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历史中往往有着宏大叙事,它彰显的是其恢弘和壮阔。宏大也许能给人以震撼,但真正让人不能忘怀的是宏大背后的细节。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17岁那年,王维来到了长安城,写下了这首令长安少女纠结得情肠宛转的《长相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晚年又写下了这首于诗情画意中寄托其高洁情怀和对理想追求的《山居秋暝》。
王维进士及第,曾任过右拾遗、监察御史、中书舍人、尚书右丞等职。这些应该是王维人生历史中的宏大叙事,但人们也许真正记住的只有这些人生中细节的诗句。
不说这些诗句脍炙人口,深入人心,让王维自己至死也铭刻在心的大约也是这些诗句。公元756年,唐朝出现了历史上宏大叙事事件:安禄山起兵反唐。唐玄宗从似锦繁花的梦中终于惊醒了,带着爱妃仓皇出逃。
那天,长安中的大臣如同往常一样,以为只要去金銮殿中报个到,就可回到家中继续享受盛唐的花花世界,可金銮殿上早已不见了皇上的踪影。在大臣连同王维正感到纳闷时,他们却一同成了安禄山的俘虏。
唐玄宗一路逃难到西蜀,这才想起16年前去世的张九龄,因为张九龄曾提醒过皇上安禄山有可能反叛。蜀道铃声,此际念公真晚矣!玄宗遗使至曲江祭祀张九龄这样说。
与玄宗同陷于危险境地的还有王维,被安禄山带到了洛阳的王维,囚禁在了菩提寺中。他是名人,安禄山按一定的规格待他,吃的喝的按时送到,鸡鸭鱼肉也不缺少,还将一份委任书放在他面前。
追求高洁情怀的王维岂能做这样的官?此时王维虽说56岁了,但认为自己身体还算硬朗,活上个十年八年不成问题。他想:这时自己生一场病该多好,病了安禄山就不会再逼他做官了。可是病迟迟不上身,王维于是服了巴豆,让自己泻个不止。对待王维这个天下文宗,安禄山倒也显出了一份少有的耐心,他说你病了,我可以等着。不过以前的待遇不再有了,且环刃交加,以死威胁他。王维没勇气去死,最终担任了伪职。
安禄山进入长安,血洗完长安城后,抓了数百名梨园弟子,把他们带到洛阳,在洛阳的凝碧宫为安禄山及其部下演戏消遣取乐。王维闻之,不禁悲从中来,在阵阵秋风中簌簌落叶下暗暗作了一首《凝碧宫》: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碧烟池头奏管弦。
757年,唐军相继收复长安、洛阳,王维被押到长安,附逆按唐律当斩。这时,有人便以王维的《凝碧宫》来证明他对唐的一片忠心;同时,当时任刑部侍郎的弟弟王缙恳请将自己的官职等换取兄长的性命。另外,也许念王维是张九龄提拔并看好的官员,出于对张九龄的怀念,唐肃宗最终原谅了王维。
王维的人生由此出现逆袭,皇上非但不SHA他,还给了他太子中允之职。
有人说,是一首诗救了王维的性命,不错,在血淋淋的屠戮面前,是诗中透露出的不泯的正直和良心,让王维的生命不至在仓促间消亡,也让王维的人生之诗有了一个不黯淡的尾联。
一个人的人生历史也许有太多盛夏般的熙攘纷繁,但能让生命逆袭的却是秋槐叶落般的细碎之声。面对强权,也许它是柔弱的,只因其中蕴含着遵循律令的一份清醒,也就能在其历史的天空中永远回响荡漾
一个人的人生历史也许有太多盛夏般的熙攘纷繁,但能让生命逆袭的却是秋槐叶落般的细碎之声。