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相信我:我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错的
再不逼婚就老了一文发布之后,有人说看得进去这篇文章的人自然不会逼婚,该逼婚的依旧逼婚。这话有些道理,不过我写文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改变别人的观念,只是想了解一下逼婚究竟是媒体制造出来的一个伪概念,还是人们地的确确在遭受的苦难。从传播和回复的数量级上看,逼婚的确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社会存在。
那么,我的出发点已经得到满足:我是写给正在被逼婚的人看,好让他们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和他们父母亲戚的想法一致,多少能因此喘口气。
还有人说把你和菜头的话放在这里,看10年后你怎么打自己的脸。类似这样的话我从18年前刚上网的时候就在听,18年后那些说这些话的人早已经被生活洗得不见踪影,而我还在这里。没意义的废话。
真正让我思考的反驳只有一个类型,他们说:现在的年轻人活得漫无目的,逃避自己的责任,沉迷在幻想之中。逼婚只是让他们回到生活的正轨上来,面对现实,勇敢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来。
当然,这个反驳不值一哂。拿婚姻作为工具去激发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形同用两个人的人生去做--。婚姻当真有这样的效用,又怎么解释有那么多不受婚姻约束的浪荡子弟?
我真正感兴趣的是:活得漫无目的有没有问题?
从小我们受到的教育都在说:有规划好过没规划,有计划好过没计划,有目标好过没目标。所以,学习有计划,职场有规划,人生有目标。从这个角度来看,没有规划、没有目标的人生简直就是犯罪。井井有条、按部就班的人生是每个人的所需,所谓到什么年纪做什么样的事情。
可是,按照我浅薄的人生经验,观察我朋友中所有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人士,他们中没有一个是有所谓人生规划的。即便是其中最成功的人,也绝对不好意思觍着脸说今天的一切归功于自己的早期规划。他们都在尘世间漫无目的地浪迹了许久,而在这个过程里偶然接触到的一些东西,却成为他们后来成功的缘由。
如果觉得我的朋友们不够成功,我还可以拿乔布斯举例。他的极简美学来自于早期嬉皮士时代他对佛教倾慕的结果,他对Apple图形化界面的美学追求来自大学旁听字体课的思考,但他最终没有成为伟大的堪布,或者伟大的英文字体设计师,而是创建了苹果公司。去印度寻找佛教大能,或者是退学跑去旁听字体课程,都是毫无疑义的闲游浪荡,但是其结果却是惊人的。
我觉得人生中总得有那么一个阶段要漫无目的地闲游浪荡。在我17岁之前,我的人生梦想就是四个字:考上大学。这个人生目标可谓是实在到了极点,也可谓是轻浮到了极点。因为到了17岁我真正进了大学,陡然发现人生完全失去了重心。苦读12年是为了上大学,一切努力的目标都是为了上大学,等进了大学就很自然地回答不了下一个问题:然后呢?
然后就是工作、买房、结婚、生子、退休、养老?如果不能为这些行为赋予某种意义,那么它们就毫无价值。想不出这个意义,人就必须漫无目的地闲游浪荡。因为在游荡的过程里,我可以切断16年来经由书本和考试与世界建立起来的联系。这个联系太被动了,就像实验里的小白鼠踩踏板,踩下踏板就有食物落下作为奖励,学习就是踏板,分数就是奖励。
经由游荡,我和这个世界建立起一种新的联系,这种联系源自我对真实生活的观察和了解。看一件事情如何做成,看一群人被欲望驱使会做出怎样的抉择,看一切有意义没意义的事情,做一切有意义没意义的事情,最终一个人可以多多少少了解到真正驱动这个世界运转的因素。因为理解这个世界,心中建立了社会生活的真实图景,我才能知道自己的位置,也才谈得上选择,才能了解事物之间微妙的联系,明白多大程度上自己可以利用这些联系做成点什么。
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多多少少才可以谈一点点责任。
我知道,的确存在许多人,把自己的人生弄成一张计划表,在每一个格子里填写要做什么,最后也做到了。伟大的职业经理人都是这样,伟大的运动员也是这样,伟大的行政官员还是这样。我可以承认,这些人都一早就想得特别明白,动手早,下手准,动手稳。问题是,大多数人没有这样的幸运,做不到对自己的人生有如此洞见,总得困惑一段时间。
我也知道,漫无目的的人生并不相同,有积极观察做积累的漫无目的,也有纯粹无心无脑的漫无目的。两者并不能同日而语,且结果也大相径庭。但是我们都是肉眼凡胎之人,又有什么样特别的德行或者特别的智慧,可以让我们得以分辨两种漫无目的之间的区别呢?或者说,我们无非是以结果为导向,用成功与否判断当初的漫无目的究竟是哪一类?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要把漫无目的的人生当作疾病一样去对待呢?我们又凭什么觉得可以用婚姻来治愈这种所谓的疾病呢?毕竟,我们不是上帝,也不具备超级智慧,更看不透神秘莫测的命运。
我们可以这么想象:在久远的时间长河中,有一只猿人脱离了狩猎队伍,躲开了浆果采集任务,手里提着根棍子漫山遍野漫无目的地游荡。他看到雷击引发山火,好奇地靠近森林中的余烬,用棍子拨拉那些燃烧的木炭。当晚,他把火带回了岩洞。
我觉得人类很可能就是这样学会用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