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商业的故事大全6个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6个关于商业的故事,供各位参考,希望您能喜欢。关于商业的故事大全(1):
商业间谍
一个城市的一条街上几乎同时开业了两家超市,一家叫大家乐超市,一家叫旺旺超市,所以竞争在所难免。为了不被对方挤垮,两家时刻关注着对方的动态,哪家的商品出了新品种,另一家很快也能摆上货架。一家想悄悄地降价实行“价格竞争”,但还不到半天,另一家也会马上把价格调下来。因为双方都派了“内探”化装成顾客,随时掌握着对方的一举一动。
大家乐超市最近进了一批日用小商品销路不错,旺旺超市的进货渠道根本没有这些品种。那么大家乐是从哪里进的这些货呢?他们派人去刺探了好几次也没有得到具体信息。后来旺旺超市灵机一动,决定找人化装成工商局的市场检查员去“打入内部”。经过精心准备,他们的计划实施了。真不错,大家乐对这位证件齐全的工商局检查员热情接待,“检查员”从他们的进货发票上顺利地刺探到了他们的进货渠道。于是他不动声色地告辞,回去跟旺旺超市交差。
不料刚要出门就被拦住了,大家乐超市的经理笑着对他说:“请跟我们走一趟吧。”
“去哪儿?”“检查员”心中一惊,但还是极力保持镇定。
“派出所呀!”经理沉下脸来,“你以为我看不出你是假冒的吗?”
“胡说,证件都给你们看了,你们同意让我检查,为什么现在又说我是假冒的?” “检查员”仍然“理直气壮”地狡辩。
“实话告诉你吧,开始我们是被你pian*了过去,现在管我们的多如牛毛,也弄不清来头,反正我们都惹不起。不过你这一走就露了马脚。这局那所来检查的我们都见得多了,哪有一个人来检查还不拿一点东西就走的?
关于商业的故事大全(2):
用商业帮助穷人
穆罕默德尤努斯被人称为穷人银行家,他创办的格莱珉银行被人称为是穷人的银行。
对于一些社会问题,最好的解决方式不是慈善,也不是政府救助,其实是商业。对穷人免费、对富人收钱的医院1976年,印度非常著名的眼科专家亚拉文卡塔斯瓦米医生退休了。他看到很多印度穷人受到眼病的困扰,特别是很多白内障患者因为贫困无法医治而失明,于是决定开办一个眼科医院来帮助他们。这位医生动用了自己所有的积蓄,把自己的房子也抵押出去,还借了一笔钱,终于在印度马杜赖市一栋租来的房子里,开设了亚拉文眼科医院。这家医院刚开始仅7张病床,只能救助少数人。如果完全免费为穷人治病,这样医院是办不下去的。后来,他想了一种方法,混合经营对于不同的人群制定不同的价格:对于特别贫穷的人,他的救治是免费的;对于比较穷的人只收三分之一的费用;如果是普通的人或者富有的人就收全部的价格。因为他是很著名的医生,有钱人也愿意找他看病,这样就使整个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他专门治白内障,医院的技术和设备利用效率都很高,能够降低成本。几年之后,这个医院每年能够救治7万人!受惠的很大一部分都是穷人。后来他们又找了一个美国人来设计收费制度,使收费制度更加合理完善,医院越做越好,到了上世纪90年代,他的医院每年能救治20万人。在这个过程中,他碰到一个问题:有些病人需要更换角膜,而人工角膜非常贵,市场价当时是300美元左右。他最初是找美国的人工角膜制造商捐助的,但毕竟数量有限,于是这位印度医生决定自己研制角膜。他把人工角膜厂商的退休专家请过来研制,最后做出来了,成本只有10美元。人家卖300美元,他只卖30美元,对特别穷的人免费。最后,亚拉文生产的人工角膜占据世界1/10的市场,成本低到5美元。这所贫民眼科医院也推广到了更多的地方,救治了更多的穷人。现在,亚拉文2/3的门诊病人和3/4的手术是免费提供给穷人的。亚拉文不仅在自己的医院内对穷人免费,它还派出多支医疗队组成医疗营,进驻贫困地区和那些眼科医院无法覆盖到的地区,免费提供眼科诊治医疗服务。它以全印度不到1%的眼科医疗资源,完成了印度5%的眼科手术。而更令人惊奇的是,据美国《财富》杂志上的文章,近年来,亚拉文每年的净资产收益率都在75%以上。人们曾以为,处理社会问题是政府的责任,帮助穷人是公众慈善该做的事,而现在却有一批亚拉文这样的企业,不但救助了很多穷人,还赚了大钱。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穷人银行的故事。用资本帮助穷人2006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给了格莱珉银行和这所银行的创始人穆罕默德尤努斯。格莱珉银行被人称为是穷人的银行,而尤努斯被人称为穷人银行家。1974年,孟加拉陷入饥荒中。瘦骨嶙峋的人们开始出现在大城市的火车站和汽车站,很快,这些小股的人流就变成了一场洪水,饥饿的人们遍布全城。他们一动不动地坐在那,以至于无法确定他们是死是活。当时,尤努斯是一位经济学者,他被这场饥荒所震撼:当人们在我课堂对面的门廊里饿死的时候,那些优雅的经济学理论又有什么用呢?城市街道上的现实是生活每况愈下、穷人更加贫穷。一天,他带领着学生去学校附近的乔布拉村调研。发现一位靠制作并售卖竹椅谋生的妇女辛劳一天只能赚2美分。这位妇女解释说,由于没钱去购买制作竹椅的原材料,她不得不去找一位商人借钱,这位商人只允许她把竹椅卖给他,而且收购的价钱还得由他说了算。尤努斯找出村里另外42位有着类似困境的村民。在把这些村民们的资金需求汇总后,尤努斯经历了他有生以来最大的一次震动:这个数目一共只有27美金。尤努斯当即从他的口袋里掏出了27美金,借给了这42位穷人。造成他们穷困的根源是缺少资本。一些放贷者提供的借贷利率高达每月10%,甚至每周10%。不管这些人再怎么努力劳作,都不可能越过生存线水平。于是,尤努斯向这些没房没产的穷人提供借贷的想法就此诞生。尤努斯去找一些银行家,试图说服他们向这些穷人提供无需抵押的贷款,而银行家们却讥讽他,说这些穷人的信用不可靠。尤努斯并未就此放弃。在1976至1979年间,他以自己为担保人,向穷人们提供小额贷款,这个试验成功地改变了大约500位借款人的生活。他也不断地去游说孟加拉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来采纳他的试验。1979年,孟加拉央行终于答应开展这个名为格莱珉的银行项目,实践证明小额贷款很有效:到1983年止,格莱珉银行86个支行使5.9万名客户摆脱了贫困。随后,尤努斯辞去了学术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对抗贫穷的小额贷款中去。关于商业的故事大全(3):
商业机密
杜红云刚刚下岗在家,想找个营生干,可跑了几天也没有一点希望。这天她心烦意乱地打开电视,想借以打发这难熬的时光,不想本地电视台正在播出的一档节目吸引了她,这个节目是县电视台和箱包厂联合举办的,栏目名为帮您成才,今天是海选最佳推销能手,约定在一个月内谁推销出的箱包多谁将获此殊荣;获得第一名的选手除有优厚奖品外,还将成为这个栏目的特约嘉宾,以后会有很多机会在电视中露脸。
看到这个节目,杜红云也想尝试一下,但这个想法刚一冒出就被自己打消了。过去她从没干过推销,再说自己对箱包这一行也不熟悉。她想先看看别人推销箱包都有哪些妙招,说不定将来自己也吃推销这碗饭呢。
有了这个想法,杜红云便对这个栏目关注起来。
一个月一晃就过去了,这天下午栏目开播前,杜红云就早早地坐在电视机前,饶有兴趣地等着节目开播。
经过参选选手的角逐,最后有三位女同胞站在了台上,她们的战绩着实让人眼热,那位中年妇女在一个月里推销了两千个,另一位矮个姑娘则推销了三千个,最叫绝的是那位高个姑娘,短短一个月竟推销了一万个。
杜红云兴奋起来,人家和自己一样也是女人,竟然推销了这么多,自己真该好好学学这里面的技巧和门道。
主持人先把话筒递给中年妇女,请她谈谈推销箱包的经历。她有些羞涩,说自己是一个下岗职工,这两千个包是自己挨家挨户登门推销的。之后,按照主持人的要求,她说了自己在推销中遇到的欢乐和痛苦,她的话赢得台下观众的一片掌声。
之后,矮个姑娘讲了自己的推销经历,她除了自己挨家挨户推销外,还发动亲戚朋友一同帮自己推销,她的话同样博得阵阵掌声。
最后,主持人把话筒递给推销状元高个姑娘,请她谈一谈一万个包的战绩是如何取得的。
杜红云此时也瞪大了眼睛,想看看这位漂亮姑娘究竟用了什么法术在这么短的时间推销了这么多。
姑娘接过话筒,大方地莞尔一笑,出人意料地问道:主持人先生,我的推销事关商业机密,能不能不公开呀?
这口齿伶俐的主持人没想到高个姑娘会这样说,一时卡了壳,好在他反应敏捷,稍一停顿立即接口说:这当然可以,不过我们举办这个栏目的用意是想通过各位在推销活动中所积累的经验,使更多的人从中得到启发,为推动咱县的再就业工程做出贡献。
尽管主持人委婉地希望高个姑娘把自己的推销方法谈出来,但最终姑娘还是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了。
杜红云满含遗憾地关掉电视。她看看表,丈夫快要下班了,便边猜想着那姑娘是如何推销的边准备晚上的饭菜。
正在这时,丈夫回来了,竟带回了三个新包,一进门就把包递给杜红云,说:单位老总发的福利,每个职工三个,男士包女士包和儿童包各一个。
每人三个那得多少包啊?杜红云惊讶地问。
三千多职工,起码要一万只吧。丈夫轻描淡写地说。
关于商业的故事大全(4):
商业秘密
小张把同学小李的一件T恤衫弄坏了,小张主动到店里买了一件同样的T恤衫赔他。
小李问:“买多少钱?”
小张说:“50元。”
小李说:“我那件是500元的。”
小张不信:“你先看看衣服吧,哪里不一样?”
小李将两件衣服仔细比较了一番,颜色、样式、大小,生产厂家都一样,看不出不同来。
小张说:“肉眼看不出来,但质量肯定是不一样的。”
怎么办?他们把衣服拿到服装店,请服装师鉴定50元一件和500元一件的T恤衫到底哪里不一样,结果,他们也看不出来。其中有一家服装店的老板说了一句可谓经典的话,他说:“买同样一件衣服,花钱多和花钱少穿在身上感觉是不一样的。”
他来到出售这件T恤衫的服装店,请店老板比较50元的服装和500元的服装哪里不同。
店老板解释说:“500元的这件你穿在身上会感觉比较舒服,50元的这件衣服穿在身上感觉就没有这么舒服,不信你试试,肯定不同。”
小张将两件衣服都穿了一下,然后说:“不错,500元的这件感觉好些,50元的那些差些。”
小李也将两件衣服都穿了一下,老板忙问:“感觉怎么样?500元的好些吧?”
小李说:“我感觉差不多。”
店老板说:“这是你的感受能力有问题,如果你也花500元买这件衣服,那你感觉就会不同,500元的能激发你的感受能力。”后来一位员工透露说,这是老板的商业秘密,两件完全相同的衣服,标价却相差十倍,并且放在一起,有钱的当然买标价500元的,没钱的大多在买标价50元的,因为他看这50元的衣服和500元的一样,他完全可以对别人说他买了件500元的衣服。人嘛,就是这么回事。
关于商业的故事大全(5):
商业策略
商业策略
干啥都要讲个策略,做生意更不例外。可要是遇上歪点子,伪策略,那就要看故事里的人怎么来破解了……
现在商场总爱搞点有奖活动促销。这不,有个小伙子叫大刘,这天到商场买东西,就正赶上商场搞促销,凭在店里购物的发票,就可以参加店里的有奖活动,每添一块钱可以换一张奖券,一等奖是面包车一辆!大刘一瞧,商场门前果真停着辆崭新的面包车,他也想试试运气,便上前去换购了张奖券。
大刘刮**券一瞧,只见上头明明白白三个字:一等奖!这简直是天上掉了个大馅饼啊!大刘激动得心怦怦直跳。不过,他是个谨慎的人,心想现在人多眼杂,自己不好太张扬,于是他悄悄走到后台,对一个胖胖的工作人员说:“同志,我中奖啦!”那胖子正在打瞌睡,被他吵醒了,不耐烦地接过奖券一看,一下子从凳子上跳起来。随后,他缓了缓神,眼珠一转,故意提高嗓门道:“原来是三等奖啊!跟我来吧!”说完,还没等大刘反应过来,就一把拉住大刘往里走。
大刘倒吸了一口冷气,没走多远,便甩开胖子的手,质问道:“明明是一等奖,你怎么说是三等奖,不是要耍赖吧?”胖子回头瞪他一眼,说:“你急什么啊?我知道是一等奖,我这不是带你来领奖了吗?”大刘不信,说:“你别唬人,那面包车就在门外停着,你拉我到角落来干嘛?把奖券还给我,不然我喊了!”说完,他一把把奖券又抢了回来。胖子赶紧捂住大刘的嘴,讨好道:“别呀!兄弟,领奖可是要办手续的,我这是带你去见经理,跟我来。”大刘心想也是,便又跟着胖子来到二楼。两人来到经理办公室,胖子示意大刘在外头等着,自己先进去汇报。
大刘怕他们关起门来算计自己,赶紧把耳朵贴在门上听动静。
只听那胖子说:“经理!坏了!抽奖才开始半个钟头,面包车就让人给抽走了!”里头经理一听也急了:“什么?要是面包车给人开走了,剩下那三万多张奖券还有谁换购啊?不行!这车现在不能让他开走!”外头的大刘一听这句话,急得正要推门进去理论,只听那胖子又开口了:“经理,这事儿不能硬来,我倒有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大刘赶紧又贴耳去听,却什么也听不见了。过了一会儿,门开了,一个穿西装的中年男人带着胖子走出来,笑呵呵地向大刘迎过来,客气地说道:“兄弟,听说你中了大奖啊。我是这里的经理,首先,我先得恭喜你啊!不过……”
大刘一听还有个转折,急了,问道:“不过啥?反正无论如何,你们不能赖账。”
这经理赔笑说:“车当然归兄弟你。不过你现在不能开走。三五天以后,估计我们的奖券也换购得差不多了,到时候你再来,我们专门派人给你把车送回家去。”
大刘听了,挺生气,说:“你们这样不是忽悠人吗?这面包车都被我抽走了,你们还忽悠外头的人冲着空头大奖换购啊?”
经理又笑道:“这怎么能叫忽悠呢?只是商业策略嘛。谁也不想做赔本生意对不对?这样,这里是三百块的商场代金券,就算我们把这车租用两天成不?兄弟,配合一下嘛。”说完,不由分说往大刘手里塞了三张代金券。
看着这点好处,大刘心里软了一下,留下了电话号码,等着奖券换购得差不多了,胖子好联系他取车。这事儿就算这么敲定了。
一回到家,大刘就迫不及待地把这事儿从头到尾跟父亲老刘讲了一遍,老刘一听儿子中头奖了,也乐得合不拢嘴,可听到最后,老刘却拉长了脸训道:“他们这不是忽悠人吗?”
大刘咂一下嘴说:“爹,这怎么是忽悠人呢?商业策略而已嘛!”
老刘却懒得再理他,“噌”地一下站起来进屋闷了许久,又“哼”了一声背着胳膊出门了。大刘喊道:“爹,你这是干嘛去啊?”老刘头也不回应了声:“下棋!”大刘明白,老爹这是生闷气去了。他心想,随他去吧,等过两天车来了,他自然又得高兴起来。可谁知,过了一个钟头,商场的那个胖子来电话了,喊着说:“你赶快过来把面包车弄走吧!要快啊!”
大刘听了又惊又喜,心想这么快奖券就换购完了啊?于是,他赶紧搭车往商场里奔。
等大刘赶到商场的时候,却见换购的队还排在那儿,不仅没散,反而比先前的人还多。只是队伍早就乱了,好像大伙儿都在瞧热闹。大刘赶紧往二楼经理室跑,那胖子和经理一见到大刘,像见了救星似的,央求道:“你可来了!你赶紧去门口喊一声‘我中头奖了!面包车一辆!’快去快去!”
大刘犯迷糊了,问道:“门口不是还排着那么多人吗?你们不搞换购活动啦?”
只听经理愁眉苦脸地说:“还怎么搞?有个人非要换购所有的奖券!”大刘还是不明白,说:“那不是更好吗?”
经理却愁眉苦脸地说:“好什么啊?他说要换购所有的奖券,挨个儿刮开,看看到底有没有面包车,没有就告我们去。那车你都抽走了,哪儿还有什么头奖啊?要真被查上了,我们可就亏大了。我说兄弟,你就别耽搁了,赶紧帮忙喊一声吧!”
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啊。大刘看经理那副倒霉样子,觉得好笑。他理了理衣服,这才不慌不忙走到商场门口,掏出奖券,扯着嗓子大喊了一声:“我中头奖啦!面包车是我的了!”话音刚落,经理和胖子才双双松了口气。只见那经理假装不认识大刘,赶紧过来握住他的手,热情地说:“恭喜你啊,小伙子!”接着转过头对排队的人群喊了声,“我们的大奖得主终于诞生啦!”
只见人群一下子沉默了,又过了片刻,大伙儿炸开了锅似的,喊着:“不换了,不换了,头奖都被换走了还换个啥?”不一会儿,人群便散开了,却剩下了个老头儿站在商场门口。
这时候,胖子跑过去对着老头嘲笑道:“你都看到了,大奖都被拿走了,你还换不换了?”
这时,大刘愣住了,原来刚才经理说的人,竟然就是他父亲老刘。
只见老刘冷笑一声,摇摇头说了句:“不换了。”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留下大刘还在商场门口发呆。
等车被商场派人开着敲锣打鼓地送回了家,大刘忙跑到老刘跟前奉承道:“爸,你可比我强多了!他们有商业策略,没想到你还有打假策略啊!你还跟他们来了招虚的,没多花一毛钱,就把车给弄回来了。”
可老刘却沉默了半天,感叹道:“儿子,你高看你爸了。刚才我是真想把那奖券全换回来的。”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个黑色塑料袋来打开,只见里头露出一沓钱来。老刘接着说道,“你看,我这半辈子攒了一万多块钱,今天全都带去了。我可不想我儿子帮着他们忽悠人啊。”
大刘听了,愣住了,红着眼圈哽咽道:“爸啊,你也不算算,那么多奖券,就你这一万块哪里换得完啊!”
可只听老刘平静地答道:“那也不能让你帮着他们瞎忽悠人啊。”大刘听了,红着脸说:“爸,你确实比我强多了!”
关于商业的故事大全(6):
商业间谍
一个城市的一条街上几乎同时开业了两家超市,一家叫大家乐超市,一家叫旺旺超市,所以竞争在所难免。为了不被对方挤垮,两家时刻关注着对方的动态,哪家的商品出了新品种,另一家很快也能摆上货架。一家想悄悄地降价实行价格竞争,但还不到半天,另一家也会马上把价格调下来。因为双方都派了内探化装成顾客,随时掌握着对方的一举一动。
大家乐超市最近进了一批日用小商品销路不错,旺旺超市的进货渠道根本没有这些品种。那么大家乐是从哪里进的这些货呢?他们派人去刺探了好几次也没有得到具体信息。后来旺旺超市灵机一动,决定找人化装成工商局的市场检查员去打入内部。经过精心准备,他们的计划实施了。真不错,大家乐对这位证件齐全的工商局检查员热情接待,检查员从他们的进货发票上顺利地刺探到了他们的进货渠道。于是他不动声色地告辞,回去跟旺旺超市交差。
不料刚要出门就被拦住了,大家乐超市的经理笑着对他说:请跟我们走一趟吧。
去哪儿?检查员心中一惊,但还是极力保持镇定。
派出所呀!经理沉下脸来,你以为我看不出你是假冒的吗?
胡说,证件都给你们看了,你们同意让我检查,为什么现在又说我是假冒的? 检查员仍然理直气壮地狡辩。
实话告诉你吧,开始我们是被你pian*了过去,现在管我们的多如牛毛,也弄不清来头,反正我们都惹不起。不过你这一走就露了马脚。这局那所来检查的我们都见得多了,哪有一个人来检查还不拿一点东西就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