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1980年那个年代,经商这件事,绝对不许随便成功。做生意的物质成本不高,但精神成本高得吓--。
所谓精神成本,包括世俗偏见、意识形态、闲言碎语。可以说,当时从体制内跳出去的人们,以及鲁莽闯荡,背负投机倒把罪名的商贩们,几乎全是视死如归、处境再坏也不过如此的敢死队员。
1980年盛夏,在北京市甘家口的一栋老旧住宅楼前,一个小贩身背军绿色挎包,手中拿着写有刷煤气灶的硬纸牌,狂烈的阳光让他有些焦虑,但想到刷一个煤气灶能挣到8毛钱,还是有点小high。
他叫张大中,时年32岁,正式身份是城郊一家供销社的电工,月薪30元。放在今天,这是大学生梦寐以求的那种既有编制又有高薪还不用看领导脸色的好工作。
这在现在人看来,不就是脑残吗?亏他运气好,楼上有位大妈冲他招手,小伙子来刷刷我家的煤气灶吧。
天黑收工回家,仔细一算账,他high不起来了。尽管刷灶赚来的收入有8元,但清漆和银粉就占了7元,一天劳累,不过1元的收入。
而张大中想要的是更多的钱,这种想法贯穿于他整个商业生涯,多年以后将大中电器卖给国美,他没要股份、没要未来,只要钱。
张父过世之后,张母独立抚养7个子女。文化大革命中,她上街贴了内容为民主和自由的大字报,毫无疑问,被定为反革命。1979年,国家开始拨乱反正,政府补偿了张家7000元,兄妹7个,每人1000元。刚刚插队回京的张大中有了对象,就把钱分成两份,一份用来结婚,一份用来创业。这钱,在他眼里那是母亲的命啊,他得以命相搏。
断断续续,张大中做了些零碎生意,一晃两年。两年时间能改变什么?张大中的过人之处在于,他给自己设定了变化。
1982年,他在自家厨房做出了60台落地灯。在那个没有宜家、曲美的年代,纯手工打造的落地灯,那就是iphone4啊,全部脱手后净赚160块,相当于他半年的工资。
信心爆棚的张大中,第二天就递交了辞职信,他要去赚钱,赚很多的钱。
张大中也不知道,此时的北京城里,有一个叫黄光裕的人也在筹谋同样的事情,赚钱。
△2△
不同于有着稳定工作的张大中,黄光裕是一个无钱无势无学历的三无北漂青年,貌不惊人又不修边幅,跟着哥哥,顶着投机倒把的风险赚了一笔钱,后来辗转到了北京,一心想着做更大的生意。
前门珠市口,兄弟俩盘下一座两层小楼,取了个名字叫国美,专卖各类服装。谁料服装生意并不好做,发愁的黄光裕发现旁边几家卖电器的店铺生意不错,就有心模仿。
1987年元旦,兄弟俩转行了,国美服装店变成了国美电器商店。三无北漂黄光裕是怎么弄到货的,是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更神奇的是,第二年,他进了中-国人民大学,摇身一变成了大学生,多好的励志故事啊。
黄光裕的商人和学生双重身份颇为传奇;那边厢,张大中的张记电器铺则为他赚到了50000元的积蓄。就在黄光裕依稀摸到了未来脉搏的同时,张大中则直接打开了通往未来的大门。
1987年,张记电器铺开设的第二家分店得到了政策承认,他不用再担心被工商局叫过去喝茶了,为了这小小的自由,他曾经是他们那个圈子里被约谈次数最多的开山者。
直到多年后,家电圈子里爆发的那些骇人听闻的故事,往往绕不开几个人的名字。他们都是体制的叛逃者,成功之后的事情,反而随便起来。
比如陈晓。此人命途多舛。1岁时,患小儿麻痹,一条腿残废;10岁,父亲去世;高中,恰逢文化大革命,学业中断;1978年恢复高考,成绩优异,可因身体原因遭报考大学拒绝。
虽然行动不便,他却喜欢到处跑动,简直哪壶不开提哪壶,缺什么就爱什么。这位爱跑江湖的拐侠,显然比郭靖的那位失明又瘸腿的大师父更能折腾。
当时彩电热潮初起,供不应求,政府规定凭票供应,或者搭配滞销商品购买。陈晓灵光闪现,把滞销商品兜售到偏远地区,将搭配的彩电留下销售给上海市民。只此一招,利润大增。上海南汇县商业局闻声而动,点名要这个奇人。
商业局下属有个南汇县家电批发站。陈晓到任,更名为永乐家电批发总公司,就是后来闻名上海滩的永乐电器。他担任永乐常务副总经理,迅速将永乐销售额带至18亿元。可当他决意扩大战果时,公司高层投资失误,葬送了企业前程。
1996年,政策收紧,永乐公司资金链骤然紧张,陷入困境,濒临破产。彼时,国企改制盛行一时。陈晓自筹40万,联合46名意气相投的下属,以总价1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和放弃买断工龄的巨额资金,买下永乐品牌,自谋生路,重新创业。
△3△
1984年,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生张近东,按照规定被分配到教育体系。但他主动请求进入企业,到南京市鼓楼区属国企豪威当文员。
工作之余,他承揽了些空调安装工程,获利不菲。一天,张近东与同事从青岛出差返程,先坐船到上海,然后转乘火车回南京。等火车期间,他们到百乐门闲逛,在一家咖啡店喝咖啡,结账时居然花费100元他一个月的工资。
张近东第一次发现自己的工作是多么微不足道啊,简直连打酱油都不如。回到南京,他立刻行动起来,利用业余时间,开了一家咖啡厅。事实上,这家咖啡厅也并未改变他的生活质量,倒是结识了一个朋友,卞国良,此人为春兰空调南京办事处主任。卞国良悄声提议,哥们儿,我有个好生意。张近东凑上前去,空调?卞主任眉眼一闪,正是。
这一年,空调属于奢侈品,堪称暴利,商场垄断经销。但商场并不注重售后服务。有了关系,看准了市场。张近东正式辞职,成立了一家小公司,专营空调。
公司挂上两块牌子苏宁家电和春兰南京专营店。张近东考虑到春兰彼时是国内空调第一品牌,有利于苏宁品牌形象。而他也无意间开创了中-国家电领域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空调专卖店。
初始,他野心不大,也不敢大。不过凭借商业嗅觉,这位中文系学生讲述了一个靠胆量发家的财富故事。张近东租下宁海路60号的一间门面,年租金7万元对只有10万启动资金的他非常冒险。
苏宁挂牌时,除过往行人抬头观望,南京同行几大国有商场都没有注意到它的诞生和存在。国营商场自命不凡,可是不多久,它们的好日子便被后者抢去。
苏宁第一年做到了6000万元。张近东至今记得,出差深圳,席间一位供应商感叹:现在百万富翁不稀罕,深圳已有千万富翁。听闻这话,张近东默默多喝了两杯酒,心里却偷着乐:我也挣到了1000万。这一年,他2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