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烧饼的睡前故事4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4篇关于烧饼的故事,供各位参考,希望您能喜欢。【推荐】烧饼的睡前故事(1):
一只烧饼走天下
刘伯温从小勤奋好学,酷爱读书,不管去哪儿都是书不离手,饼不离口,他的袖管内总是藏着两只烧饼充饥。成年后,适逢大比之年,刘伯温小试牛刀,便高中进士。
那年,刘伯温被分配到江西做了个县丞,官职虽小,但他却非常认真,秉公办事,清正廉明,一时间在当地传开了,老百姓都说,这么多年没出过一个好官,这下总算见到青天大老爷了。百姓们憋了一肚子的委屈,纷纷向刘伯温述说胸中的怨愤。当地有个无赖叫马四马员外,仗着舅舅在朝中为官,养了一帮地痞流氓,整日欺行霸市,无恶不作,就连县官老爷都得让着他三分。
刘伯温知道后就开始搜集马四的犯罪证据。消息传到马四耳中,他竟不以为然,拍拍胸脯说:一个小小的县丞,敢拿老子怎么样?再说,只要给他尝点甜头,保证他乖乖地跟着老子转。马员外悄悄地和县官老爷约定,让他把刘伯温请到家里一起吃个饭。
县官老爷出面,刘伯温不好推辞,就随着县官老爷一起来到了马员外家中。马员外见刘伯温来了,赶紧上前迎道:刘县丞光临,真是令寒舍蓬荜生辉啊!随即将刘伯温引进一间雅室。屋内已围了不少人,见刘伯温到了,都相互谦让着坐了下来。马员外见状,吩咐道:上酒,上菜!
有人过来给刘伯温尊酒夹菜,刘伯温摆摆手,从袖管内拿出两只烧饼说:我从小养成了习惯,一顿吃两个烧饼足矣。
一见这架势,众人都愣住了。马员外上前劝道:刘县丞,县官老爷都在,你总得给个面子吧?
刘伯温笑道:我吃我的烧饼,你们喝你们的酒,这有何不妥?再说,我吃个烧饼,怎么又丢了县官老爷的面子呢?既然你们嫌我碍事,那我就先告辞了。说完,两袖一甩,飘然而去。马员外被刘伯温问得哑口无言,啊了半天没说出一句话,心想这刘伯温不识抬举,你敬酒不吃吃罚酒,那就别怪我翻脸不认人了!
刘伯温出了马宅,正打算回县衙,忽然有人抱住他的大腿,低头一看,是个八九岁的长脸孩子。他问孩子什么事,男孩流着泪说:叔叔,你救救独眼吧。于是,刘伯温跟着男孩走进一条胡同。胡同内有几个小孩围在一起,看上去都是破衣烂衫脏兮兮的,不用问刘伯温已猜出来了,这些都是街上的流浪孩子。见刘伯温走进胡同,孩子们纷纷散开,地上竟然还躺着一个孩子。长脸男孩对刘伯温说:叔叔,他叫独眼,你快救救他吧。
刘伯温蹲下身给独眼按了下脉,才知道这孩子是饿的,赶紧从袖管内掏出烧饼喂给独眼吃。果然几口下去,独眼能坐起来了。见独眼醒了,长脸男孩拉着孩子们一起跪下给刘伯温磕头。刘伯温仔细看了看长脸男孩,觉得这孩子虽然长得难看,但将来一定会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的,便问男孩叫什么名字,不想男孩说他没有名字,大伙都叫他八儿。
刘伯温两只烧饼拒员外的事儿很快传开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街上竟多了许多卖烧饼的。这天,刘伯温从县衙出来,就听身后传来一声喊:叔叔,买两只烧饼吧。刘伯温回头一看,身后站个孩子,手里挎着个篮子在卖烧饼。刘伯温觉得孩子挺面熟的,稍加思索想起来了,这不就是那天在胡同内救起的独眼吗?他赶紧上前,掏钱准备买两只烧饼,可独眼见了刘伯温却好像害怕似的,磨磨蹭蹭地,翻了半天才从篮子底下拿出两只烧饼递给刘伯温。
刘伯温将烧饼藏在袖管内,准备待会儿回县衙泡壶茶,一边喝茶一边吃烧饼。不料他刚走几步,又被人拦住了,拦住他的是八儿。八儿说:叔叔,我已经两天没吃饭了,你的烧饼能不能赏给我吃?
刘伯温打趣道: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啊,我刚买了烧饼你就赶来了,好!看你可怜,就赏给你吧。说着,刘伯温就把烧饼给了八儿,可八儿并没有急着吃,而是撕下一块放在鼻前闻了闻,说:好香啊!
这时,街上走来一只流浪狗,八儿就将手中的烧饼扔了过去。流浪狗一口将烧饼吞了下去,没一会儿就口吐白沫倒在了地上。刘伯温见状大吃一惊,忙问八儿是怎么回事。八儿告诉刘伯温,刚才他们在土地庙里睡觉,忽然有个人提了一篮烧饼让独眼到县衙门口卖,还关照说,一定要将篮子底下的两只烧饼卖给刘老爷吃。八儿说:我看那人鬼鬼祟祟不像好人,就跟着独眼来到这里,我怀疑那饼有du,所以才不让你吃的。
刘伯温一把抱住八儿,激动地说:八儿,今天你救了我一命,以后我一定会以命相报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刘伯温已经掌握了马员外的犯罪证据,便带着衙役将马员外缉拿归案。可是还没审讯,县官老爷就急着拦住道:刘县丞,你太感情用事了。马员外是我们县里举足轻重的人物,你抓张三抓李四都可以,就是不能抓马员外。
刘伯温据理力争道: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马员外犯了法,怎么不可以抓?
县官老爷说:什么法不法的,马员外就是我们县里的王法。你敢抓,我可不敢审呀。
刘伯温说:你不敢审,我就把他送到府台大人那里,一切后果我一人承担。
县官老爷劝道:刘县丞你太年轻气盛了,刚才府台大人已命人送来书信,说今晚要请马员外喝酒,要是见不到马员外,恐怕我们都没好果子吃
看来元朝的气数真的尽了,刘伯温长叹一声:当官不为老百姓,不如回家卖烧饼。刘伯温辞官回家,真的在家乡开了一家烧饼店。
春去秋来,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在这期间,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在百姓中呼声最高的是安徽凤阳的朱元璋。这天,店里来了一位军官,找到刘伯温说,他们是朱元璋的军队,现在他们粮食紧缺,希望刘伯温能帮他们想想办法。
刘伯温听了,二话没说,就让伙计们抓紧做烧饼,做好的烧饼不卖,全部供应给朱元璋的军队。军队有了源源不断的烧饼,终于渡过了一次缺粮的难关。不久,朱元璋打下浙江金华,派人将刘伯温请到了军中共谋大事。
从此,刘伯温便成了朱元璋军中得力的谋士。在刘伯温的辅助下,又经过多年的苦苦征战,朱元璋终于推翻了元朝,建立了大明江山。
民间传说,刘伯温能掐会算,朱元璋不信,一直想找机会试探一下。一日,朱元璋正在大殿上吃烧饼,忽报刘伯温求见,他心血来潮,便将咬了一口的烧饼放回碗中,将碗盖上。待刘伯温进来后,朱元璋便拉住他的手问道:爱卿,朕听说你有通神的本事,我现在考你一下,你可知道这碗中是什么东西?
刘伯温先是一愣,随即掐指一算,故弄玄虚道:皇上,这碗中之物,一半像太阳,一半像月亮,被金龙咬了一口,所以缺了个口。朱元璋听罢佩服得不得了,直呼:爱卿神了!随即,朱元璋向刘伯温请教他百年之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刘伯温便毫不避讳地说:皇上,虽然现在天下一统、国事安定,但最令人担忧的是,以后子孙手足相残、兄弟内斗。
朱元璋不以为然道:我大明朝江山稳定,城池坚固,何愁之有?
刘伯温连连摇头,随口唱出了一段神乎其神的《烧饼歌》:此城御驾尽亲征,一院山河永乐平;秃顶人来文墨苑,英雄一半尽还乡;北方胡虏残生命,御驾亲征得太平;失算功臣不敢谏,旧灵遮掩主惊魂;国压瑞云七载长,胡人不敢害贤良;相送金龙复古旧,灵明日月振边疆朱元璋听罢,只觉冷风飕飕,毛骨悚然,对刘伯温更是敬佩有加。从此,这段《烧饼歌》也在民间广为流传。
事后,劉伯温的老婆问刘伯温,他是怎么知道皇上碗中藏了一只缺口的烧饼?刘伯温哈哈一笑道:这都是我和烧饼有缘。当时,皇上问我时,我闻到他口中有一股烧饼香味,所以一猜就中了。
他老婆又问:你这样故弄玄虚,不是在欺pian*皇上吗?
刘伯温又哈哈一笑,说:皇上并不是真的考我,而只是想探探我有没有忘记当年的烧饼香味。这么多年在军中他一直没和我说穿,其实皇上就是当年的八儿。
【推荐】烧饼的睡前故事(2):
兵圣烧饼的传说
在今天的惠民、博兴、东营带,有种五香烧饼,是惠民带的历史名吃。人们又叫他孙武烧饼、孙氏烧饼、兵圣烧饼。这是怎么回事呢?这烧饼怎么和兵圣孙武联系在起呢?这还要从孙武小时候说起。
孙武从小聪明伶俐,兴趣爱好非常广泛,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就是连羊抵角、鸡相斗、蚂蚁搬家他都要看个仔细,他还特别喜欢做饭。
他闲着的时候,就到自己的厨房里,看厨师们蒸馍、炒菜、包包子。有次,他看到厨师们蒸包子,剩下了包子馅和面,他异想天开,就把包子馅重新放调料搅拌,然后用面粉把包子馅包在里面,做成烧饼状,然后放到锅里少许油,把锅烧热,把烧饼放进去煎熟了。
出锅后,他分给大家品尝,大家都赞不绝口
孙武拿给祖母和母亲吃,她们也大加赞赏:好,烧饼外脆里嫩,咬口油香满嘴,久嚼不腻,越嚼越香,令人回味无穷。武儿,这烧饼叫什么名字?
孙武笑了笑说:就叫五香烧饼吧!
祖母笑了笑说:这烧饼是俺孙儿发明的,就叫孙武烧饼吧!你是怎样想出来的?
孙武笑着说:我们孙家,世代都是尚武,战场上瞬息万变,顷刻之间就会决定胜负,有时候行军布阵,军情紧急哪有烧火做饭的时间,我想,这种烧饼便于携带,夏天不容易霉变,冬天不会干裂,就是行军也可以边走边吃,可以省很多的时间,有利于抓住战机,战胜敌人。
祖母听了以后,高兴的说:好,孙子将来必成大器,以后叫厨房每餐都要有这孙武烧饼。
从此,孙家的厨房里,孙武烧饼是不可缺少的食品。
有次,齐景公与宴婴饮酒,边有乐师弹琴,正高兴时,位太监急匆匆的进来说:禀报大王,孙凭将军的公子孙武要为大王贡献自己制作的五香烧饼,请大王品尝。
景公连忙传孙五觐见。孙武见到大王,呈上烧饼。大王品尝后连声称赞说: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
孙武领悟,将其推演为兵法: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并写进了自己的兵法当中。孙武烧饼也成了宫廷御餐。
公元前515年,齐景公三十三年,高昭子联合栾、鲍、田三家反晏婴,孙武参与其中,恐遭败后株连,孙武携兵书和全家老小,来到了吴国。
孙武来到吴国后,结识了伍子胥,两人虽然素昧平生,但共同的理想和抱负,使他们俩很快成了知心朋友。两人经常聚在起,或谈论天下大事,或切磋武艺,或饮酒对弈。从相互坦诚的交谈中,伍子胥发现孙武是位兵学造诣很深的人,也是位可以帮助他报仇雪恨和成就吴国霸业的将才。孙武也觉得伍子胥是位具有雄才大略的人,也是位可以信赖和合作共事的兄长。两颗年轻而炽热的心慢慢靠拢,最终走到了起。
伍子胥在吴王面前,极力的推荐孙武,并将孙武的兵法十三篇呈给吴王阅读,吴王看后大家赞赏,决定接见孙武。
孙武上殿,拜过吴王阖闾。阖闾先是对孙武的兵法十三篇大加表扬番,说:先生的兵法十三篇,寡人已经全部看完了。书中关于战争及军事谋略的论述真是太透彻了,太精辟了!不过,兵法再好,也仅仅是些大道理,不知先生可不可以试试练兵呢?
孙武说:可以。
阖闾指着边的宫女问:可不可以用她们来试试呢?
孙武非常肯定地回答:完全可以。
于是,吴王下令将宫中美女180名,召到宫后的练兵场,交给孙武去演练。孙武把180名宫女分为左右两队,指定吴王最为宠爱的两位美姬为左右队长,让他们带领宫女进行操练。
众宫女身躯娇娜柔弱,练不到个时辰就难以支撑。这时,孙武让大家休息,然后就将五香烧饼的制作方法,交给御膳房,让御厨制作。
烧饼制作出来后,分给宫女们加餐。宫女们吃过以后,个个玉质亭亭,力量大增,吴王品尝后,也精神焕发,高兴异常,并传谕旨。将五香烧饼列为御宴必品。
过后,孙武便击鼓发令。重新演练,然而,这班宫女,特别是吴王的两名宠姬,平日里在宫中撒娇嘻笑惯了,根本不把孙武放在眼里。尽管孙武三令五申,她们就是不听号令,顿时队形大乱。孙武下令斩了吴王的两个宠妃,秩序井然。(童话吧:/转载请保留!)
吴王亲眼目睹了孙武的指挥才能,便拜孙武为大将军。
孙武拜为大将军后,和伍子胥南征北战,战功卓著。特别是灭楚的战争中,孙武烧饼可帮了大忙。
公元前504年,吴王阖闾十年,孙武和伍子胥率精兵三万开始了灭楚的战争。当时,楚国军队有60万。在进攻楚国郢都的时候,两军呈现出胶着状态,你进我退,我进你退。从早上战斗到夜晚,有时候挑灯夜战。士兵没有休息时间,更重要的是吃不上饭,体力不支。
孙武就叫随军厨师,打了五香烧饼,让战士们随身携带,在战斗中,饿了啃几口烧饼,增加体力,有时候边打仗,边吃烧饼,顿时精神焕发,越战越勇。很快攻占了郢都。
孙武42岁那年,看到吴王沉迷酒色,便急流勇退,回到了老家乐安(现在的惠民县)隐姓埋名,打起了烧饼,为了不叫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孙武烧饼改名为孙氏烧饼,并开门收徒,孙氏烧饼很快风靡各地。
随着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孙氏烧饼花样也逐渐的多起来,有薄有厚,有夹馅的,甜酸苦辣咸各种味道的都有,适合于各种口味的人。
为了纪念孙武,人们把孙武称为兵圣,孙氏烧饼也随之改名为兵圣烧饼了。
【推荐】烧饼的睡前故事(3):
愚城烧饼
全城最繁华的彭城路有家门面,店面很小,租金却要得高,一直租不出去。店主人好像并不缺钱,宁愿将店铺闲着,也不肯降低租金,似乎降低了租金就降低了身份。
这天来了两个外地客人,一个戴副墨镜,虽看不清眉目,但显得年轻俊朗;另一个看是乡下人。那戴墨镜的站在门面前看了良久,最后联系了店主,价也不讲便租下门面。店主惊奇,想打听,客人神秘一笑说到时便知。
店面开始装修,过往行人都看不出要做什么生意。装修完毕,有人送来一块牌匾,牌匾用黄绢蒙着,掀去黄绢,显出四个大字:愚城烧饼。戴墨镜的年轻人指挥将牌匾挂上,旁边的乡下人放了一挂鞭炮,店铺算是开张了。就是一卖烧饼的,看来戴墨镜的是老板,乡下人是伙计。
真相大白,人们更好奇了,愚城烧饼是个啥烧饼?何以要把一个烧饼铺开在全城最繁华之处。牌匾下人们指指点点,走了一拨又来一拨。
愚城烧饼开始出售了,就是烧饼,只是与本地烧饼稍有不同。本地烧饼要么圆形,要么椭圆形,也有长方形的小油酥烧饼,他这烧饼是六边形的,这倒少见,制作起来也有些麻烦,其他都差不多,一样的成色,一样的撒有芝麻,只是价格叫人瞠目。当地烧饼卖一块钱一个,他却要卖百元一个。真敢要!
墨镜老板亲自坐在店前,烧饼样品摆在一尘不染的玻璃柜里,制作是在里面,外面人没法看得见,这当然不同于本地的烧饼摊。
第一天,没人买烧饼,看了那天价,过往行人只是摇头讥笑。连续很多天都是如此,看那老板却端坐店前,脸上架着墨镜,一副宠辱不惊的样子。
据说西红柿最初叫狼桃就没人敢吃,一个画家实在抵挡不了它鲜艳欲滴的诱惑,才咬了一口。什么事总有第一。终于有人忍不住了,不就一百块钱吗!买个尝尝,到底啥滋味。他付了钱,老板叫稍等,烧饼是现做现卖。不一会儿,烧饼用一个小筐端出来,老板装进印有愚城烧饼字样的纸袋,递与客人,客人接过愚城烧饼,看看精美的纸袋,带回去与家人分享了。
既然有人开了头,后继者也就陆续来了,花百元品尝天方夜谭的烧饼,似乎也值。当然,也没人好意思问花过钱的人到底值不值。
于是,花百元品尝愚城烧饼便在全城蔓延开来,越来越多的人想参与进来,没体验过的快乐总是会诱惑人们去体验,店前竟排起了长队。虽说品尝过的人并没吃出特别的味道,吸引他再去花钱,但全城没吃过的多着呢。
愚城烧饼的名气越来越大,先前那些品尝过本不打算再吃的人,因欠着朋友同事的人情,便去请他们吃一回愚城烧饼。也有专为恋人、老人还有领导排队买烧饼的。愚城烧饼再不单是烧饼,已融进了情分情爱、孝敬和讨好
都说老板发了,但从老板的脸上,却始终看不出挣钱的喜悦,架着墨镜的脸上依然宠辱不惊。
就在愚城烧饼如日中天之时,小店却突然关门了。算来也就半年的光景。
还未吃过的人急了,还有那些需要愚城烧饼的人更焦急,都在打听。可小店的门关得紧紧地,再没开的意思。
直到店铺的出租告示贴上来,小城人才知道再也没有愚城烧饼了。
于是,吃过的人便津津乐道于自己的口福,没吃过的人只能耳闻嘴馋追悔莫及了。只是人们想不通这烧饼店正在兴隆茂盛之时,为何就关门了呢?但也无从去问,那神秘的墨镜老板和乡下伙计都遁迹不见了。
约莫又过了半年的光景,在小城一条偏僻的街道上,有乡下来的夫妻俩新开了一个烧饼摊。这街道又脏又乱,开了很多门面,有卖早点的,卖菜的,卖水果的,sha鸡的,做防盗网的,砸白铁皮的,还有原来的一家烧饼摊。这新开的烧饼摊屋子很小,打烧饼的炉子只能放门外,一张油腻腻的桌上摆个黑乎乎的箩筐,烧饼打出来就扔在箩筐里。令人称奇的是,门框上竟挂快硬纸板做的牌子,上面用毛笔写着:愚城烧饼。烧饼果然也是六边形的,只是价格比人家貴一块钱。
这下惊动了不少人。打烧饼的乡下人向前来询问的人述说,原来彭城路的愚城烧饼就是他做的。他老家是禹城乡下的,本来在禹城打烧饼过活,是墨镜老板看中了他的烧饼,说带他出来发财。老板确实发财了,可分他的钱太少,他不愿意了,最后罢工跑回家乡,半年后带老婆来到这里。
原来愚城是从禹城而来。有人认出他还真是那个乡下伙计,挂牌那天放炮的就是他。虽说证实了他就是愚城烧饼的制作者,但却很少有人买他的烧饼。
有人问他:人家烧饼卖一块钱一个,你要两块,比人家贵一倍?
乡下人很委屈,说:这还叫贵?以前卖一百块不还排队吗?
那人笑起来说:你这能比吗?
乡下人不明白为啥不能比。但他的烧饼确实卖不动,根本无法和另一家竞争,最后只好跟人家卖一样的价钱了。
早知这样就不离开家了,还以为回来能发财呢。乡下人边打烧饼边叹气。
然而,一个月黑夜,过来两个黑影,来到乡下人的烧饼铺门前。一个打开手机上的电筒,照了照硬纸板上的愚城烧饼,说,就是他了。两人合力将门口的烧饼炉推翻,抡起带来的锤子一通乱砸。一个问:大哥,跟一个打烧饼的有啥过节,非要砸人摊子,断人活路?另一个说:兄弟你不知道,公司里大小头头,都吃过我请的愚城烧饼,要是让他们知道愚城烧饼就这玩意,我在公司还有什么脸面!
【推荐】烧饼的睡前故事(4):
吃烧饼
王五上县城卖完菜已过晌午,肚子饿得咕咕叫,于是狠狠心在街边买了三个肉馅烧饼,往怀里一揣,准备带回去和老娘、闺女一块儿吃。
王五老婆死得早,闺女十岁刚出头,家里全靠他老娘帮他撑着。
王五急着往家赶,一路上那三个烧饼香味儿直往他鼻子里钻,王五心想:反正带回去也是吃,不如先把自己那个吃了?于是三口两口下了肚。
不一会儿问题来了:王五的肚子比刚才不吃烧饼更难受,留给老娘和闺女的那两个烧饼老在他眼前晃。
王五忍不住想:要不我就再吃一个?可是吃谁的呢?自己平时没什么东西孝敬过老娘,给老娘的这个绝对不能吃,那么就吃留给闺女的那个吧,就当她提前孝敬我爹了吧!于是,王五三口两口就又吃了一个。
吃完了,王五抹抹嘴,把给老娘的那个烧饼重新在怀里揣揣好。现在没什么想头了,那就赶紧赶路吧,老娘这个是说啥也不能动了。
王五心里是这么想,可一路走着一路心里就是怪痒痒的。走到下坡的地方,王五再也走不动了,一屁股坐在地上,把给老娘的烧饼从怀里掏出来,对自己说:听天由命吧,我把烧饼从坡上滚下去,如果它站得住,就该老娘吃;如果站不住,那我就把它吃了。他朝家的方向一抱拳:娘啊,不是儿子不孝,是天意啊!随后,他把手一松,那烧饼就扑扑扑地朝坡下滚去。烧饼又不长腿,哪能站得住呢,王五这是生着法子在找借口给自己解馋呀!
可没成想,那烧饼在坡上滚了一段路之后,还真就直挺挺地站在那儿了!这是个土坡呀,前两天下雨时坡面被车轱辘压出道道车辙,烧饼正好滚在车辙道上,被挤住了,所以就站得笔直。
王五顿时火冒三丈,跳起来冲下去,抓起烧饼张嘴就咬:老天爷啊,求求你不要管我们家的私事了吧!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