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黑暗的睡前小故事6个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6个关于黑暗的故事,供各位参考,希望您能喜欢。关于黑暗的睡前小故事(1):
黑暗中的歌者
16岁时,在学校踢一场足球比赛,我带球沿边线向对方球门狂奔,一不小心球踢大了(就是脚法有点儿臭),但也没出界。可就在我低头赶到时,场外的一个学生突然起脚,我甚至都没来得及闭上眼睛,直接被那个足球砸在了眼球上。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什么叫作眼前一片发黑。于是,一只左眼,成为我青春岁月的代价和纪念。
虽然靠着一只右眼完成了读书、就业、娶媳妇之大业,但每次见到盲人,我都有种亲切感。也许心底,尚有一丝挥之不去的恐惧吧,恐惧于这独留的一只眼,还能支撑多少年。
巧的是,在我的采访和读书经历中,还真有三位盲者给我以启示。
第一位叫郭红仙,五年前我采访过她。这个普通的农家女子生下来就双目失明,却在11岁母亲去世后就挑起生活的担子。如果你以为这是一个苦情故事,那你错了。这个一天学都没有上过的女子在这尘世中有着颗诗心。
从童话到散文到诗歌,一段段优美的文字如溪水一样从她心里流淌出来。接受我采访的时候,她已经发表了几十篇作品。第一次发表是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来了20块钱稿费,郭红仙一说到这就笑了:当时我晕晕乎乎,北都找不着了!我问她稿费用来干什么了,她又笑了:那当然是买菜了!难道我还找个相框装起来不成?
我仍旧记得那天我穿过那个村庄的小街拐来拐去,记得郭红仙干净的家,记得她一首诗的题目《给我一天光明》。
第二位叫张娜,她在一家学校有着一份稳定的工作。那天我看她熟练地上楼,根本不像是眼睛不好的人,她笑笑:我看人只能看个轮廓,这楼梯,我走得太熟了。和郭红仙一样,张娜也有着一颗诗心。在长久的属于自己的世界里,读书和写作占据了她大部分内容,也给了她无与伦比的快乐与满足。她的一篇文章去年获得了全国一等奖,她喜欢朗诵,并把自己朗诵的作品贴到博客里
第三位叫周云蓬,九岁失明,学会了弹琴、写诗,云游四方。他这样看待宿命:蛇只能看见运动着的东西,狗的世界是黑白的,蜻蜓的眼睛里有一千个太阳。很多深海里的鱼,眼睛退化成了两个白点。能看见什么,不能看见什么,那是我们的宿命。我热爱自己的命运,她跟我最亲,她是专为我开、专为我关的独一无二的门。
于是,周云蓬背一把吉他坐上了他的绿皮火车,他写下春天/责备没有灵魂的人/责备我不开花/不繁茂/即将速朽,没有灵魂,他唱着海子的《九月》,也唱着自己写的《中国孩子》。稍有安顿后,他又发起众多歌手制作了童谣专辑《红色推土机》,收入全部用于帮助贫困盲童,为他们购买读书机、乐器、MP3。他这样写道:这个计划只是一声遥远的召唤,就像你不能送一个迷路的盲人回家,但可以找一根干净光滑的盲杖,交到他手中,路边的树、垃圾箱、风吹的方向、狗叫声、晚炊的香气,会引导他一路找回家门。
感谢生活和阅读,让我在16岁时,那个眼前一片漆黑的时刻回到阳光底下。我依然感恩,感恩我能够用右眼看到这些人,读到这些文字。世界于他们而言,是一片黑暗,但他们却坐在黑暗里唱起了歌儿。我想,那歌声就如同那根干净光滑的盲杖,教给看不见和看得见的人们,如何在这世界上去寻找道路和光明。
关于黑暗的睡前小故事(2):
72小时的黑暗
(当一个人刚开始生活在黑暗中常常会产生焦躁与不安,较学说来说为恐惧。设想一下,假若给你三天,72小时的黑暗。你将有怎样的感受?)
黑暗恐惧
当床边的闹钟发出清脆而又美好的声音时,也预示着新的一天到来。可是我的眼前只是一片黑暗,一望无迹的黑暗。我想过一万中可能,甚至是闹钟坏掉了也有涉及。唯一--瞎了没有考虑。霎时间,慌乱无措的心理不刻的悸动,周围一片寂静只能听到自己强有力的心跳声,陷入无尽的恐慌中。现在我多希望自己可以看到一丝亮光,哪怕只有一点、一点都足够让我拾起碎了一地的信念。我无力的瘫软在床上,眼泪干涸,“我从未想过我会失明的”
在不断的睁眼,闭眼中我放弃了。无论我再怎么努力,我的世界已经黑暗了。一个热爱摄影的人突然间失明这是多么可悲啊!!!曾经听说过“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当我在黑暗中一个人时那山的那边不再是海,它的那边是山,还是山
希悸光明
当闹钟再次响起那令人烦躁的声音,我知道我这样浑混噩噩的过了一天24个小时。茫然的伸出手,依旧没有任何图象传到大脑里。我想我是废了,明天许下的约定注定失约。一阵铃
声后,我告诉她我失明了。她说她养我,我认为她在开玩笑。我又说,我没有开玩笑,她有些懵复说,我会陪你。瞬间,我眼前闪过一道白光。我决定走出家门。一路上,总有人在我后面说我是个瞎子,是的我是个瞎子。在路边的小孩跑过来拉我走过红绿灯,我感受着小手的温度。似乎我能从心理看到她的灵魂善良而又乐观。红绿灯的影撒在了我心间。她看到我,并不惊奇,却还说我会替你去看这美好的世界,仿佛早已相信我的话语
安然美好
她在我身边,陪着我。陪我等到闹钟再次响起,我突然特别希望能够一直失明,可以有人陪伴,不用顾虑那么多。感受着时间一点点的从我指尖流过,我轻轻的睁眼复又迅速的闭上。亮光缓缓的散在周围,不知不觉的三天黑暗令我怀念。
72小时的黑暗,给你,你需要吗?
关于黑暗的睡前小故事(3):
星不怕黑暗,云不怕天阴
一句承诺,信守一生1927年,星云大师出生在江苏扬州一个名叫江都的小镇,原名李国深。母亲告诉他,他出生时半边脸是红色的,半边脸是白色的。母亲认为生了一个妖怪,几乎不敢抚养他。过了一段时日,他才逐渐恢复正常。他从小家里贫穷,母亲多病,父亲是一位朴实的农民,介乎农商之间。父母生养了4个儿女,他上有一兄一姐,下有一个弟弟。
星云大师三四岁时,跟着外祖母学会念《般若心经》,还和七八岁的姐姐比赛吃素。他没有进过正式的学堂,但背下了家乡寺庙墙上贴的《三世因果经》。我一生别无长处,所幸对文字有种莫名的兴趣与亲切感,童年时家中长辈忙于生活,无暇对我施以言教,许多观念是自己在文字中领略和获取的。当时物质匮乏,还不能真正地写日记,他就将一日所思记在心里。星云大师最感激的是父母的生养,父母不但给了他健康的身体,最重要的是给了影响他一生的性格。他说:我从小就不是一个喜欢苦恼的孩子。母亲虽然不识字,但对于因果、忠义的道理了然于心。他至今还记得和母亲的对话:母亲,您的衣服破了。母亲回答:不是破,是布不够。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母亲的心态总是很乐观。1994年4月,星云大师第三次赴大陆探亲,他来到南京母亲的住处,依偎在母亲的床前,听从她的教诲。我告诉母亲,我在台湾有万千听众,但来到南京,我是您的听众。母亲眼中掠过一丝笑意,她说:讲经的人不一定能得道,听经的人反而个个都能得道。好一句智慧之言。母亲将自己做的十几双袜子放到我手中,我对母亲说:我一双袜子能穿一两年,您为什么给我这么多?母亲回答:儿子啊,你可以活到200岁!母亲就是这么一个善于赞美别人的人。自出娘胎,饥饿就常常伴随着星云大师,但正是饥饿,让他从小懂得承担和关爱。他对童年时的两件事记忆深刻:一是为了帮父母减轻负担,他早晨去捡狗屎,下午去拾牛粪,回来做成肥料卖钱,贴补家用;二是他喜爱小动物,常常蹲下来给需要过河的蚂蚁搭桥,也会因为鸽子走失而担心得夜不能寐。1937年,星云大师的父亲外出谋生,此后两年杳无音信,生死未卜,忧心忡忡的母亲带他去南京打听父亲的下落。路上,他偶遇南京栖霞寺的知客师,知客师随口问道:你是否愿意做和尚?他凭直觉答了句愿意。不到半个小时,栖霞寺住持志开上人派人来找我。听说你要出家,就拜我做师父好吗?我信口说出好。一句承诺,我就信守了一生。成了黑名单上的学生1939年春天,12岁的星云大师在南京栖霞寺剃度。出家时,师父志开上人替他取名今觉,意为今天觉悟。后来,他偶然在《王云五大辞典》中看到了星云图,上面的解释是:宇宙未形成之前,无数云雾状的星体结合,又大、又古老、又无际。他非常欣赏这种宽广、浩大又无边的境界,也希望能在黑暗中给人光明,于是他把法号改为星云。
星云大师剃度时,南京已沦陷于日寇之手。我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跪在佛堂里,向佛陀及观世音菩萨祈求获得聪明智慧。这种祈愿增加了自己的力量,增长了自己的信心。所以出家70多年来,一个甲子多的岁月,祈愿一直是我每天必有的修行。当时,栖霞寺里以粥代饭,经常一个月吃不到一块豆腐或一碟素菜,正处于长身体时期的星云大师仍然与饥饿为伴,但是想到时代的艰辛、师父的难为,心中的感念使我忘却了饥饿之苦,就这样我养成能忍的习惯。他在栖霞寺的佛学院学习,全班约有50个学生,他是最年幼的。那时候我爱看小说,成了黑名单上的学生,老师认为,不用功阅读经纶、只沉迷于小说的学生,是没有出息的。东西方的小说、历史传记,我读得津津有味。星云大师在栖霞寺度过了7年岁月,后来去常州天宁寺做了行单(苦工)。不久又转到镇江焦山佛学院。20岁时,他离开焦山佛学院,结束学习生涯。他先到了宜兴白塔山大觉寺,在白塔国民小学服务不到两年,之后又到南京华藏寺,参加同学们发起的佛教革新运动。然而时局动荡,内战开始,已经不容他有所作为。因此,在得到家师志开上人的允许后,我简单带了几件换洗衣服,带领70余名青年同道,以参加僧侣救护队的名义,就这样渡海来到了台湾。和警察捉迷藏1949年初到台湾时的情形,星云大师用人地生疏走投无路8个字来形容。
说来也巧,正是他与生俱来的文学天赋帮助他渡过了难关。他先后前往桃园县中坜市的圆光寺和新竹市青草湖的灵隐寺,靠给大和尚看守山林,生活才算安稳下来。闲暇时他就伏在山中的草地上,写下了一本《无声息的歌唱》。他还主编《人生》杂志,并在台湾佛教讲习会教书。后来,星云大师辗转来到宜兰,趴在破旧的缝纫机上写下了《玉琳国师》《释迦牟尼佛传》。当时佛教不发达,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习佛法,我把微薄的稿费都用来购买佛教书籍,送给来寺里的青年;我甚至经常忍受饥饿,徒步行走一两个钟头,到各处讲经说法,用省下来的车费添置布教所需的用具。传教用的幻灯机、录音机、扩音器,就是我那时购买的。关于黑暗的睡前小故事(4):
黑暗中的一吻
火车进入隧道,整个车厢里一片黑暗。只听一声亲吻,接着便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火车迟迟开出隧道后,车厢内四个素不相识的人都没有吱声,唯有德国军官眼圈发青。
中国老太太暗想:这姑娘人美心灵更美。
姑娘想:真奇怪,这德国人宁亲老太婆不亲我。
德国人想:罗马尼亚人真狡猾,他偷着亲嘴,我暗里挨打。
罗马尼亚人想:我最聪明,我吻自己的手背,又打了德国人一个耳光,没人发现。
关于黑暗的睡前小故事(5):
黑暗中的火
那天下午,张放上班后打开电脑,刚把竞聘副总的方案调出来修改,办公桌忽然猛一摇晃,把放在桌子上的水杯给晃倒了,水洒了一桌子。张放纳闷地看了一下办公桌,随即把水杯扔进墙角的垃圾篓,又找来抹布擦桌子。擦好桌子,张放坐在沙发上正想刚才是怎么回事,办公桌突然又摇晃起来,伴随着摇晃,整栋楼也吱呀怪叫起来,他的头也晕得厉害,紧接着,只听嘭的一声,窗户玻璃一下碎了。张放突然明白过来,地震!他转身就往办公室外跑,跑到门边,却发现门已经拉不开了!正在张放用力拉门时,他感觉整栋楼忽然向下坠去,同时有什么东西砸在了他头上,他眼睛一黑,像是一下掉进了无边的黑暗里。
不知过了多久,张放苏醒了过来,感到头火辣辣地疼,用手一摸,头上黏糊糊的,看来是被砸破了,还好,手脚和身体没事。醒来时张放是半躺着的,刚想站起来,头却碰到了水泥板,他左右摸索了一阵,最后只好沮丧地躺在原地:楼房倒塌时他站在门与墙壁的拐角,这才幸免于难,但楼上的楼板压下来,把他困在狭小的空间里,根本活动不开,更别说出去了。张放他们公司所在的这栋楼有七层,他们公司在二层,此时他听不到一点声音,他感到害怕起来,就扯着嗓子喊:有人吗,有人吗,快来救救我!
喊了几声后,张放侧耳听了听,发觉除了喊声的回声及自己的喘气声,他什么也听不到,像是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张放的心凉了,地震时他是向下坠的,也就是说他现在的位置已不是二层,而是一层甚至可能是地下室了,上面压着五层楼房,即便是有人来救援,何时才能挖到他啊?想明白这点,死亡的恐惧一下就攫住了张放的心,他带着哭腔又绝望地喊了一嗓子:有人吗,快来救救我!
你省省力气吧,这会儿哪里会有人来救你!张放的喊声未落,忽然听到身后有人说话了。张放又惊又喜,侧身忙问:你是谁,公司里还有谁活着?我是谁?张放身后的人笑了一下说,莫非你被吓破了胆,连你隔壁是谁都听不出了吧?
张放拍了一下脑袋,看来他真是被吓蒙了,他隔壁不是公司销售二部经理王松林的办公室吗?于是他问王松林:你还好吗,我的头被砸破了,流了不少血。
是吗?那太好了!等了半晌,张放竟听到王松林这么一句,我可是一点都没受伤!你说什么?张放怀疑自己听错了,虽说他平时与王松林的关系不大好,但这会儿王松林也不至于幸灾乐祸吧?
我说太好了!受了伤你就坚持不了多久,那样副总就没有人跟我竞争了。王松林一字一句地说。王松林的话像一记闷棍,把张放的脑袋打得嗡嗡作响,心里一下子充满了怒火,他反唇相讥说:都这时候了,你还想着当官,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胖得跟猪似的,是当副总的材料吗?
我胖咋了,现在胖的好处就出来了,身上水分多,能多撑几天,你瘦得跟猴似的,看你能坚持几天?王松林不为张放的话所动,再说你的能力也不比我强,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为什么不能当副总?
张放不再言语了。王松林的话戳到了他的痛处,他瘦,在被困的情况下是撑不过王松林的。公司这次竞聘副总,开始他把所有可能的竞争对手都想了一遍,唯独没想到会有王松林,但结果报名的竟然只有他们两个人。在此之前,他认为自己在学历能力上都比王松林强,但现在想来,王松林似乎并不比他差,否则也不敢跟他竞争。
王松林似乎是张放肚子里的蛔虫,听他不搭腔了,又说:怎么,害怕了,不敢跟我竞争了?趁这会儿出不去,好好想想怎么跟我竞争吧,告诉你,我可在想怎么打败你了!
张放是个不轻易服输的人,王松林的话提醒了他,对呀,反正一时也出不去,好好琢磨竞聘方案也不错,自己不想,竞争对手在想,到时候吃亏的还是自己,若输给别人还有情可原,输给王松林那也太没有面子了。于是,张放便抛开杂念,一门心思思考自己的竞聘方案,困了就眯一会儿,醒了又继续想。
又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张放感到自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人也迷糊得不行,嗓子眼更是像冒了火一样难受。这时忽然听到王松林吧嗒着嘴说:张放,你有吃的喝的吗?我有!可惜没办法给你一点,即便是有办法,现在我也不会给你的!
王松林平时喜欢吃东西,他办公室里经常放有零食,没准现在他身边就有吃的,听了他的话,张放心里那个气呀,也不搭话,只恼火地想:吃吧,吃吧,撑死你个猪!
见张放不搭理他,王松林又说:渴了吧,忍不住就喝自己的尿吧!饿了吧,不想死就四下找找,看周围有没有纸张什么的!说完像是看见张放狼狈相似的嘿嘿笑了起来。
尽管王松林的话在张放听来是嘲弄、轻视,对他是莫大的侮辱,但为了活命,他也顾不上面子了,在地上一摸索,真还摸到一个纸杯,正是被他扔进纸篓的那个。他接了一些自己的尿,咬牙喝了一口,又在地上摸到一些纸篓翻倒撒在地上的纸,一点点撕碎咽了下去,同时他暗暗地想,你个死王松林,等我出去有你好看!
被埋在地下没有时间概念,就在张放感到自己快要撑不住时,王松林的声音又像幽灵似的飘了过来:张放,你知道我现在最想谁吗?李玉!那么漂亮的女人喜欢我,我却没给她全部的爱,一直拖着不跟她结婚,现在我决定了,出去就跟她结婚!
王松林这几句话像一记鞭子,一下把昏昏欲睡的张放给抽醒了,他哆嗦着嘴唇喘着气说:李玉跟你好了?那是当然!王松林声音里有种说不出的得意,不信出去后你亲自去问她!我们秘密交往一年多了,只不过同在一个公司,不想公开关系而已!
张放的脑袋嗡的一下就炸开了,瞌睡也一下跑到爪哇岛去了,这怎么可能,李玉正在与他谈恋爱,怎么又会与其貌不扬的王松林有瓜葛?但正如王松林所说,由于是在同一公司,张放与李玉的恋爱也在地下,而目前她又出差去了,他没办法去问她,可这种事情她又不好跟王松林去辩解,像他这种人什么话都说得出!可即便这么想,张放的心还是充满了愤怒,他一遍遍回想自己与李玉的交往,想从中推断出她与王松林没有关系,越想越发觉李玉有时形迹可疑,或许与王松林真有其事。被欺pian*的屈辱让张放恨恨地想,等着吧李玉,等我出去就撕开你伪装的面纱!
地震后第六天,张放被成功营救了出来。等他恢复正常后,李玉前去医院看他,问他在没有吃喝的情况下,是靠什么支撑着活下来的。张放知道她话里的意思是想问是不是对她的爱在支撑着,他哼了一声,冷冷地说:是屈辱和愤怒!被轻视,被欺pian*的屈辱和愤怒!
说完望着李玉那迷惑不解的神情,张放的心又软了,心想毕竟好过一场,何必撕破脸面,于是又说:你去看望王松林吧,你不早想跟他结婚了吗?他说出来就答应你!
你胡说什么?李玉睁大了眼睛,这话是王松林说的?在救出你后,救援人员也发现了他,但他已经死了,救援人员说他已死了至少有两天,尸体都有味了。
张放猛然明白了什么,他呆了片刻,突然哽咽着说:王松林,我的好兄弟,我好浑啊!
关于黑暗的睡前小故事(6):
我想成为黑暗中的一束光
34岁那年,钱友忠因突发隐球菌脑膜炎而永远失去了光明。他一度萎靡不振,甚至想要告别这个世界。
如今,46岁的钱友忠是一名自sha干预热线的接线员。作为二级心理咨询师,他的工作是把那些想要踏入死亡之地的人,从生死边缘拉回到正常生活。想要自sha的人,仿佛行走在黑暗中,苦苦寻觅一束带他们走出黑暗的光。钱友忠说:我非常理解那种感受,我就想成为那束光。有活着的理由,还应有活着的价值从钱友忠位于虹口区的家到浦东新区他的工作地点,有9公里。
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9公里的路不算什么;可是对于一位盲人来说,这是一件大费周折的事。每一次去热线工作,钱友忠都要提前一个半小时出门,或者让自己上高中的儿子陪同,或者请别人帮忙相送。希望24小时热线是上海首条24小时开通的自sha干预公益热线,热线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是志愿者。一间七八平方米的接线室内,摆着简单的桌椅,两部电话。钱友忠被搀扶着坐在其中一部电话前。他取出mp3,听了一会儿音乐,然后安静地坐在电话机前,等着铃声响起。说起他和这条自sha干预热线的相遇,似乎冥冥之中早有安排。2001年,34岁的钱友忠是上海铁路局的一名工程师,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儿子刚刚4岁,上幼儿园小班。就在那一年的6月,厄运无声无息地降临。一天,他突然感到头疼,发起了低烧。起初他以为是感冒,就胡乱吃了些止疼片,没想到两个星期后,病情迅速发展到严重呕吐。他住进了医院,被确诊为隐球菌脑膜炎。医生说,这种病的发病率只有几十万分之一。因为多次昏迷,他被施行了颅内引流手术;但结果是,他保住了生命,却永远失去了光明。回忆起人生最低潮的那段时间,钱友忠说:我最难受的时候是第二次从手术室里被推出来时。第一次做完手术后,我还能看见我太太手里拿着的一本书的封面;可第二次做完手术,我什么都看不见了。2002年的大年三十,我出院回到了家。一进家门,我就和太太抱头痛哭了一场,连年夜饭也吃不下去。那时,他无数次地想到过死,想到以自sha来逃避痛苦,但渐渐地,他发现自己还有活着的理由他有爱他的太太,还有可爱的儿子。除了这些,钱友忠觉得自己还应该有活着的价值。于是,他开始走出家门,教盲人学电脑、学英语。2005年,他参加了首届全国盲人心理咨询师远程培训,并于次年顺利通过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资格考试。他当上了网络心理咨询师,义务在网上为来信求助的人释疑解惑,但很快,他发现自己在心理咨询业务方面存在很多不足。这促使他下决心参加了首届盲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远程培训。他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质后,正好听说希望24小时热线招聘接线员,而他也符合条件,于是双方一拍即合。他成了热线唯一一位盲人接线员。不能说责备的话,劝善的话也不能说有一段时间,钱友忠的工作时间被安排在晚上10点至次日上午8点。
对于想要自sha的人来说,这是最危险的一个时段。万籁俱寂的夜晚,大多数人正在酣睡,却有那么一些人,内心正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与煎熬。在经过一番心理冲突后,他们决定轻生。而其中的一些人,在计划实施前或实施中,会想起打这个自sha干预热线。一晚上少的时候会接到三四个电话,多的时候要接十几个,接完电话有时候人真是筋疲力尽。钱友忠说,因为这和一般的心理咨询不同,它毕竟关系到一个人的生死。比如,对要自sha的人不能说责备式的话。因为想自sha的人通常心理很脆弱,自尊心很强,敏感、自卑,经受不住进一步的责备。质疑、为难、低估的话也很容易让自sha者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再比如,劝善式的话也不能说。这个世界是美好的,还有很多美好的事等你去做,你还有机会,你还年轻。这样的话不能说。因为有自sha念头的人,已经经历了整个事件的演变过程,人际关系几乎都切断了。他们和社会是对立的,在他们心里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我,另一个是地球、宇宙。他们认为我的存在对世界是无足轻重的,既然我活得那么痛苦,就走吧。他们的心态非常特殊。钱友忠解释说。在自sha危机干预的培训中,钱友忠学会了一种叫同步同理的自sha干预技巧。即一个人在生气的时候,只有同步理解他,他的气才会消掉;一个人悲伤的时候,跟他一起悲伤,他的悲伤才会消失。接线员要做他证,而不要把自己的价值观放进去互证。跟对方谈自己的人生经验,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钱友忠最佩服的人是林昆辉。作为台湾自sha防治协会的秘书长,他不但在上海发起并成立了这条24小时自sha干预热线,还亲自为每一位志愿者授课,进行自sha危机干预的培训。他的很多理念在钱友忠听来是全新的,甚至是颠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