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故事 列表

睡前故事

寻找不过是给自己的安慰剂

2024-10-28 07:33:03

文 / 王大侠 |

2015年3月20日,电影失孤上映,在观看影片后,我们在一片哀而不伤的气氛中黯然离场。我们都像片尾那样的人,他们找到了自己的亲人,只留下自己骑着摩托车在空旷的街道上。

"十五年了,只有在路上,我才感觉我是个父亲。"

看到电影里的这句台词,我突然明白,片中人物找儿子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寻找本身。在寻找的过程中,他已经给了自己存在的意义。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这种安慰的补偿,是普遍存在的。

缺失的情感

儿子的丢失,让雷泽宽觉得自己不是一个父亲,而不断寻找的过程更像是一个对自己的心理补偿。或者说是对儿子的心理补偿,寻找的路上,仅仅是能给自己一点安慰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这种安慰的补偿,是普遍存在的。

在现代社会的家庭中,父亲角色是一个普遍缺失的角色,忙于工作和沟通的父亲,在孩子的家庭成长中扮演着影子角色,国外研究显示,"缺乏父爱综合征"的孩子与那充分获得父爱的孩子相比,中学辍学率及成年后犯罪率均高出2倍;假如是女孩,长大后成为单身母亲的几率则高出3倍;缺乏父爱的孩子年龄愈小,患综合症的危险愈大。而耶鲁大学一项持续12年的研究表明:由男性带大的孩子智商高,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往往更好,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可见,全身心地扑在事业上,也许会换来更殷实的家境、为孩子赢得更好的起飞平台,却不见得能让孩子感受更多父爱,心理成长地更顺利。

针对北京3~6岁幼儿的父亲的调查发现:80%的父亲认为自己工作忙,没有时间与孩子交往。对天津市1054人的调查显示:在一半以上的家庭存在子女教育父亲"缺位"的情况,母亲是子女教育的绝对主角。

而这样的情感缺失,会导致父亲给更多的金钱,去补偿自己的孩子,也是父亲给自己的心理安慰。

情感的补偿

在影片中,井柏然扮演一个丢失父母的孩子曾帅,曾帅和雷泽宽的相遇过程中的照顾与争吵,是两人寻找过程中的一种补偿。是角色的一种代替,两人彼此缺失对方的亲人。对他们来说,与彼此联结的本质在于他们能够填充他的生活,让他远离孤独。

长久寻找儿子的孤独,独自成长的孤独,都使两个人依恋在一起,体会依恋的快乐。

而这种依恋,是对过往经历的情感补偿。

补偿心理是一种心理适应机制,个体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偏差,为求得到补偿。从心理学上看,这种补偿,其实就是一种"移位",就是我们上面所讲的情感依恋的替代。

如何避免补偿心理

有的成年人小时候受到父母的忽视、拒绝、惩罚后,焦虑、悲伤、恐惧的情绪会深深印在脑海中。为人父母后,一旦发现自己在拒绝孩子,或孩子的表现类似自己的经历时就会不寒而栗,本能地终止正在发生的事情。这样,父母向孩子传递的信息是:孩子不用为错误而受到惩罚。这种矫枉过正的行为让孩子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后果感到迷惑,不利于孩子对社会规则的学习。

类似心理补偿的行为还有:因为自己小时候的考试焦虑而放纵孩子逃学、逃避考试,脱离自己的客观条件为孩子创造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等等。这使孩子回避了成长过程中应经历的痛苦,造成孩子对他人感受不敏感,社会适应困难。而且,孩子认为这一切都是应该的,他们天然就是一个对父母的"掠夺者",而不思回报。

有的父母要求孩子去参加各种兴趣班,报考某所学校或获得某个学位等等,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强加到孩子身上,剥夺了他们选择自己发展方向的权利,孩子缺乏规划人生的动力和追求兴趣的勇气。在满足了父母的要求以后,孩子会由于失去目标而变得迷茫。一些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出现厌学,毕业后"啃老"、不工作都与此有关。

由于通过孩子进行心理补偿的过程几乎是一个自动化过程,常常不被父母意识到,有时即使意识到了也被认为是理所应当,因此更值得为人父母者警醒。

避免寻找的安慰剂

电影里呈现的虽然是一条自我救赎的道路,我们不应该像雷泽宽一样,让孩子缺失家庭关爱后,或是失去生命中重要的东西后,再孤独的踏上寻找自我安慰的道路。

失去生命中重要的东西 却不能失去信念 12年了 只有在路上 我才觉得自己是个心理学人 —— 1、为什么人们都喜欢超能陆战队中的大白?

2、电影灰姑娘热映,为何人人都爱“玛丽苏”?


上一篇:做个容易被取悦的人
下一篇:失恋,并不总是一件坏事

小故事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