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故事大全6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6篇关于高考的故事,供各位参考,希望您能喜欢。高考的故事大全(1):
自私地去高考
一位老师曾经在课上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
我们的一个学长,姓李,家中贫困,当时是他们家乡的小山村里有史以来第一位大学生。因此,跟许多故事里说的一样,这位李学长发愤图强,以优异的成绩毕了业,并开始在一个不错的企业里工作。李学长很兴奋地打电话给老师告诉其近况。老师问他:你每个月的工资都怎么分配的?学长说:我只留500元自己用,其他的都寄回家给父母和正在念高中的妹妹。用500元在那个城市生活的概念就是,只能花200元租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巴掌大的小屋子,剩下的300元还必须省吃俭用。而对当地很多女大学生来说,300元只够她们一个月的正餐吃喝,还不包括零食。可想而知,学长的生活辛苦到了什么程度。
在听完学长的话后,老师说:你这样不累吗?你必须多留些钱给自己,让自己多享受,过得轻松些。学长不解,说:可是家人为我付出了那么多,我不能那么自私啊。
听到这里,我们都打从心眼儿里佩服这位学长,同时也对老师说的话存有质疑。老师说:你们真的认为这种所谓的舍己为人的忘我精神是最好的吗?如果他继续这样下去,你们觉得会发生什么事呢?老师又继续把故事说下去:
在学长打完这个电话后过了几个月,他又给老师来电话了:老师,我觉得好累。现在村里的人都知道我能挣钱了,就不时到我家借钱,爸妈根本就不知道我的状况,总是慷慨地借给别人,然后又问我要;妹妹说她现在对音乐很感兴趣,想让我给她买个小提琴,并供她读音乐学院,我真是烦透了!
说到这里,老师意味深长地对我们说:现在,你们该明白了吧。并不是说舍己为人不好,但就算是超人,也应付不了别人的索取无度。所以当你要为人时,首先须想到为我,只有先满足了自己的需要,才有精力去满足别人的需要。否则,一味地牺牲奉献没几个人受得了。
这个故事同样适用于高考生。
很多考生说他们高考是为了不辜负家人的期望,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了他们学习的动力。但他们也发现:当学习成绩好的时候,家人对他们的期望就会增多,总是盼望他们能考上北大、清华一类的名校,光宗耀祖,这使他们的压力越来越大。当成绩差的时候,有些父母表现得极其失望,并不断打击他们,给他们施压;有些父母虽表现得很体贴并且小心翼翼,却更让他们感到愧疚,更有压力。长期下去,只会使他们负担越来越重,不仅影响学习成绩,更影响其身心健康。
我们应该从上面的故事得到教训高考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为了将来的发展,我们可以自私地去高考。
像李学长那样,村里人对他的误解是他有能力挣钱,所以必定家资丰厚,自己去借钱即使不还他也不会计较。家里人对他的误解是他每个月赚那么多钱,肯定不会计较借些钱给别人,再说都是乡里乡亲,还能让我们有面子。妹妹对他的误解是哥哥能挣钱了,也一定有能力送我上音乐学院。这些误解其实都是他自己造成的,他在潜意识里必定有虚荣心,只想让村里人和家里人看到他优秀风光的一面,自己在背后要付出的代价却只字不提,所以最后只能打落门牙和血吞。同样的,为了别人和虚荣心而学习、考试,你迟早有一天会被别人的闲言碎语和期望所吞没。
所以,我们应该确立好自己的目标,要知道,高考只是实现自己目标的一个过程而已。不是只有考上北大、清华一类的名校才有成功的可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作出最好的选择,让自己以轻松的状态面对将来的挑战,才能更稳当、更持久地走在人生的道路上。
高考的故事大全(2):
用脚高考圆了大学梦
2005年高考,湖北荆门有一名考生用脚答题,并取得了优秀的成绩。然而,因为他失去了双臂,没有被大学录取。直到新生入学半个月后,经湖北省省长的关心,他才终于走进了大学的校园。这名18岁的无臂少年名叫程小瑞,是今年湖北大学录取的最后一名统招生,有人称他是我国高考历史上用脚参考第一人。
无臂少年的艰难求学路
程小瑞家住湖北省荆门市沈集镇。读小学三年级时的一天下午,程小瑞放学回家,在经过一个设在路边的配电室时,他和几个年幼无知的孩子看到电线杆上挂着一个庞然大物,很像硕大的螃蟹。出于好奇,他和伙伴们走了进去,争着向上攀登,程小瑞抢在前面。没想到刚靠近电线杆,他就被露天变压器强大的高压电流击倒,两条胳膊被烧得焦烂,手掌被电击出两个窟窿。邻居们发现后,立即把他送到医院。医生说,为了保住生命,程小瑞的双手必须尽快锯掉。当他醒来时,双手已经永远地离他而去。
年仅9岁的程小瑞不幸失去了双臂,与死神擦肩而过。这是一名少年无法承受的致命打击,是一颗稚嫩的心灵难以面对的残酷现实。看到病房里的小朋友高兴时的手舞足蹈,他感到自己没有希望了。好几次,他哭着问医生:没有双手,活着还有用吗?父亲抱着儿子说:别着急,有办法,有办法的程小瑞痴痴地瞪大了双眼:妈妈,有什么办法吗?母亲忍着泪说:瑞儿,你没有了双手,但你还有双脚呀,这就是你的希望啊!
说着,母亲买来纸笔,把纸铺在病床上,把笔插在程小瑞的脚趾间,教儿子用脚写字。虽然程小瑞失去了双臂,但大脑是健全的,还是像过去一样聪明伶俐。母亲不忍心将残疾的不幸重叠在孩子的心灵上。但是,没有手臂又如何写字学习?
刚开始,母亲试着让程小瑞用嘴衔笔写字。尽管铅笔很短,牙齿还是难以控制笔杆,字写得歪歪斜斜不成形。写不了一会儿,程小瑞就脖子酸痛,头昏脑胀,眼花目眩,口水顺着笔杆淌到了纸上。
母亲又找来布条,将铅笔牢牢地绑在程小瑞的脚趾上。通过一段时间的反复练习,程小瑞终于可以将简单的一横一竖聚拢到十字方格内。三个月后出院时,程小瑞已能比较熟练地用脚写字了。
从此,9岁的程小瑞开始了艰辛而顽强的求学之路。休学两个月间,伤残尚未痊愈,他就苦学苦练,基本上可以用双脚替代双手翻书、写字、吃饭、刷牙、梳头,生活也开始学着自理了。
不久,程小瑞就向父母嚷着要上学。为让程小瑞到学校接受正规教育,母亲跑了整整一个星期,校长不相信一个无臂的孩子还能够读书,借故推辞。母亲陪尽了笑脸,道尽了好话,学校才重新接纳他去上学。此后每天早上,母亲6点钟便起床,为程小瑞穿衣、洗漱、喂饭。程小瑞上学要走五六里崎岖的山路,母亲担心他摔倒了起不来,就常常陪着去学校,并把班里的炉火烧旺后才一路小跑赶回去洗衣服,做饭忙家务。
令人惊奇的是,程小瑞的学习成绩并未受影响。课堂上,他无法记笔记,就抢着回答问题。放学后,他就借同桌的笔记,坐在家里用脚抄。小学时期的那段非常岁月,他是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百般呵护下度过的:看到他脸上有鼻涕,同学们主动帮他擦掉;上厕所时,伙伴们帮他解裤子;放学回家时,同桌会主动帮他背书包。重返课堂,让程小瑞倍感大家庭的温馨,集体的温暖和师生的期望,无疑给程小瑞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从那时起,他就暗自下决心不能辜负好心人的一片真情。程小瑞的学习成绩一直在全校名列全茅,小学毕业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被沈集第二初级中学录取。
2002年,程小瑞又以585分的优异成绩考入重点高中沙洋中学。学校离家太远,程小瑞住读遇到了许多困难。在长期艰难的求学过程中,他的独立生活能力锻炼得越来越强,基本上实现了生活自理。用脚吃饭,用脚梳头,用脚敲电脑,用脚跟朋友们下象棋。在沙洋中学这所具有优良传统和严谨学风的校园里,程小瑞如鱼得水,学校特别为他专门配制了桌腿锯短的特制课桌,安排品学兼优的同学和他同桌,冬天看到他的脚冻伤时,同学们主动为他暖脚。
高考的故事大全(3):
用脚高考圆了大学梦
2005年高考,湖北荆门有一名考生用脚答题,并取得了优秀的成绩。然而,因为他失去了双臂,没有被大学录取。直到新生入学半个月后,经湖北省省长的关心,他才终于走进了大学的校园。这名18岁的无臂少年名叫程小瑞,是今年湖北大学录取的最后一名统招生,有人称他是我国高考历史上用脚参考第一人。
无臂少年的艰难求学路
程小瑞家住湖北省荆门市沈集镇。读小学三年级时的一天下午,程小瑞放学回家,在经过一个设在路边的配电室时,他和几个年幼无知的孩子看到电线杆上挂着一个庞然大物,很像硕大的螃蟹。出于好奇,他和伙伴们走了进去,争着向上攀登,程小瑞抢在前面。没想到刚靠近电线杆,他就被露天变压器强大的高压电流击倒,两条胳膊被烧得焦烂,手掌被电击出两个窟窿。邻居们发现后,立即把他送到医院。医生说,为了保住生命,程小瑞的双手必须尽快锯掉。当他醒来时,双手已经永远地离他而去。
年仅9岁的程小瑞不幸失去了双臂,与死神擦肩而过。这是一名少年无法承受的致命打击,是一颗稚嫩的心灵难以面对的残酷现实。看到病房里的小朋友高兴时的手舞足蹈,他感到自己没有希望了。好几次,他哭着问医生:没有双手,活着还有用吗?父亲抱着儿子说:别着急,有办法,有办法的程小瑞痴痴地瞪大了双眼:妈妈,有什么办法吗?母亲忍着泪说:瑞儿,你没有了双手,但你还有双脚呀,这就是你的希望啊!
说着,母亲买来纸笔,把纸铺在病床上,把笔插在程小瑞的脚趾间,教儿子用脚写字。虽然程小瑞失去了双臂,但大脑是健全的,还是像过去一样聪明伶俐。母亲不忍心将残疾的不幸重叠在孩子的心灵上。但是,没有手臂又如何写字学习?
刚开始,母亲试着让程小瑞用嘴衔笔写字。尽管铅笔很短,牙齿还是难以控制笔杆,字写得歪歪斜斜不成形。写不了一会儿,程小瑞就脖子酸痛,头昏脑胀,眼花目眩,口水顺着笔杆淌到了纸上。
母亲又找来布条,将铅笔牢牢地绑在程小瑞的脚趾上。通过一段时间的反复练习,程小瑞终于可以将简单的一横一竖聚拢到十字方格内。三个月后出院时,程小瑞已能比较熟练地用脚写字了。
从此,9岁的程小瑞开始了艰辛而顽强的求学之路。休学两个月间,伤残尚未痊愈,他就苦学苦练,基本上可以用双脚替代双手翻书、写字、吃饭、刷牙、梳头,生活也开始学着自理了。
不久,程小瑞就向父母嚷着要上学。为让程小瑞到学校接受正规教育,母亲跑了整整一个星期,校长不相信一个无臂的孩子还能够读书,借故推辞。母亲陪尽了笑脸,道尽了好话,学校才重新接纳他去上学。此后每天早上,母亲6点钟便起床,为程小瑞穿衣、洗漱、喂饭。程小瑞上学要走五六里崎岖的山路,母亲担心他摔倒了起不来,就常常陪着去学校,并把班里的炉火烧旺后才一路小跑赶回去洗衣服,做饭忙家务。
令人惊奇的是,程小瑞的学习成绩并未受影响。课堂上,他无法记笔记,就抢着回答问题。放学后,他就借同桌的笔记,坐在家里用脚抄。小学时期的那段非常岁月,他是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百般呵护下度过的:看到他脸上有鼻涕,同学们主动帮他擦掉;上厕所时,伙伴们帮他解裤子;放学回家时,同桌会主动帮他背书包。重返课堂,让程小瑞倍感大家庭的温馨,集体的温暖和师生的期望,无疑给程小瑞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从那时起,他就暗自下决心不能辜负好心人的一片真情。程小瑞的学习成绩一直在全校名列全茅,小学毕业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被沈集第二初级中学录取。
2002年,程小瑞又以585分的优异成绩考入重点高中沙洋中学。学校离家太远,程小瑞住读遇到了许多困难。在长期艰难的求学过程中,他的独立生活能力锻炼得越来越强,基本上实现了生活自理。用脚吃饭,用脚梳头,用脚敲电脑,用脚跟朋友们下象棋。在沙洋中学这所具有优良传统和严谨学风的校园里,程小瑞如鱼得水,学校特别为他专门配制了桌腿锯短的特制课桌,安排品学兼优的同学和他同桌,冬天看到他的脚冻伤时,同学们主动为他暖脚。
高考的故事大全(4):
我的高考经历
1978年我去考大学。在此之前,我只上过一年中学,还是十二年前上的,中学的功课或者没有学,或者全忘光。家里人劝我说:你毫无基础,最好还是考文科,免得考不上。但我就是不听,去考了理科,结果考上了。家里人还说,你记忆力好,考文科比较有把握。我的记忆力是不错,一本很厚的书看过以后,里面每个细节都能记得,但是书里的人名地名年代等等,差不多全都记不得。
我对事情实际的一面比较感兴趣:如果你说的是种状态,我马上就能明白是怎样一种情形;如果你说的是种过程,我也马上能理解照你说的,前因如何,后果则会如何。不但能理解,而且能记住。因此,数理化对我来说,还是相对好懂的。最要命的是这类问题:一件事,它有什么样的名分,应该怎样把它纳入名义的体系或者说,对它该用什么样的提法。众所周知,提法总是要背的。我怕的就是这个。文科的鼻祖孔老夫子说,必也正名乎。我也知道正名重要。但我老觉得把一件事搞懂更重要我就怕名也正了,言也顺了,事也成了,最后成的是什么事情倒不大明白。我层次很低,也就配去学学理科。当然,理科也要考一门需要背的课程,这门课几乎要了我的命。我记得当年准备了一道题,叫做十次路线斗争,它完全是我的噩梦。每次斗争都有正确的一方和错误的一方,正确的一方不难回答,错误的一方的代表人物是谁就需要记了。你去问一个基督徒:谁是你的救主?他马上就能答上来:他是我主耶稣啊!我的情况也是这样,这说明我是个好人。若问:请答出著名的十大魔鬼是谁?基督徒未必都能答上来好人记魔鬼的名字干什么。我也记不住错误路线代表人物的名字,这是因为我不想犯路线错误。但我既然想上大学,就得把这些名字记住。十次路线斗争比这里解释的还要难些,因为每次斗争都分别是反左或反右,需要一一记清,弄得我头大如斗。坦白说,临考前一天,我整天举着双手,对着十个手指一一默诵着,总算是记住了所有的左和右。但我光顾了记题上的左右,把真正的左右都忘了,以后总也想不起来。后来在美国开车,我老婆在旁边说往右拐,或者往左拐我马上就想到了陈独秀或者王明,弯却拐不过来,把车开到了马路牙子上,把保险杠撞坏。后来改为揪耳朵,情况才有好转,保险杠也不坏了可恨的是,这道题还没考。一门课就把我考成了这样,假如门门都是这样,肯定能把我考得连自己是谁都忘掉。现在回想起来,幸亏我没去考文科幸亏我还有这么点自知之明。如果考了的话,要么考不上,要么被考傻掉。我当年的考友里,有志文科的背功都相当了得。有位仁兄准备功课时是这样的:十冬腊月,他穿着件小棉袄,笼着手在外面溜达,弓着个腰,嘴里念念叨叨,看上去像个跳大神的老太婆。你从旁边经过时,叫住他说:来,考你一考。他才把手从袖子里掏出来,袖子里还有高考复习材料,他把这东西递给你。不管你问哪道题,他先告诉你答案在第几页,第几自然段,然后就像炒豆一样背起来,在句尾断下来,告诉你这里是逗号还是句号。当然,他背的一个字都不错,连标点都不会错。这位仁兄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一所著名的文科大学对这种背功,我是真心羡慕的。至于我自己,一背东西就困,那种感觉和煤气中du以后差不太多。跑到外面去挨冻倒是不困,清水鼻涕却要像开闸一样往下流,看起来甚不雅。我觉得去啃几道数学题倒会好过些。说到数学,这可是我最没把握的一门课,因为没有学过。其实哪门功课我都没学过,全靠自己瞎琢磨。物理化学还好琢磨,数学可是不能乱猜的。我觉得自己的数学肯定要砸,谁知最后居然还及了格。听说那一年发生了一件怪事:京郊某中学毕业班的学生,数学有人教的,可考试成绩通通是零蛋,连个得零点五分的都没有。把卷子调出来一看,都答得满满的,不是白卷。学生说,这门课听不大懂,老师让他们死记硬背来的。不管怎么说吧,也不该都是零分。后来发现,他们的数学老师也在考大学,数学得分也是零。别人知道了这件事都说:这班学生的背功真是了得。不是吹牛,要是我在那个班里,数学肯定得不了零分老师让我背的东西,我肯定记不住。既然记不住,一分两分总能得到。高考的故事大全(5):
自私地去高考
一位老师曾经在课上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
我们的一个学长,姓李,家中贫困,当时是他们家乡的小山村里有史以来第一位大学生。因此,跟许多故事里说的一样,这位李学长发愤图强,以优异的成绩毕了业,并开始在一个不错的企业里工作。李学长很兴奋地打电话给老师告诉其近况。老师问他:你每个月的工资都怎么分配的?学长说:我只留500元自己用,其他的都寄回家给父母和正在念高中的妹妹。用500元在那个城市生活的概念就是,只能花200元租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巴掌大的小屋子,剩下的300元还必须省吃俭用。而对当地很多女大学生来说,300元只够她们一个月的正餐吃喝,还不包括零食。可想而知,学长的生活辛苦到了什么程度。
在听完学长的话后,老师说:你这样不累吗?你必须多留些钱给自己,让自己多享受,过得轻松些。学长不解,说:可是家人为我付出了那么多,我不能那么自私啊。
听到这里,我们都打从心眼儿里佩服这位学长,同时也对老师说的话存有质疑。老师说:你们真的认为这种所谓的舍己为人的忘我精神是最好的吗?如果他继续这样下去,你们觉得会发生什么事呢?老师又继续把故事说下去:
在学长打完这个电话后过了几个月,他又给老师来电话了:老师,我觉得好累。现在村里的人都知道我能挣钱了,就不时到我家借钱,爸妈根本就不知道我的状况,总是慷慨地借给别人,然后又问我要;妹妹说她现在对音乐很感兴趣,想让我给她买个小提琴,并供她读音乐学院,我真是烦透了!
说到这里,老师意味深长地对我们说:现在,你们该明白了吧。并不是说舍己为人不好,但就算是超人,也应付不了别人的索取无度。所以当你要为人时,首先须想到为我,只有先满足了自己的需要,才有精力去满足别人的需要。否则,一味地牺牲奉献没几个人受得了。
这个故事同样适用于高考生。
很多考生说他们高考是为了不辜负家人的期望,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了他们学习的动力。但他们也发现:当学习成绩好的时候,家人对他们的期望就会增多,总是盼望他们能考上北大、清华一类的名校,光宗耀祖,这使他们的压力越来越大。当成绩差的时候,有些父母表现得极其失望,并不断打击他们,给他们施压;有些父母虽表现得很体贴并且小心翼翼,却更让他们感到愧疚,更有压力。长期下去,只会使他们负担越来越重,不仅影响学习成绩,更影响其身心健康。
我们应该从上面的故事得到教训高考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为了将来的发展,我们可以自私地去高考。
像李学长那样,村里人对他的误解是他有能力挣钱,所以必定家资丰厚,自己去借钱即使不还他也不会计较。家里人对他的误解是他每个月赚那么多钱,肯定不会计较借些钱给别人,再说都是乡里乡亲,还能让我们有面子。妹妹对他的误解是哥哥能挣钱了,也一定有能力送我上音乐学院。这些误解其实都是他自己造成的,他在潜意识里必定有虚荣心,只想让村里人和家里人看到他优秀风光的一面,自己在背后要付出的代价却只字不提,所以最后只能打落门牙和血吞。同样的,为了别人和虚荣心而学习、考试,你迟早有一天会被别人的闲言碎语和期望所吞没。
所以,我们应该确立好自己的目标,要知道,高考只是实现自己目标的一个过程而已。不是只有考上北大、清华一类的名校才有成功的可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作出最好的选择,让自己以轻松的状态面对将来的挑战,才能更稳当、更持久地走在人生的道路上。
高考的故事大全(6):
带着双脚去高考
这个勇士每次在人生快要支撑不住的时候,都会对着呼啸而来的火车大喊:你若撒野,今生我把酒奉陪。
⊙如果没有双手,就让我用脚描绘世界吧
1986年,姜旭出生在辽宁省阜新市的一个小镇上。刚来到人世的他,就被确诊为混合型脑瘫,上半身基本失去功能。
姜旭4岁那年,竟奇迹般地用脚把一个玩具小火车拆卸,然后又用脚组装好。母亲宋桂琴看着眼前的一切惊喜极了,她决定教儿子用脚写字、画画。家里穷,买不起书本,母亲就捡来烟盒在上面教姜旭认字。没想到儿子学得很快,几个月过去,烟盒上竟写满600多个汉字,姜旭全部熟记。
上学时,姜旭用脚记笔记,成绩却好得惊人,第一、二名在他身上交替出现。课间,姜旭不敢去厕所,生怕时间不够耽误上课。有一次,他真的挺不住了,刚从厕所出来,上课的铃声就响了。边走边摔,边摔边爬,到教室后,全身都脏了。这种心酸的镜头经常出现在他身上。可他却对自己说,世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条生活之路。他坦然接受命运赐予的一切。
他喜欢画画,初二那年的冬天,他画了幅《八骏图》。那时北方的冬天有着刺人心骨的冷,姜旭夹着画笔的左脚长了一层又一层冻疮,有时会失去知觉。但他太渴望奔驰了,这幅临摹的《八骏图》画得很传神,去参加辽宁省青少年书画大赛,竟得了三等奖。
所有花开都静止,我也能闻到你芬芳
姜旭上高中那年的元旦,父亲彻底抛弃他和母亲,消失了。姜旭那天回到家中,看见母亲正含着泪包饺子,母亲说:让他走吧,每个人都有选择幸福的权利。
姜旭默默回到房间,脚趾被钢笔磨出的水泡终于流出了血和脓。放学时,本来走路就摇摇晃晃的他,跌倒好几次,膝盖青了,脸擦破了,可这一切与此时内心的荒凉相比,变得微不足道。
父亲走后,家中彻底失去了经济来源。母亲为了照顾他,无法出去工作。母子俩只能靠每月150元的低保金生存。
母亲每月花40块钱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小棚子带着他生活。每天吃的菜,都是在菜市场关门时捡回来的烂菜叶。即使是烂菜叶,母亲也不舍得吃一口,经常一个馒头蘸大酱就是一顿饭。
高中三年,姜旭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由于长期大幅度弯腰用脚写字,经常腰疼得头冒大汗。他找到一根5厘米宽的木头垫在褥子下,每晚他躺在这根木头上睡觉,让腰部的疼痛得到缓解。
高二那年,姜旭得了急性肠炎。没钱去打点滴,母亲就给他买了痢特灵。脱水过度的姜旭犹豫良久对母亲说:同学告诉我,拉肚子只要吃煮鸡蛋就能好。半晌,姜旭看见母亲一只手握着5毛钱,一只手蒙住眼睛在屋外抽泣,姜旭踉跄着抱住母亲,哭喊道:妈,你别难过了,我再也不要鸡蛋了母亲回过身与儿子抱头痛哭。这一刻,他们共同承担着贫穷、苦难,但相依为命这四个字在他们心中又是那样神圣和美好。
⊙风沙无法搁浅希望,坚强让生活闪闪发光
2008年的高考如期而至,姜旭被允许使用特殊桌椅,在答题卡上只打钩来完成考试。
考数学那天,阜新突降暴雨,在赶往考场的路上,由于道路泥泞,他们拦不到一辆出租车,母子俩在齐腰的雨水中滚打,姜旭也第一次因身体的残疾感到了无助的绝望。在考试开始前的最后三分钟,姜旭赶到考场,衣服已全部湿透,冻得瑟瑟发抖。当姜旭的脚刚夹起笔时,他的腿突然抽筋,无奈之下,他放弃了数学考试。
即使这样,姜旭也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证券与期货专业,成为他和母亲梦寐以求的大学生。
2008年10月31日,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沈阳市皇姑区中心医院免费为姜旭做了FSPR一期手术。手术很成功,姜旭僵硬了20多年的上半身动起来了!
对于一个视人生感受为最宝贵财富的人来说,欢乐和痛苦都是收入,他的账本上没有支出。姜旭是生活的勇士,这个勇士每次在人生快要支撑不住的时候,都会对着呼啸而来的火车大喊:你若撒野,今生我把酒奉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