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的故事大全6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6篇关于手艺的故事,供各位参考,希望您能喜欢。手艺的故事大全(1):
托尔斯泰的手艺
一个谈笑风生的场合,有人调侃托尔斯泰:你除了会写小说,还能干什么?
当时在场的人都觉得这句玩笑话说得太过分了,而且也不是事实。大家都知道偌大一个雅司纳亚波良纳庄园里的每一项农活,托尔斯泰都能拿得起来,不然他怎么管理近百名农奴,并为他们指派活计?俄国画家列宾曾画过一幅闻名世界的《托尔斯泰在耕地》的油画,列宾为这幅画准备了三个月,每天躲在一条壕沟里,靠沟沿上的灌木遮挡着偷看托尔斯泰犁地因为托翁不喜欢别人为他画像。托尔斯泰一向教导家人:自己的生活自己打理,凡是自己能干的都要自己动手。他每天早晨都要自己拖着雪橇为楼里送水,他家的桌布、沙发垫子也是他的妻子索菲亚安德列耶夫娜亲手织的。托尔斯泰还曾经是一名出色的军官,指挥一个连队英勇地参加了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并获得了四级安娜勋章,以及保卫塞瓦斯托波尔、18531856战争纪念奖章。可当时已年近花甲的托尔斯泰,并没有对朋友的嘲讽还嘴,他未吭一声地回到家里,就忙了起来。他的车间紧挨着书房,当中一张大木台子上摆放着榔头、钳子、钢锯、锉刀等工具,墙上挂着干活时戴的围裙他为回应朋友的调侃,亲手制作了一双漂亮而结实的高筒牛皮靴,郑重地送给了大女婿苏霍金。苏霍金不舍得将老岳丈送的这么珍贵的礼物穿在脚上,便将皮靴摆上了书架。当时,《托尔斯泰文集》已经出版了十二卷,他给这双皮靴贴上标签第十三卷。此举在文化圈立刻传为佳话。托翁知道后哈哈大笑,并说:那是我自己最喜欢的一卷。托翁乘兴又做了一双半高筒牛皮靴,送给了好友诗人费特。费特灵机一动,当即付给托尔斯泰6卢布,并开了一张收据:《战争与和平》的作者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伯爵,按鄙人订货,制成皮靴一双,厚底、矮跟、圆筒。今年1月8日他将此靴送来我家,为此收到鄙人所付费用6卢布。从翌日起鄙人即开始穿用,足以说明此靴手工之佳。空口无凭,立字为证。1885年1月15日。后面还有费特的亲笔签名,并加盖了印章。手艺是精神的标记,行为体现了一个人的思想面貌。现代年轻人厌恶体力劳动,拒绝学习和掌握一门手艺。不管喜欢和不喜欢读书的人,读得好和读得不好的人,都一窝蜂地往上大学这一条道上挤,正应了契诃夫的话:大学培养各种才能,包括愚蠢在内。而托尔斯泰,被誉为全人类的骄傲。他的全集出版了90卷,是每一个作家必读的百科全书、文学艺术中的世界性学校,其精神之丰富、深邃、博大,为世人所叹服。况且又货真价实的是出身贵族,可以顺理成章地当个令现代人无比羡慕的精神贵族,而最让托翁深恶痛绝的也正是这种贵族意识。他比国家废除农奴制早4年解放了自己庄园里的农奴,他一直把属于自己的土地转赠给农民。他让自己的作品自由地、任由想出版它的人们去出版,他不求报偿的做法,使家人跟他一次次闹僵。在82岁时他离家出走,想去当个农民,过一种自食其力的生活,在普通的劳动者中间度过残年。有一次托翁路过码头,被一位贵夫人当作搬运工,叫过去扛箱子。他为贵夫人搬运完箱子还得到了5戈比的奖赏。这时码头上有人认出了托尔斯泰,他的大胡子和身上那件自己设计的托尔斯泰衫,太好辨认了。于是许多人围过来向他问好,那位贵夫人见状无地自容,还想要回那让她蒙羞的5戈比,却被托尔斯泰拒绝了:这是我的劳动所得,我很看重这个钱,不在乎有多少。伟大的精神导致伟大的劳动,强有力的劳作培养强有力的精神,正如钻石研磨钻石。本是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却用自己的一生证实:体力劳动是高贵而有益的。轻视体力劳动和手艺,只说明精神贫弱,思想空虚。手艺的故事大全(2):
谁的手艺好
张三是个小偷,他还带了麻瓜和狗蛋两个徒弟。这天张三想试试两徒弟手艺学得怎样,就对麻瓜和狗蛋说:今夜你俩分别去外面偷一样东西回来,看看你们谁的手艺好。两人爽快地答应了。
入夜后,两人先后出去了。半夜时分,麻瓜满头大汗地扛着个麻袋先回来了。张三一看,心里乐开了花,暗道这麻瓜还真行,出去一趟收获颇丰啊!便让他把麻袋打开,哪知这一看,张三眉头一下子拧成了疙瘩,原来麻袋里装的是一个脏兮兮的旧马桶。麻瓜边把马桶往外掏还边说:师父,您教我们偷东西要偷有分量的东西,这马桶重得很,而且您每天都用得着,徒弟就把这宝贝孝敬给您了。张三一听鼻子差点气歪了,心想这小子也太傻了吧,但转念一想,也罢,能把马桶偷回来,手艺算不错了!
这时,狗蛋也回来了,把手上的东西往桌子上一放:师父,我把一大户人家的报警器给偷回来了。赶明夜,咱们就可以长驱直入去他家了。张三听罢,腾地站起身,两眼放光:好家伙,竟能把报警器都给偷来,行,还是你手艺高!
麻瓜看师父对自己是大皱眉头,对狗蛋却是赞不绝口,再也不吭声了,默默地退出了房间。
又过了半个时辰,张三正在睡梦中,忽然迷迷糊糊听见有人敲门,起身开门一看,竟是麻瓜又扛着一个大麻袋站在外面。进屋后,麻瓜把麻袋往地上一放,喘着粗气说:师父,猜猜我给你偷来了啥宝贝?看张三一脸茫然,麻瓜得意地说:师父,我趁着前面小区保安打盹的时候,将他人给偷来了。赶明夜,整个小区,我们都可以长驱直入了哦。
手艺的故事大全(3):
别惹手艺人
民国初年,鲁中沂山镇有个富豪叫李天翔,他名义上是个生意人,实际上是聚粮寨土匪的幕后老板。他住着高墙大院,豢养着看家护院的武装打手,有自己的碉楼,碉楼上伸着十几条快枪,官府都怕他。
镇上有三个结拜的手艺人:铁匠王大贵、木匠李二娃、石匠郑三炮。三人和李天翔本无纠葛,偏偏李天翔酒后在集市上撒野,一脚踢死了王大贵的老爹。对他来说,踢死个小百姓就如同踩死个蚂蚁,他怕他们闹事,就嘱咐手下,随便赔点银子,要是王大贵敢来闹事,就好好收拾他。 王大贵带着李二娃、郑三炮果然找上门来,只是条件出乎李天翔的意料。王大贵提出,李家是大户,能不能施舍李家村南树林中的一棵老榆树,他让人给他爹打口好棺材。李天翔听了,鼻子哼了一声,挥挥手,算是答应了。 过了几天,李天翔带着几个带枪的随从喝酒归来。路过王大贵家时,听到里面传来乒乒乓乓的声音,他一拐弯就进了王大贵的院子。只见王大贵正在帮着李二娃干木匠活,那棵老榆树已经被修理成小房梁一般光滑,截成了一大段,又被大锯剖成两半儿,李二娃拿着凿子正在一半木材上挖槽。 李天翔问王大贵:大贵,你不是说用我家的老榆树给你爹打棺材吗?怎么你爹都埋上了,这榆树还在这里?王大贵不冷不热地说:天这么热,要等到棺材打完,人都能臭了。我们先草草把老人家葬了,等到五七大祭时,再给老人家换上打制的新棺材。 回去的路上,李天翔越想越不对劲:打棺材,应该把木头解成木板才对,他们怎么把圆木剖成两半,还在剖面上挖槽呢?这帮穷鬼借着给他爹打棺材的名义要的榆树,这八成是打成家具偷偷卖钱啊!李天翔越想越气,就打发了几个手下去王大贵家问个究竟。 时辰不大,几个手下回来了,为首的对李天翔说:老爷,王大贵那几个穷鬼真他妈的是穷讲究,说要给他爹打个棺椁,就是大棺材里面还套着个半圆盖的小棺材,挖槽就是为了打制半圆的棺椁盖呢。 李天翔摆摆手说:算了,反正那棵榆树送给他了,让他们穷折腾去吧。倒是听说九山坑那边的穷鬼闹暴动闹得厉害,你们几个通知山上,要提防着点,再就是碉楼上要警醒着点。 那个手下拍着胸脯说:老爷,穷鬼闹暴动,咱们也见过几回了,拿着锄头、扁担,顶多有几杆鸟铳、土枪,就是来了,对着咱这高墙大院厚铁门,那也是鸡蛋碰石头。 李天翔点点头,咬着牙说:说得好,我们这边有事,一发信号,山上的弟兄们很快就能赶到,里应外合,sha他个干干净净! 说归说,九山坑那边传来的消息越来越可怕,暴动的农民抢地主老财的家产,烧毁他们的地契,有几个地主老财还被打死了。李天翔听到这些,加强了戒备,确保万无一失。 几天之后,九山坑的起义军果然sha到了李天翔家。可是,面对李天翔家坚固的防御工事和密集的火力,起义军队伍仅凭几杆鸟铳、土枪,无济于事。李天翔拿着盒子炮在碉楼上看到暴动队在远处探头探脑的样子,感觉好笑,就用铁皮卷的喇叭喊:穷鬼兄弟们,我们李家大院没什么可施舍给你们的,只能用子弹招待你们,还是去别的地方讨饭吧。他的手下听了,都哈哈大笑着朝着远处放枪示威。 照这样下去,根本不用山上的弟兄们下来支援,再说,李天翔也害怕起义军会有诈,山上的人反倒中了调虎离山计,因此,他就没有向山上发送求救的信号。 夜里,几个妄想摸黑靠近的起义军,都被碉楼上的哨兵阻击了回去。李天翔巡视了一遍,放心地回屋睡觉。夜半时分,忽然一声惊天动地的炮声响起,李家大院坚固的铁门被瞬间轰开。起义军借着爆炸的烟雾,冲进了李家大院。 吓破了胆的李天翔还没弄清起义军哪里搞的大炮呢,人家已经sha进了院子。麻痹大意的家丁也乱作一团,四处逃窜。 李天翔见大事不妙,拉开床底下的暗道门,带着几个随从逃了出去,回到了山上。惊魂未定的李天翔想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穷鬼们到哪里弄到的大炮呢? 一天后,一个山下的探子跑上山来报告,说轰开李家大院铁门的大炮,就是王大贵、李二娃他们用老榆树造的木炮。他们早就暗地里和九山坑的暴民勾结上了。 李天翔瞪着眼睛,指着探子的鼻子说:放屁,老榆树怎么能造炮?穷鬼们瞎咧咧你也信!探子指天发誓:老爷,千真万确,我们不是见李二娃在剖面上挖槽吗,哪里是打棺椁的半圆盖啊,挖好槽沟的两半合起来,就是炮筒。听说是王大贵打了二十四条铁皮箍,把炮筒箍得紧紧的。郑三炮那个石匠,学过造火药炸石头,他负责给大炮填炸药和碎石、铁块等弹丸,把炮口用棉花、泥巴塞紧,点燃引信,就能开炮。这三个穷鬼凑到一块儿,就把我们大门给炸开了。 李天翔气得一巴掌打在探子脸上:饭桶,早干什么去了,造大炮这么大的事儿,你们都没察觉!探子委屈地说:他娘的,谁知道木头还能造大炮啊! 就在李天翔害怕起义军攻打山寨时,山下传来消息。因为官府调集了民团等武装围攻,镇上的起义军快撑不住了。李天翔大喜,立即带领人马下山算账! 起义军顶不住进攻,很快就撤了。笨重的木炮还放在王大贵家的门前,木炮已经填充了弹药,炮口也已经塞好,估计是没来得及点燃引线,就被打跑了。 看着自己大院的破败模样,又看着王大贵家门口新挂起的农民救国会沂山分部的木牌子,李天翔气就不打一处来,喝令手下:给老子掉转炮口,让这家穷鬼片瓦不留! 和李天翔一样,他的手下们玩过枪,但没玩过炮,都想瞧个稀罕,好多人捂着耳朵,等着看木炮如何把王家的草屋子轰上天。 李天翔亲自点燃了引信,引信冒着火苗烧了起来,还没等李天翔退后三步远,轰的一声,木炮炮膛炸裂,李天翔和众多随从被炸上了天。原来,这炮是王大贵他们故意丢下的,炮膛里已经被塞满了炸药,炮口被圆木楔死,外面又封上了棉花和泥巴。李天翔不知底细,一点便炸了膛。手艺的故事大全(4):
外国民间故事:小伙学手艺
从前,有一个老头和老太婆。他们有一个儿子。老头很穷,想叫儿子学点手艺。儿子学了本事,父母年轻的时候可以得到安慰,年老的时候,有人顶替干活,死的时候有人料理丧事。老头没有钱,儿子学什么都不成。他带着儿子从这个城市走到另一个城市,谁都不愿收他的儿子当学徒,他交不起学费。
老头回到家里,老两口流着眼泪,闷闷不乐,叹自己命穷。他又带儿子进城去,在城里遇到一个人。那个人问他:喂,老头,为什么不高兴?
我带儿子来学手艺,谁都不愿免费教他,我又没有钱。我能高兴吗?老头说。
那好,交给我吧。那个人说。只要三年,我能教会他各种各样的好手艺。三年后的今天这个时刻,你来领儿子。你记住不要过了时间,要准时来认儿子,把他领回去;过了时间,他就要扣留在我那里。老头很高兴,没有问那个人住在哪里,要教儿子什么手艺。他把儿子交给那个人,就回家去了。他高高兴兴回到家,把事情告诉老伴。其实,那个人是个巫师。
三年过去了,老头记不清是哪天交出儿子的,不知道如何是好。儿子变成一只小鸟,提前一天飞回家,啪地一声落在墙脚的土台上。变成一个漂亮的小伙子飞进屋,向父亲鞠躬问好,告诉父亲第二天正好是三年,要去接他回来,还告诉父亲怎样认他。
老板不是教我一个人,儿子说,还有十一个人,都是因为父母没有认出来,被老板长期扣留的。要是你认不出我,我就会成为第十二个被扣留的人。明天你来接我的时候,他会把我们变成十二只鸽子放出来,羽毛一样,尾巴一样,脑袋也一样。你注意看着,都飞得很高,我会飞得最高。老板问你认出儿子没有,你就指出飞得最高的鸽子是我。
儿子继续说:在这之后,老板会放出十二匹马,毛色一模一样,马鬃一模一样,倒向同一个方向,你走过马身边的时候注意看着,我会跺一下右脚。老板问你认出儿子没有,你放心大胆指出是我。儿子还说:接着,老板会领来十二个小伙子,身材一模一样,头发一模一样,相貌一模一样,衣服也一模一样。你走过他们身边的时候,注意观察,我右边脖子上有只小苍蝇。老板问你认出儿子没有,你就指出我是。儿子说完,和父亲告别,走出家门。他在土台上拍了一下,变成鸟,飞到老板那里去了。
早晨,老头起来,动身去要儿子。他见到了巫师。
喂,老头。巫师说:我教会了你儿子很多手艺,但是你要是认不出他,他就要永远扣留在我这里。
巫师放出十二只白鸽,羽毛一模一样,尾巴一模一样,脑袋也一模一样。他说:老头,认认你的儿子吧。
鸽子都一个样,怎么认得出来!老头看着看着,见一只飞得最高。他指着那一只说:那是我的儿子!
认出来了,认出来了。巫师说。
老头发现一匹马跺了一下右脚,他马上指着说:这是我的儿子!
认出来了,认出来了,老爷子。
第三次,走出来十二个小伙子,身材一模一样,头发一模一样,声音一模一样,相貌一模一样,像是一个妈妈生的。
老头把小伙子看了一遍,什么也没有发现,又看了一遍,还是什么也没有发现。第三次看的时候,发现一个小伙子右边脖子上有只苍蝇。他说:这是我的儿子!
认出来了,认出来了,老爷子!
老板没有办法,只好交出老头的儿子。父子俩回家去了。
他们走着走着,看见一个地主。
爸爸,儿子说,我现在变成一条狗,地主要买我,你就卖给他,但是颈圈不要卖,不然我就回不来了。
儿子说完,在地上击了一掌,立刻变成了狗。
地主见老头牵着一条狗,想买下来。他看上了狗,也看上了狗脖子上的颈圈。地主出一百块钱,老头要三百块钱。说来说去,地主用二百块钱买下了狗。
老头要取下颈圈,地主坚决不答应,根本不听老头说。
我只卖狗,不卖颈圈。老头说。
胡说,地主说,谁买狗也就买了颈圈。
老头心里想,没有卖狗不卖颈圈的,只好连颈圈也卖了。
地主接过狗,把它放到马车上。老头拿上钱回家去了。
地主走着走着,看到对面突然跑来一只兔子。他心里想,把狗放去追兔子,看看狗的腿力怎么样。
手艺的故事大全(5):
小篾匠的手艺
明嘉靖年间,徽州古城小北街上开着十几家竹行,其中最出名的要数老洪竹行。这老洪自己的手艺过硬不说,带出的徒弟也多,所以他家的竹行成了徽州的金字招牌,别的竹行只能仰其鼻息。谁要是不长眼抢了老洪的生意,就甭想在小北街混下去。
这年春天,老洪竹行对门的老潘木器店忽然摘下招牌,挂上了潘家竹行的老招牌,重操旧业了。
知情的人见状都悄悄议论:五年前,这潘家竹行的老板潘冬林,为请名医救治重病老母,情急之下降价处理了一批竹器,却不知道他的临时降价,害得老洪少赚了很多银子。从此老洪就盯上了潘家竹行,派人专门去挑他们店里竹器的毛病,然后四下宣扬。没过多久,潘家竹行的生意便一落千丈,只好摘下竹行招牌,转行卖木器混口饭吃。
这回,潘家竹行难道是想东山再起?
奇怪的是,潘家竹行并不急着在店里摆上竹器,只是在店门口摆了个摊,一位长相俊俏的小篾匠在摊上断竹取料、剖竹刮皮,然后开始编徽州人烘茶用的焙兜。
这种焙兜做工非常讲究,黄竹面料的外圈要结实美观,里面青竹面料络成的焙兜顶更要匀称结实,坡度不能太陡也不能太平稳,一般的篾匠师傅一天工夫只能编一个。
可这小篾匠真是好本事,这太阳还没落山,他就把两个焙兜编好了,不但样式好看,用手里外一摸也不带一个竹刺儿,实在无可挑剔。
对着老洪竹行编制竹器,还真有点班门弄斧的意思,自然引来众人围观,大家看了小篾匠编的焙兜,都夸他手艺棒。
对门店外这么热闹,老洪又岂能坐视不理?在众人的夸奖声中,老洪竹行的伙计王胖子挤上前去,酸溜溜道:这焙兜倒是看得过去,就怕不够结实,中看不中用啊。
小篾匠望了他一眼,微微一笑说:焙兜结不结实,胖大哥你站到顶上试试,不就知道了?
他这么一说,大家都惊呆了。以往的确有爱显摆的篾匠,编好焙兜后,让小顽童站到顶上来个金鸡独立,展示焙兜的结实。可孩童一般只有四五十斤重,王胖子足有两百斤,让他站到焙兜顶上,这不是请人打脸吗?
王胖子求之不得,抬脚就往焙兜顶上站。出乎意料的是,直到王胖子颤抖着腿勉强来了个金鸡独立,焙兜仍然纹丝未动。围观的人都竖起了大拇指,夸小篾匠的手艺真是到家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小篾匠仍在潘家竹行店门口编制各种竹器,竹筛、竹篮、竹箱、竹席,一件件精美的竹器展示在大家面前,好多围观者都要出钱购买。潘冬林却在一旁拱手道:承蒙各位错爱,这些只是样品,大家想买的话,小店过几天就有大批竹器上货。
有人问潘冬林这手艺高超的小篾匠是从哪里请来的,他一脸自豪地说:这是我儿子潘俊峰!
大伙这才明白,潘家父子二人这几年来卧薪尝胆,就是要争回之前那口气。
整个徽州城都在夸赞小篾匠潘俊峰的手艺,对门的老洪终于坐不住了,叫来手艺最好的徒子徒孙,轮番跟潘俊峰比试手艺,到最后老洪还亲自出马,却一一败下阵来。
老洪像斗败的公鸡,眼睁睁地看着潘家竹行东山再起,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
但潘家父子不像老洪,并没有仗着名气欺行霸市。好几次,有外地客商来订购竹器,因为数量太多,潘冬林还把客商介绍给老洪和其他竹行,有钱大家赚。
潘家竹行的名头越来越响,外地客商来徽州进竹器,首选就是他们家。屈居第二的老洪自然不甘心,可是不论他压价卖货,还是让徒子徒孙帮忙拉生意,都比不上风头正盛的潘家竹行。
没过多久老洪便抑郁成疾,把竹行生意交给儿子小洪打理。小洪为人圆滑,知道斗不过潘家竹行,便处处向潘家父子示好。
这年夏天的一个傍晚,潘冬林父子正要关门打烊,小洪忽然带着一个挎刀的大胡子壮汉走进店里,大胡子掏出一张图纸递给潘冬林,皮笑肉不笑道:听小洪老板说,你们竹行的篾匠小师傅手艺顶呱呱,不知能不能编出刀枪不入的竹盔甲来?要是编成了,我要一千副,每副给你们五两银子!
小洪在一旁赔笑说,自己没那手艺接,只求潘老板生意做成后,别忘了他的好处。
潘冬林问要这竹盔甲干啥,大胡子皱起眉头道:不该问的你别问,反正到时候不差你银子便是。说完他掏出一锭白银往柜台上一按:这是定金,三天后我来看样品。说完他带着小洪转身就走。
潘冬林愣了愣,伸手去取大胡子留下的银锭,却发现银锭已陷入柜台板。这大胡子絕非善类呀!可这是一单大生意,要能做成,潘家竹行就更上一层楼了。
潘冬林把图纸拿给儿子看,问他能不能弄出这样的竹盔甲来。潘俊峰看了看图纸,说:我试试吧。
三天后的傍晚,大胡子如期而至。潘冬林赶紧拿出儿子编制的竹盔甲,大胡子却让他穿在身上。潘冬林依言穿上竹盔甲,大胡子突然冲他连砍了几刀,结果竹盔甲四分五裂,潘冬林倒在了血泊中
潘俊峰一早出去收购毛竹了,等他回到竹行时,发现竹行的招牌被人砸碎,父亲早已气绝身亡,地上全是沾血的碎竹片。不用说,凶手就是那该死的大胡子。潘俊峰正想去报官,大街上忽然传来阵阵厮sha声,接着便听见有人惊呼:强盗来了,官府都被砸啦!
过了几天,潘俊峰才晓得这次闯入徽州烧sha抢掠的是一帮倭寇,那大胡子壮汉竟是倭寇头目。他去老洪竹行质问老洪父子。
可老洪根本就不知道这回事,小洪指天发誓,说他也不知道大胡子竟然是倭寇头目,只是听他的要求苛刻,就把他带来潘家竹行,想让潘俊峰出出丑。
老洪听儿子这么说,长叹了一声,为证清白,他拖着病体亲自将小洪押去了官府。潘俊峰见状,也只能作罢。
不知道是胆小怕事,还是太过伤心,潘俊峰关掉潘家竹行,给父亲烧过满七后,竟然不告而别,失踪了。
潘家竹行大门紧闭,老洪竹行的生意马上红火起来。可奇怪的是,老洪一点也不开心。
三个月后,小北街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这天上午,一直店门紧闭的潘家竹行忽然店门大开,小篾匠潘俊峰终于露脸了,接着一队官兵敲锣打鼓送来了徽州知府亲题的潘家竹行招牌。
大伙这才知道,小篾匠是去找他的师父一起研究竹盔甲了。研究成功后,他们赶制了一千多副竹盔甲,悄悄送到前线,无偿送给了抗倭将士。穿着这些轻便灵巧、刀枪不入的竹盔甲,抗倭将士们英勇sha敌,打了不少胜仗。
大家纷纷向潘俊峰竖起了大拇指,就连死对头老洪也带着儿子小洪前来祝贺。
没想到潘俊峰却向老洪深深鞠了一躬:洪师傅,谢谢您!要是没有您鼎力相助,我和师父也编制不出刀枪不入的竹盔甲来。
众人忙问何故,潘俊峰却说这是机密,不可外传。
只有他和老洪心知肚明,当初潘俊峰去求师父帮忙研究竹盔甲,忙了一个多月都没成功。就在他们束手无策时,老洪忽然带着增强竹片韧性的祖传秘方找到他们,说了八个字:竹节最硬,竹根最牢。潘俊峰他们这才用老竹根竹节部位的竹片,成功地编出了刀枪不入的竹盔甲
手艺的故事大全(6):
过时手艺救了命
手艺高超的木匠老钱为了养家,从老家出来,投奔早已在城里工作的徒弟。刚进城就被一包工头高薪聘走,还包吃包住,有专职厨师。天下真有这等好事?
一、出门遇贵人
老钱是个手艺倍儿棒的木匠,可徒弟小东学了几个月不学了,要去城里打工。老钱劝他:技不压身,你学会了我的手艺再出去吧。小东说:师父,现在都什么年代了,你的那些手艺再好有什么用?过时了。
小东去了城里,到建筑工地当木工,专门制作浇灌水泥的模板。这活儿不要什么技术,但小东一年挣回家十万元。相比之下,当师父的老钱可就惨了。这几年,乡下人也喜欢到城里的家具店里买家具,老钱快要失业了。
小东打来电话:师父,来城里和我一起干吧,一天三百。只是住的地方苦点,就住在还没完工的房子里,四面透风,吃灰屙土。
老钱不怕吃苦,一大家子人指着他养活呢。他就去投奔徒弟了。到了城里,老钱一路打听着往小东的工地去。走到半路上,一个人拦住了他。
你是木工?那人看着老钱背上的木工包问。老钱看这人,牛高马大,花衬衫大奔头,脖子上老粗的一条金链子,一看就是包工头的样子,便点了头。
有活儿没?包工头大咧咧地问。
刚来城里,打算去投奔我一个老乡。老钱抹不开面子,没敢说是去投奔徒弟。
包工头双臂一抄,抱在胸前:我的工地要个木工,一天四百块,包吃包住。要是愿意,就跟着我干。
一天四百块?比小东说的还多出一百块来。而且还包吃包住。哪里找这样的好事儿?这真是出门遇贵人啊。老钱激动得连说话都磕巴起来:愿干!当然愿干!
老钱跟着包工头走了。两个人走到老城区,这里全是低矮的房子,胡同连着胡同。老钱心里有些起疑,他正要问呢,包工头停下了脚步,眼睛盯着墙上的一张小广告看。
那是一张房屋出租广告。一户三间的民房,月租只要600元。包工头指着小广告,说:这价钱合适,你就租住这儿吧。打个电话给房东,谈谈。
老钱按照广告上留下的号码打了过去。房东让他去博物馆门口会面。
包工头从口袋里掏出一沓钱来,塞到老钱的手里:这里租房子的规矩是这样子的,一租就得半年。这些钱,付半年的房租应该够了,给你吧。等一会儿我来找你。
包工头将钱塞到老钱手里,走了。老钱数一数手里的钱,整整四千块。他一下子有些儿感动了,他和这包工头人生面不熟,人家一出手就给了他这么多钱租房子,也不怕他跑了。包工头这么信任他,他当然得担得起这份信任,他一路打听着去了博物馆门口。
房东领他看了房子,原来,那房子就在博物馆的院墙外面。虽说是低矮的老式民房,但三间呢,有厨房有厕所,样样齐备。
各方面条件都满意,老钱与人家签了半年的租房合同,再将身份证复印了,连同3600元租金给了房东,事情就妥了。
交完房租,老钱手中还剩下400元,而一直到天黑,包工头也没露过面,这让老钱心里不安起来。包工头也没给他留个电话号码,现在人家会不会找不到他?他打电话给小东,向徒弟讨主意。
小东听说了事情的经过,很惊讶:师父,我说一天三百块,那是顶了天的木工工价呀。人家却给你开价四百,还给你租房子?你寻遍全城也寻不到这样的好事呀。天上不会掉馅饼,你别是被人给pian*了吧?
pian*?老钱不高兴了,手艺人嘛,手艺才是生路。你一天能拿三百,以师父我的手艺,当然就有人一天愿付给我四百了。现在是人家把钱给我呢,不是我拿钱给别人,人家pian*我什么?
老钱说得在理,小东答不上话来,只得出主意:那包工头不知道你租的房子的具体位置,但是,人家知道你是到博物馆门口见房东,你就到博物馆门口去等吧。
老钱便去了博物馆。他在博物馆门口的台阶上坐着等了一天一夜,愣是没见着人。这就怪了,人家白白扔给他四千块钱,却不露面,人家这是在干什么呢?
老钱又累又困,再也熬不住了,就回到了出租房。没一会儿,有人敲门,打开门一看,他惊喜得叫出声来,包工头!
包工头身后还跟着一个挺着大肚子的胖男人。这胖子的肩上扛着一袋米,进了门就送厨房去了。老钱有些疑惑,包工头说:这米是给你的,你得吃饭呀。
老钱感动得眼眶都潮湿了,他还没为包工头做任何事呢,包工头给他租房子不说,还连米都给他送来了。而且,还有更让他意外的,包工头指着那个胖子说:这位是大胖,今后就负责给你做饭。
他给我做饭?你还为我因为激动,老钱说话又磕巴起来。他就是个木匠,人家居然给他配厨子,这样的待遇,的确有点让人诚惶诚恐。
大胖进了厨房,麻利地做了晚饭,三个人围在一起吃了。老钱问工作的事,包工头说:明天就开工。你得养足精神,先睡觉吧。然后与大胖一起,将西边房子里的床移到东边的房间,一间房里架两张床,让老钱睡一张床,包工头和大胖共一张床。
老钱这才明白,为什么包工头要租大点的房子,敢情三个人都住在一起。可是,这里有三间房子呀,干吗大家不分开住,要挤到一间房里睡?
老钱心里有疑问,但没好意思问,上床睡觉了。 共4页: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