇

小故事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