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必须承认,厘清职业的等级划分是件困难的事,所幸对于大众来说,选不选择一个职业有着比较简单的判断标准:薪酬、美誉度、可持续性、权力影响力和技术含量。
职场中人往往对职业评价摸不着头脑。
超过七成的上班族想当记者,但记者们却把自己描绘成新闻民工,身心疲惫、四处奔波、天天熬夜、收入微薄,就差爬塔吊了。公务员说自己是压力最大的职业,但报考公务员的人数和报考比例年年创新高。国企CEO很郁闷,都是管理人员,为何比外企要差上一大截?外企CEO也不痛快,为何垄断行业的中航油没啥竞争,CEO年薪却可以拿到2350万元?
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份报告你不得不读,那就是中-国社科院在2001年做的《职业声望调查》。虽然已经过去6年,但其中仍有不少耐人寻味的东西值得今天参考。80个职业分门别类,基本上囊括了当时人们的所有想象。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炜认为,职业声望是公众对客观存在的职业等级在主观层面的反应和评定,而这种评定则由教育程度、职业收入、劳动技能、支配能力等等复杂因素所决定。
下面我们试图给出这样一些标准:
法则一:当然是钱。
当晒工资成为最热炒的网络现象,当垄断行业的工资构成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当通胀让你每月拿到的钱都会短一截,那么,钱就成为职业的第一标准了。何况,工作或者职业的原始目的就是赚钱。
问题在于,工资是钱,奖金是钱,福利收入和隐性收入也是钱。国企员工的工资单名目繁多,上市企业的员工们在计算着自己的期权,大多数企业员工则在纳闷:为何国家统计局总是说全国城镇职工平均工资不断在涨,而自己的工资单数字却纹丝不动?
法则二:美誉度。
美誉度对于职业的作用就像绯闻对于明星的作用,没有的时候想要,有了又不想。大学教授显然比中学教师更有美誉度,而工程师自然比技术员听起来更好听,影星比电视剧明星高级,CEO要比厂长更现代。
职业的美誉度饱含了人们对于这项职业的无尽想象,这其中有道德因素、风光程度、职业形象的优雅与否等等,还受着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样一项职业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经历美誉度的几起几落。
比如,医生。白衣天使、救死扶伤、医者父母心你尽可以举出很多的赞誉之词,这些都蕴含了人们对这一职业的高美誉度的认同。可同样,简单的一起事件也可以让这些词改换成:红包、黑幕、回扣、医疗事故等等负面评价。
职业的美誉度就是这样模糊并善变。
法则三:可持续性。
很多女孩子去当空姐是因为想张扬自己的青春,很多二三流明星最终发现几年出不了头就意味着一辈子出不了头。一个职业能不能拥有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它能干多久。虽然,我们看到模特最终成为了模特经纪公司老板,空姐变成了地勤,记者都当了主编,服务员自己开了小饭馆,明星都开始写回忆录了,但这也只能认为是他们利用了职业资源成功转行,而不能说是原来的职业本身具有可持续性。
我们的理想都是35岁退休,但你知道,理想终归还是理想,能在53岁退休都应该额掌相庆。趁年轻捞上一笔固然是一种走法,但更多的人喜欢可以一直捞。
简单地说,就是能不能影响别人的生活。
一个大学教授可以决定一个学生未来的3年是在格子间朝九晚五还是读研究生。一个明星可以让500个粉丝甘愿到机场出口去等上一天,而一个狗仔队则可以让这个明星张皇失措地挡住自己的脸。一个石油公司可以让3。3万亿的资金冻结起来等着中奖,然后两天内又可以让中了奖的钱蒸发掉600亿。
以不被人察觉的方式出现的是影响力,以显而易见的方式出现的就是权力。比如,无论是不是史上最牛,钉子户和媒体都不可能真正影响到别人生活,真正的主角是政府的拆迁主管部门和房地产开发商,尽管他们一度被弄得灰头土脸,但是别忘了,让你成为钉子户的是他们,让你成为史上最牛的也是他们,让你最后消失的还是他们,钉子户或者不是钉子的拆迁户的生活都在他们手里,媒体的报道和大众的谈资也在他们手里。这就是为什么青春偶像剧《奋斗》里男主角的生父和养父分别是房地产商和规划局工程师的原因。
法则五:技术含量。
虽然职业不分贵贱,但人们总还是怀着一点点技术崇拜的心态。能够成为工程师自然以为你拥有着较高的教育背景和技术水平,这些都代表着你在这项职业上的前期投入足够多,自然也就引起对这项职业的产出预期。
判断技术含量的一个简单标准就是准入门槛。人人都可以当小商贩,所以小商贩比百货公司经理的技术含量低;很多人都可以当IT工程师,但能进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只有800多个。
和技术壁垒相对应,还有一些非技术壁垒的标准。同样是做职员,打打报表、发发传真,在普通公司做和在中-国移动做显然不同;同样是考公务员,监狱管理局和烟草专卖局可是两回事。可以总结的规律是:如果你的单位拥有人所皆知的简称,那么它基本上就是份好职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