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视的儿童故事4条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4条关于歧视的故事,供各位参考,希望您能喜欢。美丽的歧视
美丽的歧视
胡子宏
高考落榜,对于一个正值青春花季的年轻人来讲,无疑是一个打击。8年前,我的同学大伟就正处于这种境地,而我则考上了京城的一所大学。
当我进入大学三年级时,有一天大伟忽然在校园找到了我,原来,他也是北京某名牌大学的学生了。
“祝贺你!”我说。
“是该祝贺。你知道吗,两年前我一直认为自己完了,没什么出息,可父母对我抱有很大希望,我被迫去复读——你知道‘被迫’是一种什么滋味吗?在复读班,我的成绩是倒数第五……”
“可你现在……”我迷惑了。
“你接着听我说。有一次教英语的张老师让我在课堂上背单词,那会儿我正在读一本武侠小说。张老师很生气,说,大伟,你真是没出息,你不仅糟蹋你爹娘的钱,还耗费自己的青春。如果你能考上大学,全世界就没有文盲了。我‘噌’地跳离座位,跨到讲台上指着张老师说,你不要瞧不起人,我此生一定要上大学。说着我把那本武侠小说撕得粉碎。你知道,第一次高考分数我差了100多分,可第二年只差17分,今年高考,我竟超了80多分……我真想找到张老师,告诉他:我不是孬种……”
3年后,我回到高中的母校,班主任告诉我:教英语的张老师得了骨癌。我去看他,他兴致很高,其间,我忍不住提起了大伟的事……
张老师突然老泪横流。过了一会儿,他让老伴取来一帧旧照片,照片上,一位书生正在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下微笑。
张老师说:“18年前,他是我教的那个班里最聪明也最不用功的学生。有一次,我在课堂上讲:‘像你这样的学生,如果能考上大学,我头朝下转三圈……’”
“后来呢?”我问。
“后来同大伟一样,”张老师哽咽着说,“对有的学生,一般的鼓励是没有用的,关键是要用锋利的刀子去做他们心灵的手术——你相信吗?很多时候,别人的歧视能使我们激出心底最坚强的力量。”
两个月后,张老师离开了人世。
又过了4年,我出差至京,意外地又在大街上遇到了大伟,读博士的他正携女友悠闲地购物。我给大伟讲了张老师的那席话……
有言道:教无定法。教育因人而异,有的放矢,任何教育手段都只能是相对而言,这也是辩证的。忠言逆耳利于行,对有的学生,一般的鼓励与说教是那么的苍白无力,关键时要用锋利的刀子去做他们心灵的手术,别人的歧视能激将出心底最坚强的力量。(卢宁)
歧视之罪
阿瑟斯特恩是个成功的商人,自从妻子去世后,他就把全部心血放在了唯一的女儿莫妮卡身上,可是莫妮卡并没有按照父亲设想的那样发展。大学毕业后,莫妮卡搬出富丽堂皇的家,当了一名社工,微薄的薪水只够她在贫民窟租一小间公寓。
斯特恩心疼女儿,却又无可奈何。还有一个星期就是莫妮卡24岁的生日了,斯特恩决定好好找女儿谈一谈。这是他第一次来到女儿租住的地方,一进门,他就挑剔地皱起眉头只见一张摇摇晃晃的柳条长椅被当成沙发在用,一个很有年头、已经报废的电视组合柜被当成吧台在使用。莫妮卡看到父亲,跑过来亲吻他的脸颊:嗨,爸爸,很高兴你能来看我。
斯特恩抱了抱女儿,说道:我来是想祝你生日快乐。
莫妮卡笑了:我要到下礼拜才到24岁呢,不用这么急吧。
斯特恩说:莫妮卡,我不晓得该给你什么生日礼物,于是我寻思着,不如写一张支票给你,你现在很需要这个
莫妮卡抗议道:呃,我不需要,我有住所,有工作
什么工作?斯特恩生气地说,就为了一丁点钱,在一群贫民窟的野蛮人中间吃苦
莫妮卡摇摇头说:爸爸,他们是好人,他们只是需要一些帮助
斯特恩正要反驳,门铃尖利地响起,打断了两人的谈话。莫妮卡打开门,门外是一名高高瘦瘦的黑人男子,穿着皮革短夹克和蓝色牛仔裤,莫妮卡招呼道:嗨,托德!
托德用手臂搂住莫妮卡的腰,亲吻了她的面颊,说:宝贝,你脸色不好,有什么烦心事吗?
莫妮卡轻柔地摆脱他的拥抱,羞怯地转过身,对她的父亲说:爸爸,这是托德,他也是一名社工。托德,我想让你见下我的父亲。
黑人男子的脸上闪现出灿烂的笑容,他上前一步,伸出一只手,说:斯特恩先生,见到你很荣幸。
斯特恩却完全没有理会托德,他径直起身,对女儿说:我们还是下次再谈吧。说着他拿出笔写了张支票,递给莫妮卡,需要多少钱,自个儿填吧。
莫妮卡填写完支票后递回给父亲。斯特恩看到支票上写着几个大字:一分不要!
斯特恩迈步走出公寓,他把那张支票捏成一团,扔进阴沟。他脑海里不停地闪现着一个画面那个黑人与女儿在一起,手臂搂住莫妮卡的腰。他只觉得肚子里翻江倒海,不是个滋味
斯特恩大步绕过街区,试图决定该怎么办,最后他想:不管怎么样,自己不能失去女儿,也许自己应该回到女儿的公寓,道歉一下,尽力容忍女儿的黑人朋友。
于是斯特恩把自尊咽下肚,大步走回女儿居住的公寓楼。当斯特恩走进去时,正好有一名老人离开,打开了楼门,使得斯特恩不必摁响门铃。到了楼梯顶端,从门厅里斜射出一束黄色亮光,公寓门没有完全合上。斯特恩在门口犹豫不前,这时他听见托德在说:亲爱的,别感到不开心。偶尔受到冷落挺好,能让人心态谦和。莫妮卡回答:托德,谢谢你这么体谅人。
托德说:你如此特别,能和你一起站在婚礼上,会是我一生中最为激动的事。
门外的斯特恩血压猛然升高,该死的!他可以忍受女儿与黑人约会,但忍受不了这种事绝不能结婚!他忍受不了黑人女婿,想到日后朋友和生意伙伴别有用意的嘲笑,他不禁捏紧了拳头,咬牙切齿。
一股恨意在斯特恩心中熊熊燃烧,这勾起了他多年前当兵时的一段记忆。当年在热带丛林的战场上,敌人对他和战友造成威胁,他用子弹和两只手消除了威胁。如今过去了二十多年,他再一次感觉到了威胁。可是,纽约不是热带丛林,在这儿不可能像在战场上那样反应或者,可以试一试?
几分钟后,托德走出了莫妮卡居住的公寓楼,一直在边上等着的斯特恩直到托德消失在街角拐弯处,才跟了上去。走过一个荒无人烟的街区后,他喊道:托德!
托德警惕地回头望过来。斯特恩小跑着追赶上来,装出气喘吁吁的模样说道:我希望你能原谅我的粗鲁行为。在你到来前,莫妮卡和我刚刚发生过争执。我正要回去道歉,刚好看见了你。
托德笑起来,伸出手,友善地说道:我们都有各自的缺点
他话还没说完,斯特恩抓住托德伸出的手,猛然把他往前拉,膝盖狠狠击中他的腹股沟。托德的双腿弯曲下来,双手胡乱地抓来抓去。斯特恩感到脸庞一侧有股火辣辣的感觉。两个人瘫倒在一排垃圾桶上,斯特恩爬到托德身上,两只手抓住他的头发,抓起他的脑袋撞击人行道。最终,斯特恩的手掌劈中托德的喉咙,结束了这场打斗。
斯特恩慢腾腾地站起身,把领带缠成一团,撕开衬衣。他倒地前脸上的伤口流了挺多血,这点让他满意。他知道在纽约市的这片地区,经常会发生抢劫案。他想象着莫妮卡得知自己的父亲成为受害者时,她会有怎样的感觉,特别是当他证明抢劫的凶徒是托德!斯特恩一只手摸着受伤的脸,大声地叫起了警察
警察局里,斯特恩配合地录着口供:正如我告诉巡警的那样,我正往前走着,这个男人突然袭击了我。你可以想象,当我发现歹徒正是一个小时之前我女儿介绍给我认识的小伙,我有多震惊,多惊恐。这个人,我的天啊,她即将嫁给这个人
这时,一名警探把脑袋探进门,他女儿到了。
送她进来。
莫妮卡面无血色、无精打采地走进来。斯特恩走向她,轻轻地捏她的肩膀,说道:谢谢你过来,宝贝。
莫妮卡直挺挺地站着,没有回应父亲的拥抱,反而冷冰冰地说:我还以为警察会给凶手戴上手铐。
斯特恩感觉到一阵寒意,他更用力地抓住女儿,说:我是正当防卫,托德企图抢劫我。
莫妮卡含着眼泪说:托德永远不会对任何人使用暴力,这违背他的信条。假如有任何暴力行为,肯定是你引发的,我也会这么对陪审团陈述。你谋sha了一个对我来说十分亲近的人。
谋sha?对那种人,就不算是谋sha斯特恩咬紧牙关,该死的!你怎么能想要嫁给他!
嫁给他?你在说些什么?
甭装了!今晚我回到公寓楼,本想道歉,结果从门外偷听到你俩的对话。他说,能和你一起站在婚礼上,会是他一生中最激动的事。
莫妮卡盯着父亲,凝视了好久好久,接着她耸耸肩,把父亲的手从她肩膀上抖落,在皮包里摸索,找出了一张相片,相片上是一名穿着军中医务兵制服的金发男子。这是我为你准备的惊喜,爸爸。下个月,等他服役归来,我会嫁给这个人。
斯特恩的目光落在相片上,双眼睁得大大的。他试图要说话,可发不出声音,斯特恩在他人生中头一次懂得恐惧是什么滋味。莫妮卡的脸上挂着两行眼泪,不停地摇头,斯特恩听见女儿说道:托德将会为我主持婚礼,是这么回事他是一名经过正式任命的牧师
各色就业歧视求职者心中永远的痛
今年6月就要毕业离校了,一直忙着招聘的小何依然一无所获。她一脸沮丧地告诉记者:通常从联系单位到最后签订劳动合同要经过多次面试、笔试,层层筛选,而我至今连一次初试的机会都没有。小何是北京某高校的大四女生,从去年10月以来,她就一直奔波于各类人才招聘会,经历了应届生求职过程中的种种艰辛。很多单位明确说只要男生,小何愤愤地说,我不明白许多单位招文员为什么也不考虑女生,一些机关单位居然也公开宣称招录公务员只限男性。
事实上,更多单位不把性别要求摆在明面上,但在淘汰竞争者的过程中首先推女生出局。广州某高校的范同学递交简历无数,但全都是泥牛入海。我一般先看招聘启事,只有自己的学历、专业、年龄等都符合对方要求时,才会寄出简历。开始她不明白自己的短处何在,就向一些单位打电话追问被拒的缘由,一家主管宣传的地方政府部门答复称:我们这里的女同志太多了,今年想招一个男生;另外一家大型企业招销售业务人员,他们认为女生不方便经常出差,无法胜任。看到其他一些单位的理由也大同小异,范同学才明白是性别惹的祸。
男生有性别优势,但情况也不容乐观。北京一位外地生源的研究生说,没有北京市户口想要留京真是太难了。他参加了北京市2004年机关及事业单位人才招聘会,结果发现大多数区级机关都有户口要求,一些市级机关虽然没有严格限制户口,但也表示优先考虑北京生源,北京的学生考大学分数就要比外地低很多,为什么就业政策还要向他们倾斜呢?这已经成为很多应届生求职者共同的疑问。
问题还不止这些。四川大学法学院一位男生曾将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告上法庭,原因是该银行在招录公务员的时候要求男性身高1.68米以上,女性身高1.55米以上,该学生身高只有1.65米,因而遭到了身高歧视;上海市一家外企竟以血型不好为由,将符合其他条件的应聘者拒之门外,还有近来浙江招考公务员淘汰乙肝病du携带者引发纠纷,湖南招考公务员要求检查双乳而招致非议,等等。可见,形形色色的就业歧视现象已成蔓延之势。全国政协委员陈万志就此指出:就业歧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性别歧视、年龄歧视、户籍歧视、身材相貌歧视、经验歧视、学历歧视和血型歧视。随着毕业生数量大幅增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而就业歧视使就业难更趋复杂化,加剧了应届生求职者的不满,很轻易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就在应届生求职者声讨各类门槛构成歧视的同时,用人单位也觉得十分无奈。关于男性优先这一标准,一家私企人力资源部的经理是这样解释的:对我们这些小企业来说,招个女职员过不了两三年,她就得怀孕歇产假,到时候解聘吧,违反劳动法;养着吧,对企业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所以现在,我们干脆不招女的。
户口限制是政策引导的结果。不是我们歧视非北京生源的学生,而是北京市人事局限定了指标,某事业单位人事处负责人无奈地说。按照北京市人事局文件,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达成协议后应向人事局申报;人事局批准后,向有关高校出具接收函,用人单位方可与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事实上,人事局出于城市发展的长远考虑,对进京指标的审批是严格而慎重的。用人单位需要人才,在进京指标有限的情况下,不得不优先考虑不占指标的本地学生。
就企业而言,经营的宗旨在于营利,通过核算各种成本和产出来实现利润最大化。招用女工和为外地生源的学生申办户口都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最为要害的是,目前人才市场供大于求,用人单位的要求虽然苛刻,但依然应者云集,这就为用人单位淘汰各类弱势者提供了现实的基础。我们宁肯要平庸的男职工,也不太愿意要优秀的女职工,更何况应届生求职者这么多,挑一个优秀的男职工一点不难。这种心态表明,企业并不认为自己歧视了谁,他们觉得这只是市场竞争中的正常选择。
古代中国流行哪些地域歧视?
现在要找到一个完全没有地域偏见的人实在是太难了。如果你难得地属于这个范畴,俺要表达对你的敬意和佩服。
就算不做上纲上线的“地域党”,谁还对人没个看法呢?不要太自责。本文今天就是来宽你的心的,地域歧视这回事不仅现在有,古人也有,甚至古人玩得比我们还不亦乐乎。
今天,就来说说中国古代流行的地狱骑士,呃,地域歧视。
你绝对想不到古时候的“被歧视”专业户是谁
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地域歧视,大多是出现于茶余饭后的一些谈资,XX地方的人都是pian*子,我上次碰到一个XX地的人哎呀抠门得要死100块钱都不给……这些段子抛在人群当中永不怕话题君被摔在地上,人们既达到了嘲笑某地人的目的又给自己找了乐子。你可不要认为这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表现,其实这种习惯在先秦时期就有了。
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先秦诸子的笔下出现了许许多多嘲笑某地人的段子,而这些段子呢,都千篇一律地指向了当时的宋国。
先秦寓言中,但凡说到愚蠢可笑之事,多冠以“宋人”,孟、庄、韩、吕各家的著作都有这类叙述。
虽然这几个门派的学术见解及政治主张不尽相同,但是在对待宋人的看法上,态度却出奇地一致,即宋人为愚人。下面给你举几个例子。
《列子》曾经讲到,有宋国人在冬天里晒太阳,觉得很舒服,便想把这个“享受秘方”献给国君,并自信能领取重赏;《庄子》里说到,有宋国人善于做衣帽,就去越国经营企图发财,结果越国人都是剪短发的纹身大汉根本用不着衣帽,因此惨遭赔本;《韩非子》中还有宋国人不听邻居劝告,及时修补下雨天被浸坏的围墙,结果家中被盗,他反而怀疑盗贼就是好心给他提建议的邻居……
听到这里是不是觉得越来越熟悉?没错,守株待兔、拔苗助长这类蠢事都发生在宋国人身上。宋人大多被描述成浑身冒傻气的形象,即便精通某门技艺,也掩盖不了他们在重大问题上搞不清楚状况的笨拙。
除了宋国,第二个地域偏见的冤大头就是郑国了。虽然是法家代表,但韩非子很爱讲笑话,可是法家的笑话笑起来不轻松啊,总会有一些深沉的道理等你去领悟。不过遇到郑国人,韩非的话风就变了,管你有没有大道理,嘲笑无节操无底线,呵呵。
他笔下的郑人,有的贪生怕死,听说敌人来了,还没有交手,他先吓死了,大约敌人没有什么动静,恐惧劲头过去了,他又活了过来,仿佛得到了第二次生命。有位妻子比照丈夫的旧裤子做新裤子,就要在新裤子上挖个洞,做到百分之百相同;给丈夫的新裤子上挖洞也就算了,这位妻子买了活鳖竟把它放到河里饮水,让它白白跑掉。哦,对了,你肯定知道“郑人买履”和“买椟还珠”里那两位郑国仁兄。
在先秦诸子的笔下,虽然还有贬低楚人、齐人的段子(“刻舟求剑”里的就是楚国人等),但为数不多,而且也不像对待宋郑两国这般鄙视。有时候在不同的著作里,明明是同一个故事,但就是主人公“宋人”变成了“郑人”,间接说明当时整个社会对这两国人的“脑残”都比较认同。
当时的宋国经济不算特别弱,文明也还可以,这些地域偏见是怎么来的?后世学者认为主要是源于政治恶意。当时那些诸侯们,在名义上都是属于周朝天子的臣下,其中大多数,都是周朝的王室宗亲,或者是周朝灭商的功臣。但宋国是商朝后裔,也就是“成分”不好,这样,大多数为周天子所封的这些诸侯,自然而然带上了对宋国人的某种歧视。与宋国相邻的郑国也这样躺枪了。
南北互相歧视在宋朝达到顶峰
虽然在很早,孟子便称楚人为“南蛮蝎舌之人”,而南人也常常称北人为“侉子”,但“南北之争”的高潮发生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据北宋末年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一记载:“祖宗开国所用将相皆北人。宋太祖刻石禁中曰:‘后世子孙无用南士作相。’”
出身陕西籍的一代名相寇准认为“南方下国,不宜多冠士”,甚至在状元人选的最后确定时期竭力主张将南方籍的考生更易为山东平度人的考生,并为此而逢人便夸口:“又为中原争得一状元。”朝廷上南北之争致使朝中一度“选用人才多取北人”,“南方士大夫沉沦者多”的现象。
宋真宗时期,皇帝想拜江西人王钦若为宰相,河北籍的宰相王旦一看他的合作对象是个南方人,不高兴了,以“祖宗朝未尝有南人当国者”为由竭力反对。直到王旦年老退休后,王钦若才当上宰相,成为南人为相的先驱。
王钦若为此恨恨不平地说:只因王旦阻挠,“迟我十年作宰相!”但是这个不争气的王钦若又是个jian相,更加毁南方人声誉。
到了著名的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就更加精彩了,因为主张变法的都是南方大臣,保守的都是北方大臣,如当年在山西砸缸的司马光。让我们看看这些大臣们的经典语录。
司马光责王安石:“心术似福州。”一下子把福建人全得罪了。又说闽人狡险,楚人轻易,现在两个宰相都是闽人(曾公亮、陈旭),两个参政都是楚人(王安石,唐介),必定把他们的老乡引进来充满这个朝廷,国家这么搞风俗怎么会淳厚?
还有一位不主张变法的知识分子刘挚,宋神宗时问他你认不认识王安石?他可是老夸你呀,刘挚不买账,说我是河北人,不认识。
宋代史书里关于北方习俗的记载就是“质朴忠直”“劲悍忠勇”“勤稼穑”,关于南方是这样——两浙:“善进取,急图利,而奇技之巧出焉”,广南“民性轻悍”,江东“俗习骄脆”,苏州“骄奢好侈”,“长沙民最喜讼,号难治”,四川荣州“姓名颠倒,不知礼法”……
在北宋时最伤大臣心的惩罚就是贬过长江,在北宋时南方最好的城市杭州都是贬官的地方,蔡京、苏东坡都去杭州蹲过。哦,说到这里,顺便提一下,北宋南宋之际,大批河南人随宋室南迁,由于这批河南人中包括了皇族、高官、名流、巨商、富户,在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举足轻重,杭州人非但不敢歧视,还学着说河南话,以至今天的杭州方言还带北方味。个中意思,各位自己体会。
史上最歧视南方人的诗
直到清代乾隆间,颇负盛名的学者窦光鼐,在其主持浙江乡试(一说福建乡试)时,以“南蛮鹉舌之人”命题,并因此而激起了考生的公愤。
据说窦光鼐最后不得不作诗一首,令考生用方音诵读,结果无一人能够读得下来,风波才得以平息。此诗即后世曾广泛流传于齐鲁一带的《别蛮诗》——意思是区别那些南方蛮子的诗。这首诗对南方同学sha伤力是堪比原子弹滴。顺便抄在这里。如果你来自湖建(福建)、福蓝(湖南)或者岗东(广东),试着读一下,看你有没有压力。
馆阁居官久寄京,朝臣承宠出重城。
散心萧寺寻僧叙,闲戏花轩向晓行。
情切慈亲催寸草,平抛朋辈劈飘萍。
生身盛世诗书史,蛮貊氓民慕关名。
诗的每一句声母都完全相同,且多卷舌音与切齿音,如同绕口令一般,难怪很多南方同胞无法以方音读下去了。此事齐鲁间常引为美谈,这自然反映了齐鲁之人对“南蛮”之人的鄙视。
毫无疑问,任何针对群体的歧视和偏见都是不应该的。但是把那首诗拿给福建、湖南或者广东朋友念,真的是一件让人心情舒畅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