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导读:坎常常阻拦了我们的去路,要越过这道坎达成目标,往往不在于坎的高度,而在于迈过它的难度。这些你无法决定其难度的坎,过起来往往非常难受,有时还严峻到像重感冒一般,过得去就是免疫,过不去就是生死。——
几年前看过一篇东西。作者写到自己认识的一个美国穷女人。出身很低,没受什么教育,几乎是个半文盲(我土鳖的时候,不相信美国居然有半文盲,现在脑袋里浮现的美国半文盲是珍爱里的那个妈妈)。因为这个原因,一直不可能找到多好的工作,都是些薪水微博的苦力活。她又不怎么学习,到中年都还是个半文盲。40多岁时,受益于一项政府提供的鼓励成年人重返课堂的项目,她有机会再去上高中成都的课程,补习一些基础知识和技能。但上了几天就不去了,“太难堪了,同学都是十多岁的孩子,被他们嘲笑,受不了就退了”。她就这样保持着半文盲到五六十岁,一直都很贫困,最后死于贫困。
没人会傻到觉得美国就人人有饭吃。但摸着良心说,在美国要把自己饿死,和在中国要把自己饿死比起来,还是难了不少。那篇文章的作者不知道是不是个忧伤的左派,从头到尾好像都在咒骂这个该死的世界,和该死的美国。恕我驽钝,看了之后没领会到美国多该死,却坚定了一个想法:生命中充满了一些必须要过的坎。至少对这个穷女人来说,识字,能接受和处理信息,就是一个必须要过去的坎。如果不过去,那她不管是十五岁还是一百岁,若不去卖身,时薪就不会超过5块钱。
大部分人命运的区别,往往不在他们遇到的坎的高度,而是他们迈过这些坎时的难度。富人和穷人的孩子,若天资相同,念书应该差不了太远,但富人孩子时间充裕还有补习,穷人的孩子可能要走两个小时上学,回家要帮妈妈带弟妹,没有参考书更别谈择校费。(当然了,这个例子是我随便举的,富人的孩子可能面临更大的问题,比如他的物质诱惑太多,难有学习的动力等等,但就总的人群来说,富人的机会确实更大。)有些东西是生下来就被剥夺了。上面讲的那位女性,已经被世界剥夺了太多,她已经是重伤,谁都无权在她面对困难退缩时说:你是懦夫,是loser,活该死。或是亢奋兮兮地鼓励道:顶住啊,哪怕你重伤了,还是爬也要爬过这道坎!这是优越感爆棚的道德棍子们说的话。每个人都有处理自己生活的方式和理由。但不当道德棍子,不代表我们就不尊重以下事实:如果她爬过去了,虽不可能所有事情就一帆风顺,但逃离贫困的几率确实更高了些。
我越大越发现事件之间的联系,常常不是直线型的,而是微积分型的。直条条的道理和思维,比如“勤奋就能做到”,“或是好人就有好报”,很多情况下行不通。但另一个事实是,虽然不勤奋不见得一定就能成功,好人不见得一定有好报,但勤奋了,确实做到的几率更大,当好人,死的很衰的几率确实更小。这就是微积分了——我们无法用质来做连线题,但可以用量来做推理题。在事件的不同方面,存在着不同大大小小的积分,你一个一个去提高这种几率,结果差的可能就很小了。所谓尽人事听天命,无非就是说我做不到百分百,但至少可以把这件事尽可能朝百分之八十推动。上面那位女性,要是说她的全部命运就系于她的受教育程度,肯定是虚妄,但她若想改变一些事情,必须要试着一点点一点在各个方面提高几率,受教育是最急于解决,也是看上去比较好解决的一个方面,若她当时咬把牙忍着挺过去了,总迈出了提高几率的第一步。当然,她像我们大多数时候一样放弃了,只不过她的代价惨重,我们因为各种原因还能活着,在这里讨论此事。
这些你无法决定其难度的坎,过起来往往非常难受,有时还严峻到像重感冒一般,过得去就是免疫,过不去就是生死。大部分时候,可能无关生死,但过不去,就被永远堵在这一边,这是不变的。就像不上楼就进不了门。更倒霉的事,翻过坎时的痛苦,还往往和事件本身无关,比如那位女性,她面临的最大痛苦不是学习多难,而是屈辱。其实我挺能理解那种心情,我自己也是非常忍受不了屈辱和白眼的人,总觉得什么事情要是干到挨整的地步,那就不如不干。这个想法未必错,但有人把这个想法处理成了血性,我就活生生把它实践成了懦弱。大概是我开门的姿势不对····
总之在无数次半路放弃,偶尔一两次顶住了之后,我觉得顶住虽然很难做到,但常常是值得和必须的。我想举几个这几年里苦苦挣扎的例子,但觉得也没什么好讲的,又不精彩也无噱头。还是说结论好了。我个人的坎是:顶住是一种集中型的力量,我自己的力量不是集中型,而是发散性的,喜欢并擅长从多方面去考虑和描述一件事,却很不擅长朝一个方面努力推动一件事,但要做好事情,通常是两种力量都需要的,发散够了,需要推动的地方很多很多,目标感,意志力和行动力的薄弱都会成为我很大的掣肘。这些东西就像穷一样,有先天的成分也有自找的成分。不必为此太羞愧,因为他们就是你的一部分。既然觉得这部分不够好,心平气和努力改变就是了。到我这个年纪,根本不指望靠几年努力就能成为顶住之王,集中性力量之王,我只是想努力补上我的短板,提高点这个方向的能力,这样我处理事情的综合能力就会好一些,做好的几率也会高一些。
现在如果觉得对面的那个困难是个坎,一般会尽可能按照以下流程处理:
1先确定这是不是个坎。别把自己吓死了。大部分时候改变是可做可不做的。发散性的。还有很多时候,我们认为那个很壮烈的困难其实非常傻逼,不值一提。(比如我认识的一个小职员,偶尔需要应酬,其实他的职位并无陪酒压力,却觉得自己如果不会喝酒就毫无出路,最后把自己练成了胃出血,还觉得自己为事业付出几壮烈····)
2如果是,也得先想想能不能绕过去。人又不是永动机,随时都准备亢奋兮兮撞南墙。顶住这件事说来动人,就是因为成本太高啊。
3弄到最后确定这真是绕都绕不过去的坎,真是不撞出洞就会死的南墙了,那就没的说了,不死的前提下,咬牙顶住吧。
今年的目标之一就是逐渐熟悉和运用好这个流程——不指望百分百,努力朝百分之七八十推动吧。说出来你们可能觉得有点肉麻,就是每次我觉得熬不下去的时候,都会想到前面说的那个美国穷女人,无一次例外,因为这个暴烈的例子会给你很多顶住的动力。所以今年还有一个目标就是需要顶住时努力别想伊了——我正在努力,我正在推动,我不敢保证我以后一定不像她一样潦倒,但是既然我在做,远离她的几率,就会时不时提高千分之几个点。做事情,这点对几率的信心总要有。
心理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